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非智力因素教育理论是指导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心理学依据。本文从非智力因素理论分析入手,着重论述了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和学校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同时也对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实施非智力因素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自己建设性的意见,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全面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方面,人们提出了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学习理论,并试图用该理论解决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但是,理论还远未成熟,不足以非常有效的指导教学实践。目前在教学实践中仍普遍存在着忽视开发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现象。因此,开发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问题便成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笔者就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开发与培养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非智力因素理论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非智力因素教育理论是指导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心理学依据。本从非智力因素理论分析入手,着重论述了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和学校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同时也对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实施非智力因素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自己建设性的,意见,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出版由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导师沈德立教授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沈德立教授和他领导的科研协作组,长期以来,对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与教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天津市和国家教...  相似文献   

5.
亓岩勇 《文教资料》2010,(14):143-144
知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传授知识到发展智力再到培养非智力因素是我国教育理论不断发展,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如何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及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以往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中偏重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而忽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缺乏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的实践问题,本文运用有关原理及方法,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一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展开充分研究和论证,得出信息技术教学与非智力因素具有相互作用的结论,并重点探讨其在运用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了非智力因素与成才的关系,说明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智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1983年初我国首次公开独立地提出非智力因素以来,经过全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智力因素理论。这一理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文章从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作用入手。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展开调查,并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读《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读了沈德立教授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深感受益匪浅.该书从理论、实验与实践三方面入手,对非智力因素做了全面的研究与探索,详尽地论述了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功能以及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介绍了非智力因素的测评手段及其培养的原则、方法、途径,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该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非智力因素研究的背景与发展现状,界定了非智力因素的含义与功能.第二章进行了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探讨,阐述了非智力因素与全面发展、与教育原则、与德育、与学科教育的关系.第三章论述了采用自制问卷对我国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第四章探讨了非智力因素测评的理论依据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测评非智力因素的具体方法.第五章专章讨论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包括培养原则、途径、方法,以及各种具体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措施.第六章通过三个自然实验的展示验证研究者所设想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模式.第七章总结概括了中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此之前,我国心理学与汉语系统中都是没有的;西方心理学与英语系统中,也一直没有这个词。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但一般所强调的是动机、兴趣、感情、意志与性格五种。积极性是非智力因素所固有的特点,并表现出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控与强化六大作用。与智力因素一起,构成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即智力(I)与非智力因素(N)结合论,简称为IN结合论。这一理论由一个目的、一条假设与一个公式所组成,有别于西方的联结派、认知派与人本派三大学习理论派别。  相似文献   

11.
当今,教育者十分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培养。但是,从教育理论上、实践上如何认识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关系如何,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小学教育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同时为每个学生多方面发展提供条件。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认识能力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而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前提。在  相似文献   

12.
对非智力因素,我们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却少有人涉及。这里笔者愿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感想呈现在专家、学者面前,请予批评指正。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早已在教育界  相似文献   

13.
一、课题界说及研究背景影响初中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考查,除了智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成绩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同样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大面积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就不应只重视与认知过程直接有关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因素的开发,还应重视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抱负水平和自我教育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自燕国材教授一九八三年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以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对非智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心理学科不断发展完善以及现代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发展密切有关,一个学习者要获得成功唯有把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进行最佳结合并获得充分发展.在此本文拟结合众多的学习理论研究进一步阐明青少年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学习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下面笔者拟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第一,运用归因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激发,其他因素也会随之发生积极作用。归因理论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推断的理论,这种理论目前比较流行。最简单的归因方法有两种:一是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于外部原因,另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沈德立教授主编的《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八五”重点科研项目“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的最终成果。由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发行,全书22万字。《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情感才能理论与非智力因素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才能理论与非智力因素理论●庄康义情感才能理论是近来出现的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但其理论的主要思想与我国早已出现的非智力因素理论的内涵颇为相近。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对情感才能理论和非智力因素理论做详尽的比较,旨在揭示情感才能理论的思想核心并未跳出非智力因...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 ,中国教育理论界在发展智力的问题上 ,提出了一个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作为教育教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后这个概念在理论界广泛地使用起来。其实 ,这个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是不科学的。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 ?按现今一般的说法 ,非智力因素概念的内容主要包括 :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个性等。把这些心理学中所说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等概括为非智力因素概念。在我们看来 ,这是不符合科学事实的 ,是不能成立的。其理由是 :   (一 )在心理学中 ,认识过程与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个性等的发展过程是密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而职业中学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加重要。本文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从兴趣、情感、意志、自信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非智力因素研究三十年的基础上,概括地讨论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简要历史。把它划分为酝酿提出、初步探讨、讨论争鸣、深化研究等四个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的发展事实与特点。二是主要成就。重要的有四项:推动了对西方非智力因素研究的了解,开辟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规范了非智力因素的某些主要问题等。三是问题思考。主要提出五点:独立自主与借鉴西方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交融,理论建树与实践需要统一,述而不作与不述而作并重,狭义性研究与广义性研究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