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谈启发式教学的可能性和艺术性陈玮,徐光祥一启发,是在教学中而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估计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我们往往不是直接地向学生讲解,而是通过启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从而理解问题和找到答案。对于学生来说,由于这是...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师大多有这样一个体会:学生往往能把课本倒背如流,却不甚理解或根本不理解课本所述内容。如何解决这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国外如英国、日本采取在教材中增加大量原始材料供学生课后自己阅读,扩大知识面,启发学生联想这种办法进行解决。而我们的教材在这方面考虑的甚少,主要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由于中学教学特点决定,课堂讲解时间有限,加之教师个人的知识水平、讲课艺术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使这些问题未能讲解清楚,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完全掌握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但在课后我们仍然经常看到许多以知识点整理为形式的作业,这从某种程度上违背了新课标所注重的学习方法指导要求。笔者在实践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对作业布置的类型作了一番思考,认为语文作业的布置要做到三注重。一、语文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反思在传统教学中,对旧知识的复习,我们通常采取的形式是要同学整理并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其实这只起到了对知识强化、识记的作用,而没有真正去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而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在于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的反思。笔者在一堂课过后往往会根据教学目标着重在某一方面布置学生思考这么几个问题:一个是在课堂上你有哪些问题,是和老师讲解的思路是一样的,所得解答也是一样的;一个是你有哪些问题,在课堂上的思路和教师讲解的思路不一样,但也得到了教师所归纳的参考答案的;一个是你在课堂上有哪些问题,求解思路和教师讲解的思路不一样,也得不到教师的解答的。并要求学生把最后一个问题整理出来,准备就理解思想和结论跟教师辩论。如在讲解了《故乡》第二课时后我可让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方面作思考。事实证明,这种反思型的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而且...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自己获取思路的过程和方法,接下来该思考的就是:如何将获取思路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自主获取思路的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传授,并不是教师一味的讲解,生硬的灌输,而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努力让学生感受、理解并逐渐掌握这些方法。在实践和思考中,我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见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立即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匆忙应答后,教师不是有效地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探讨,而是马上作出反应,或简单地加以肯定,或是包办代替,灌输答案。教师的提问只是为了诱导学生得出一个定性的理性的答案。学生的回答只是为了让教师评判是非正误。这种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僵硬,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揣摩、思考的机会少,独立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被禁锢了,对事物的理解认识贫乏而生硬,根本谈不上新颖、独特、深刻。如果能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一、提出问题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苦恼,就是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教师反复讲解或学生订正后,往往屡屡再犯。稍加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学生屡做屡错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对所学内容未理解、不熟悉或遗忘率太高等,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定势带来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社会人士已经不再满足于粗放的教育,而是追求教育的高质量效应。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质量的工作中,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是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也是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更是一个难点话题。如何在"减负"中不"减质"呢?我想首先要理解"减负"的本质。"减负"绝不是降低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也不是减学生刻苦钻研的风气,更不是减教育教学的质量,我们实施  相似文献   

8.
李佶 《成才之路》2011,(21):34-3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没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楚其中的道理并掌握它。  相似文献   

9.
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作出最恰当的选择.开放式数学教学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0.
一些英语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讲解上,而把培养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挤到边上去。把阅读理解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不能认识到语言的掌握不等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个别学生对句子意思已经清楚,教师却偏要问某个词在句中起什么语法作用一类问题。同时教师缺少对文体的分析和指导,学生了解不到不同的文章都有各自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导致阅读教学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1.
杨治军 《考试周刊》2013,(90):52-53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教学。在解题教学中经常产生这样的情况。教师讲解题目时会出现讲了但讲得不到位,学生理解不是很透彻;讲了但选择的不是学生固有的方法,学生很难掌握。究其原因.或是由于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或是由于自身水平有限,认识肤浅造成的。总之,数学解题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解题后的反思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想让学生“知道”,教师只需进行讲解,学生只要“听”。然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是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被广大数学教师自觉地运用。然而,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教师应该是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下面从一个教学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为重心。口号喊了这么多年,我们感觉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难以落实,其中一个原因是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讲解就是灌输式教学,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违背;分析内容就是远离语言教学。其实,讲解是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内容则是语言的内核。在新课程理念下,必要的讲解与分析是有效课堂的基本保障。文秋芳博士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阅读理解的水平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表意理解、深意理解、评价性理解。如果初中英语教学后学生仅仅停留在最低层次的表意理解,那么学生进一步的英语学习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教师进行部分教学内容的课堂提问与分析有益于推动学生主动去剖析语言,进行深层次的、带有自身观点的理解与提高。初中英语课文的内容覆盖面很广,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4.
问题教学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策略,教师借助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能促使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重要的数学知识。如果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的时候能利用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数学知识的核心要点,深度学习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语言课的教学中,语句规定、原理要求很严密,但又不直观,教师讲解时既很抽象又很枯燥,学生也不易正确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给出直观、形象的比喻,学生就会自己寻找理解的形象,这样极易产生一些错误的理解,而且很难纠正。  相似文献   

16.
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范例",它承载着联系生活和拓展思维的功能。如何发挥例题的作用是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优化例题呈现方式,灵动讲解,促进学生对例题的深层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高中数学知识点多,知识结构复杂,问题与问题之间穿插交叉,形式多变.因此,变式教学很受教师青睐,特别是在习题讲解中,通过对一道或几道题的相关变式,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掌握一类问题的求解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变式教学不是盲目的,必须紧扣教学目的,分析原题与变式之间的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单纯讲解难以让学生透彻理解知识。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分析与讲解时,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如引入一定的生活实例,沟通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诱导学生活用生物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生物学的实用性,也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另外,还可组织一些实验探究活动,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观察思考,发掘知识,加深印象。  相似文献   

19.
<正>要解决目前语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语文教师首先必须从我做起,转变观念,相信学生,多一些读法和学法指导,少一些教师的讲解,多鼓励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教会他们阅读、思考、质疑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讲述自己的阅读体悟。一、语文姓"读",不姓"讲"语文教学是以阅读文本为中心的教学。阅读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作品在读者的积极参与下才得以完成。这里阅读的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讲解、推进,还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深化、理解,都要有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一个适当的速度,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我在长期的教学‘中体会到有些环节是快不得的。需要放慢速度,留出一定的思考、回味、消化的时间,其效果才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