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连清 《今日教育》2009,(11):38-40
年前,新接手一班,望着眼前那些朝气蓬勃的孩子,甚喜!课余与孩子们闲聊:"你们平时喜欢读什么书呀?""老师,我喜欢看漫画《乌龙院》《阿衰》!""老师,平时妈妈总让读一些作文书!""老师,平时我喜欢上网、看电视,很少读课外书!"望着眼前的这群阅读小"贫民",我不由地思忖:我得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干些事儿了……  相似文献   

2.
教师,人称"老师",自古以来就是尊称,现在依然看好。君不见如今在公共场合或电视上出现的大有作为或小有建树的人,尽管从未当过教书匠,只要年纪大一些,或稍大一些,一般人也亲切地称其为"老师"。中国早有"五十而艾"、"六十曰耆"之说(《礼记·曲礼》),荀子有道是"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士》)。不管在"教师圈"以外被称为"老师"的人是否都"老"而且"信",至少说明"教师"、"老师"作为尊称至今并未失效。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4月19日《新闻晚报》)儿童电视连续剧《快乐星球》中,有这样一幕场景,学校组织作文比赛,用抽签的方式决定选手,抽到了小留学生汤姆,东方老师给汤姆进行辅导,先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问这位小男孩"假如是你,你会拿哪一只梨?"汤姆毫不犹豫地回答:"那还用说,当然是拿大的了!"老师"啊"了一声,明显出乎其意外,汤姆感到了老师的异样,问:"有什么不对的吗?"老师教育到道:汤姆,你想想,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12期刊发了崔小凤老师的《小人学语文,快乐无穷尽》,其中《谁是另类》故事中,出现了这样一道习题,要求从"蟒蛇、刺猬、蚂蚁、青蛙"这四个词语中画去一个不同类的词语,从而引发了崔老师的课堂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另类"学生的另类思维。对此,《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4期倪运萍老师对崔老师的课堂表现提出了质疑与批评,倪老师指出崔老师在课堂上对"另类"学生的"另类"回答充满  相似文献   

5.
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终于把古文《陈涉世家》与《唐雎不辱使命》讲完。看着学生那茫然、疲惫的苦瓜脸,我无奈的安慰道:"下一篇《隆中对》是自读篇目,你们可以放松一下了。""唉,又是古文"。我以为自读篇目学生会轻松、高兴些,谁知还是一片叹气声。"老师,既然是自读课,干脆让我们学生上讲台过把老师瘾吧。""让你们上讲台?"我愕然,但想到前几年,海南电视台开了一档节目叫"敢敢过把瘾",使许多普通人得以上电视表演过把明星瘾,深受观众喜欢。中央台的"星光大道"节目,让许多平常观众成了明星。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让学生上讲台当回老师呢?"行!"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们。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笔者在电视上看到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他采访的对象是在百家讲坛上以《品三国》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王志问了易中天这样一个问题:"在武汉大学工作了十年后,为什么选择去厦门大学工作呢?"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易老师这样回答:"为了养老!厦门的气候温和,而武汉不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父母的难处     
正2月8日晴在思品课上,我们学习了《父母的难处》这篇文章,老师叫我们调查身边父母的难处。这天,我来到妹妹家采访她的妈妈。我从冰箱里拿出一根胡萝卜,走到阿姨身边问道:"请问,在家里,你有什么困难吗?"阿姨想了想,说:"我女儿吃饭挑食,个子长不高,因此,总是坐在第一排;她不爱学习,爱看电视,忙着看《家有儿女》《赛尔号》《摩尔庄园》……看了之后才做作业,每天都要做到很晚。第二天又起不来,因为迟到,被老师经常批评,我担心她学习不好。唉!……"我边听边记,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8.
案例描述"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雄浑激越的旋律回荡在教室,营造出豪情万丈,热血沸腾的氛围。与此同时,学生带着老师课前布置的问题欣赏《水浒传》第三集片段,这个问题是:对比原著,原著在文学语言上有何独特的艺术魅力?不知不觉,录像放完了。讲台下手臂如林,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相似文献   

9.
方立新 《教育》2007,(10S):20-20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最近在《新京报》上撰文《童书就这样战胜了电视》,介绍浙江诸暨双桥小学的黄芳老师帮助孩子们获得阅读幸福感的故事。黄老师在与儿子的电视、游戏瘾作“斗争”的过程中,参加了新教育实验的“毛虫与蝴蝶”童书高级研修班,被童书的魅力深深吸引,认识到亲子共读的重要性。于是,她开始给孩子读童书,渐渐地,儿子开始喜欢童书了,在童话、诗歌、天文、地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滋养下,对电视再也不感兴趣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内蒙古教育》2015年第2期刊发了韩中凌老师的文章《语文课该不该管"亲妈后妈"?》,第4期又刊发了刘桂海老师的文章《工具的"马"跑快了,人文的"车"自不会落下》。刘桂海老师对韩中凌老师的文章概括基本准确。"文章是围绕石皇冠老师的一节听读示范课《小蝌蚪找妈妈》展开的关于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思辨。全文站在"人文性价值"的角度,基本上是以否定的态度述评石老师的语文教学主张的。"而刘桂海老师的文章力举"工具性"的旗帜,  相似文献   

11.
影视作品《雍正王朝》的播出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气势恢宏的大清王朝。而电视剧中由梁国华老师作词、徐沛东老师谱曲、著名音乐歌唱家刘欢老师所演唱的主题曲《得民心者的天下》更是成为一时被传唱的经典之作。极具感染里的曲子以及围绕剧情本身的歌词都充分的体现了这首歌曲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12.
近日,笔者听几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成语故事》、《推敲》、《嫦娥奔月》。在学习过程中,几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表演的方式。《成语故事》再现"自相矛盾"的情景,《推敲》模拟贾岛斟酌字句的情形,《嫦  相似文献   

13.
笔者最近听了三节习作指导课。案例1出示了三幅栩栩如生的漫画(如下图),老师按顺序一幅一幅地指导学生观察、想象。学生依图而写,轻松成文。案例2组织了一次小小辩论会——《少看电视,还是多看电视》。双方小辩手引经据典、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能把这一活动过程写下来吗?""能!"孩子们几乎一挥而就。  相似文献   

14.
窦桂梅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短短几年时间,从《再见了,亲人》《秋天的怀念》《圆明园的毁灭》到《晏子使楚》,从"三个超越"到"三度",窦桂梅老师越来越成为争议人物,毁誉不一。就在《晏子使楚》之后的座谈上,窦桂梅老师又语惊四座——"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文本我解读",招来一片非议。  相似文献   

15.
一、从一则教学案例说起2011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刊发了彭晓、胡根林两位老师的文章《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以下简称《选择》),文章以彭晓老师《社戏》教学实录为研究对象,胡、彭两位老师集中探讨了"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问题。笔者阅读后深受启发,但关乎"节选课文教学"的根本问题,窃以为尚需进一步探讨。1.彭晓老师《社戏》(节选)教学简述。她先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7,(4)
近来,参加无锡海峡两岸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观摩了台湾两位老师的《创作儿童诗》《介绍我自己》和无锡、上海两位老师的《吹乒乓球》和《运用新方法指导作文》。课堂与讲座满满的,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个性在作文中尽情飞扬"。一、猜猜老师小时候[案例]师:看看这三样物品,猜猜老师小时候是个怎样的人?(投影"玻璃弹子")生:老师小时候爱玩玻璃弹子,像个男孩。  相似文献   

17.
儿子很小的时候,并不爱看电视。通常我和先生也只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所以当儿子上幼儿园托班时,有一天老师问他:"你每天晚上都看些什么节目啊?"儿子竟然回答:"《新闻联播》!"这让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儿子没有沉迷于电视节目,担心的是他的知识面可能由此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技法导航一、选好写作对象在选好写作对象这一方面,与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相比,要求更高一些。如《我们的语文老师》和《我的另类老师》写的都是自己的老师,都通过了多件事表现了老师的特点。这是因为老师与自己朝夕相处,对老师比较熟悉,有许多可写的素材。二,选好典型事例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这"几件事"通常是"二三事"。如《我们的语文老师》一文。  相似文献   

19.
彭金芳 《现代语文》2007,(11):105-106
2006年9月,《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以"特稿"的形式发表了新疆任金璧老师的《高考"另类"作文的审视与反思》一文。在文章中任老师为三篇被评为不及格甚至零分的高考"另类"作文鸣不平,认为我们的评卷老师缺乏宽容、不能  相似文献   

20.
<正>《内蒙古教育》2015年第2期刊发了韩中凌老师的《语文课该不该管"亲妈后妈"?》文章主要围绕《小蝌蚪找妈妈》一节示范课展开了辨析,韩老师从"人文价值"的角度基本否定了执教者的主张。随后《内蒙古教育》第4期又刊发了刘桂海老师的《工具的"马"跑快了,人文的"车"自不会落下》一文,反驳了韩老师的某些观点。二人均站在了理论的高度,并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浅出,言辞灼灼,不乏独到之处。这仿佛又回到了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