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中考作文的命题总的来说有四种: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在命题时,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写作"话题",要求考生按要求作文。它只规  相似文献   

2.
温晓森 《现代语文》2007,(6):121-122
题意话题,最早出现在05年湖北高考卷,它的主要特点是材料本身即是话题,提供一则寓言或寄寓隐含某些哲理的寓意性材料,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自定立意,联系实际,展开议论、记叙、抒情。这类话题作文,界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汲取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优点,既能考察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防止考生宿构、套作,又给学生最大的写作自主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以话题作文形式呈现。命题为考生写作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考生可以充分发挥写作的潜能,尽情施展创作的才华,可以说是海阔凭鱼跃,  相似文献   

4.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话题中心(即话题),让考生在规定的写作范围之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1.命题中一般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话题”,作为考生写作构思所依赖的大致范围。2.“话题”出现之前(或之后),一般都要给出一段提示语(或材料),目的是为了引出话题和拓展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 ,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中考作文已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尽管话题作文是全方位向学生开放 ,但在写作过程中 ,还是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些考生对话题作文认识不清 ,未处理好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几个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走入了写作的误区。  一、提供话题不等于提供材料命题人所提供的话题 ,既不同于以往供料议论文写作中所提供的材料 ,也不同于记叙文扩写的素材 ,它仅仅是写作的一个引子。因此 ,不能套用以往那种“引—提—议—联—结”的供料议论文或扩写的写作思路。而有的考生正是忽视了这一点 ,把话题当作材料…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话题作文在中考中占的比重很大。话题作文之所以大行其道,受到青睐,就因为它为考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话题中心(即话题),让考生在规定的写作范围之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黄琼  江高波 《初中生》2006,(11):8-11
近十年来,武汉市中考作文试题从命题作文到长达五年的话题作文,再到包含话题作文作选项的选题作文,采用材料作文形式是头一次。但是,这种材料作文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传统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要求写成一事一议类文章,并且必须用上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现在的材料作文,材料仅仅设置了一种情景,寄托了一个或者若干个话题。也就是说,将写作话题的明示改成了暗示:写作话题必须由写作者根据材料去确定。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  相似文献   

9.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源头。话题作文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具有“活”“宽”“广”的特点,既考察考生对大自然的观察、鉴赏力,又考察考生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还考察考生是否具有敏捷的思维和活跃的联想、想象力;话题作文能够考察考生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淑瑶 《现代语文》2006,(9):123-124
如果我们把话题作文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思考评价,话题作文无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尊重考生的人本理念,同时,为准确评价考生稳定的作文素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话题作文应运而生的“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则进一步为考生开拓了张扬个性、表现才华的广阔天地。由于话题本身一般都贴近考生生活,能激发考生的感受、联想和想象,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加上容易下笔入题并迅速进入写作状态,话题作文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但考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和“要求”,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1.
受高考作文连续三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的影响,2000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也起了变化,材料作文比较少见,话题作文有取而代之之势。不少考生对这种命题形式还比较陌生,写作时往往套用材料作文的写法,结果写得不伦不类。考生要走出这一误区,首先必须通过比较两种命题形式的异同进而掌握写作话题作文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谢顺 《中国教育》2005,(1):47-47
何谓“话题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寻求可以直接描述或议论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对这个话题的认识或观照。换言之,就是以某个话题为中心的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定内容的自由式开放性作文。它的命题意图是放宽作文的限制,拓展思维的空间,鼓励考生发挥写作个性和创新精神,充分展现自我。可见,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的一种命题形式。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文在近几年的中高考中时有出现,这种开放式作文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考生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象,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己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话题作文的一个特点是自拟题目,但在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并未真正重视文章的拟题,有的同学习惯以话题作标题。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话题,也确实可以用来作文章的标题,但并非所有的“话题”都适合用来作标题,有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以“话题”作文形式呈现。命题为考生写作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考生可以充分发挥写作的潜能,尽情施展创作的才华,可以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那么怎样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再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在中考中出奇制胜.勇夺高分?就此,谈谈笔者在近年来初三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曹淼 《考试周刊》2012,(81):3-4
话题作文是高考考试经常采用的作文形式,就是命题时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由头”。只规定写作的话题范围,至于文章的具体体裁、主题、立意、选材、表达方式、写作手法等则由考生自由选择。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达方式多样,写作手法灵活。然而越是给了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考生越容易出现跑题、偏题、文体不清等错误。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写好考场话题作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避免出现以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伍芬香 《湖南教育》2003,(12):38-38
话题作文的显著特点就是开放性强,主要体现在写作角度开放、文体开放、眼界开放和思维开放等方面。话题作文鼓励学生在切合话题的情况下,敢于创新,敢于写出新鲜独特的东西来。但话题作文的开放也不是不要限制,它要求考生在选定自己所擅长或占优势的范围内加以“自我限制”。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误解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造成不应有的失误。误解话题。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是正确审题的前提。陕西宝鸡市2000年中考要求以“梦”为话题作文,提示语要求介绍梦的形成和种类,提出“允许在梦中驰骋想像的翅膀”。有一个考生…  相似文献   

17.
李仰臣 《新读写》2012,(1):42-44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命题者要求考生以某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其主要形式有: ①直接式:即不出现任何材料或引言,直接出现“话题”及要求,不做任何提示,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这种形式现在很少见了,如2011年四川宜宾中考作文试题。 ②提示式:即在话题出现之前给出一段材料,对话题做一个说明或一个解释,其目的只是引出话题,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如2011年甘肃省中考作文试题。话题之前有60多字的导语,像是一首语言精美的散文诗。考生在阅读这个导语的同时就已经得到了美的享受,在这种导语情景下出现话题,考生易于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考解读]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存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由于今年高考作文试题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认知实际和思维实际,采用了话题作文形式,增加提示因素,减少限制因素,使考生作文呈现思维活跃、创新意识较强、写作内容宽泛、联想和想像比较丰富、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话题作文,是指考试命题只为考生提供一个“谈话的中心”,这是作文写作的基点,考生作文内容只要与题目阐发的思想感受有关即可。通常,命题人用一段揭示语引出一个话题,启发思考,考生可以在限制的范围内选用一定文体形式进行写作。“话题作文”具有鲜明的特点———“自由”,表现为:从内容上看,审题难度降低,写作内容宽泛,只要围绕话题立意构思,阐发个人的见解即可,为考生写作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天地;二是从体裁角度讲,淡化了文体观念。考生可以根据写作内容选定适当的表达方式,不必拘泥于某种或某几种较常规的固定的文体。阅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