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交响乐、钢琴音乐等领域,同时也是德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本文将围绕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展开详细的研究与讨论,主要探讨其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贝多芬的艺术歌曲主要是为钢琴伴奏而创,一共有60多首,为贝多芬在音乐史上奠定突出的音乐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艺术歌曲大部分为民俗歌曲型的分节歌,还有后期的艺术歌曲里加入了戏剧与交响性质的音乐元素,还有不少配合剧情发展的独唱歌曲等。贝多芬的艺术歌曲成就虽然说没有其交响乐与钢琴音乐等方面的创作光彩来的大,但是,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凭借其自身的创作特色也在世界音乐史上获得了不容小觑的艺术地位,是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继承与浪漫主义歌曲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声乐艺术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是世界乐坛上一位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他第二创作阶段的《田园》钢琴奏鸣曲是代表作之一,并由作曲者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相似文献   

3.
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被誉为“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先驱,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历史巨作,其中交响乐领域的创作最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交响乐体裁多选用奏鸣套曲的传统结构形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代表了古典时期交响乐创作的高峰,也为随后浪漫主义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对比同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来论述贝多芬对奏鸣套曲这一传统形式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贝多芬被誉为“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先驱,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历史巨作,其中交响乐领域的创作最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交响乐体裁多选用奏鸣套曲的传统结构形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代表了古典时期交响乐创作的高峰,也为随后浪漫主义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对比同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来论述贝多芬对奏鸣套曲这一传统形式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贝多芬尚未完成Op.106降B大调之前,他自己认为这首奏鸣曲是最伟大的作品,即使是他创作了如此之多的交响乐乃至其他的钢琴作品,这部作品在他的心中还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贝多芬称它是"有猛烈而巨大的思想,发展最完全者"。纵观贝多芬一生所创作的许多奏鸣曲,就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所需要的精力而言,《热情》奏鸣曲这部作品是比其他作品在练习弹奏时更需要加倍的卖力的一首作品,此作品发挥了最大的效果,具有性格的表现和完整的技术,绝对称得上是伟大的音乐。以下是通过对这部奏鸣曲的创作特点的分析,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虽然贝多芬已经去世 170年了 ,但他的音乐却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这源于其独具魅力的创作风格———崇高、庄重、宏伟和富有个性化的特色。崇高。贝多芬的音乐充满积极进取的热情 ,斗争和胜利主题贯穿在他整个创作中。贝多芬总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的黑暗与不幸 ,以“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气概 ,跃入如火如荼的战场 ,在胜利的欢笑中迎来普遍的欢乐 ,这在他的《第三交响乐》(英雄 )、《第五交响乐》(命运 )以及《爱格蒙特序曲》等一系列作品中 ,都有极精彩体现。比如《第三交响乐》 ,乐曲的第一乐章是bE大调 ,热烈的快板 (奏鸣曲式 )由两个坚决果断…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艺术,音乐又是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艺术。它像一个蒙着面纱的美丽少女,那仪态万方的风姿,只能领略而不能窥见,它又如浩瀚无边的宇宙,深广奥妙,将你包容,将你溶化。因为音乐是心灵的潮声,所以音乐需要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同心灵的沟通。欣赏音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耳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乔治·桑在聆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时就有她自己的耳朵和心态。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又称《第六交响乐》)发表于1808年。此时的贝多芬正承受失聪的痛苦,但他的内心蕴藏着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贝多芬隐遁在自己的内心生活里,自然是他唯一的知  相似文献   

8.
三月,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萦绕蓉城。贝多芬、舒伯特、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以及中国的朱践耳等的交响作品,从陈燮阳的指挥棒下流泄而出。锦城艺术宫少见的座无虚席,握手、签名者将陈燮阳团团围住,场面激动人心。面对为他倾倒的观众,陈燮阳感慨地对记者说:中国需要交响乐,走到哪里都有热情的观众。他还介绍说:交响乐具有深广的思想内容,它可  相似文献   

9.
肖复兴 《新读写》2012,(7):40-40
马勒的第八交响乐,是他最为恢弘的一部作品,但不见得是他最棒的一部作品。到处弥漫的贝多芬、瓦格纳和布鲁克纳的味道,会让我们感到马勒处于巨人的阴影之下喘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正>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涉及多种音乐体裁,如交响乐、钢琴奏鸣曲、协奏曲、管弦乐、戏剧配器、歌剧等,其中钢琴奏鸣曲在他众多的作品当中,可谓是贝多芬音乐遗产的重要部份。他所创作的2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永恒的艺术作品。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用钢琴演奏的套曲,是古曲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大型的、多乐章的钢琴作品结构形式。由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或由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组成。其中,乐曲的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的结构,即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主要依据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于作品之中,并通过这种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那就是:强而有力,严肃伟大,细腻,幽默,偶而流露出悠静与甜美的诗意。  相似文献   

11.
从人文角度探寻贝多芬晚期精神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多芬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所处的时期,正是欧洲的社会生活、政治宗教、哲学科技等领域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是启蒙运动带来的思想繁荣时期;是德国古典文化崛起的时期;同时也是伟人频出的时期。贝多芬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而他所关心的远不仅仅是音乐,从很多史料记载中也能证实,在许多方面他也可算是博学,作为这样一个人,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相互激荡的思想意识所影响。然而,外在的思想冲击与他内心世界的自我感悟在他人生的各个时期和阶段肯定是大不相同的,本文也希望能结合对贝多芬影响较大的哲学、科学、宗教思潮等领域来考察贝多芬晚期作品所体现的艺术追求和思想表达;通过对特定时代中多种相互激荡的思想意识的考察,从人文角度尤其是哲学与宗教倾向方面,考察贝多芬的晚期思想境界,思考贝多芬晚期作品中、与其形式特点相对应的内省性、幻想性、宗教性等风格特征在形而上学层面的成因。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理解和还原一个作为凡人的贝多芬的晚年心境,从人所可能产生的信仰力量中获得对今天、对自身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钢琴曲、交响乐与哲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阐述了"天人合一"在钢琴曲中的文化理念,贝多芬的交响乐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从和声、音阶等方面分析了乐曲所表达的感情,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它的美妙。  相似文献   

13.
可以说古典主义音乐中,最主要的贡献是交响乐的形成以及发展,而在这一过程的形成中先后经过被人们誉为交响乐之父的伟大作曲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又以及使交响曲真正达到无与伦比的贝多芬;他们创作的作品了是音乐历史上伟大而不朽的艺术瑰宝。本文即从古典主义时期交响乐的发展角度入手,通过三位大师各自的艺术创作特色,相互创作关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几方面,简单地论述了古典主义时期交响乐的鲜明特色以及三位大师的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作为思想的音乐:在贝多芬时代聆听交响乐》马克·埃文·邦兹的作品进行划分,它属于音乐接受史研究的其中一类:试图重构特定时期的音乐接受观念。"为什么在1800年前后,亦即贝多芬生活时期,器乐音乐——特别交响乐——会在德语地区达到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与文化地位?"这句话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可以说是他的交响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贝多芬花了31年的时间去酝酿这部交响曲,作品中体现了他三个创作时期的不同风格。本文主要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过程,并且简要分析了这部作品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熠 《文教资料》2007,(12):121-123
通过对奏鸣曲、交响曲的简述,结合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分析,说明了奏鸣曲在交响乐中的运用,认为这部作品中奏鸣曲式的运用更加确定、体裁更加完善,体现了奏鸣曲对音乐的统一与发展,也体现出人类理性思考在音乐实践中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俱乐部     
不容重犯某君在领工资时发现少了一块钱,便到会计室大闹起来。会计说:“那上个月我多给了你一块钱,你怎么不恼火?”某君大声说道:“偶尔一次差错我可以谅解,但我决不能容忍第二次!”罚款一个人被传到法院,因为他骂邻居是猪,被罚教200元。“法官先生,上一次我同样骂人是猪,却只罚了150元呀!”“很遗憾,我无能为力,因为猪肉涨价了。”误了八个李先主第一次去听交响乐就迟到了。入(?)后他问(?)座:“劳驾,现在演谁的交响乐?”邻座回答:“贝多芬第九交响乐。”  相似文献   

18.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the Symphony Op.92 in A major)》,是于贝多芬创作盛期1812年在特普利策一地完成的,并于1813年上演.据说,这部作品最初上演之时,有人曾说这是一部酒徒的作品,是关于一个沉醉之人的作品.①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中,这部作品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板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相似文献   

19.
每当我聆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就要想起雄伟的富士山的黎明。那强烈的感受似乎令你浑身都为之震撼。正如那座富士雄峰,《第九交响曲》傲然耸立在古今众多的交响乐之林。罗曼·罗兰评述《第九交响曲》时写道:“《第九交响曲》是汇流点。从非常遥远的地方,而且是从完全不同的地方汇集来的许多奔流——一切时代的、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梦想和希望,都混杂在里边。而且,它和另外八部交响乐也不一样,也可以说它是从山顶俯瞰(kàn)过去的一切。由于《第八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之间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它的视野变得格外宽阔,所以才能俯瞰着他…  相似文献   

20.
管弦乐是贝多芬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领域,其中占有首要地位的是交响乐,他的革命精神及创作热情正是在交响曲中得到了体现。本文仅从英雄主题这一角度来浅析贝多芬九部交响曲在艺术上的特色。从他的音乐中可以体会到贝多芬全部创作的艺术特征和创作中心的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