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科举取士,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读书人奔竞于科举之途,造成一定范围的社会流动,形成了浩荡的士人漫游队伍。士人们凭科考和试差之便,出游名山大川,踏访名胜古迹,并留下记游文学作品。由科举引发的旅游活动,对清代及当代旅游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刑名幕友在清代的法制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清代刑名幕友在清代司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刑名幕友之间法律传承的特点来说明刑名幕友之间的这种法律传承是清代法律教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缓和民族矛盾,清政府在科举考试中对少数民族和边远落后地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优惠措施,有利于提升少数民族和边远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文化教育和谐发展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起来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既延续了明朝的科举制度,又结束了科举制度。清代北京的科举制度大致和明朝相同,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即对八旗,特别是满族八旗和蒙古八旗尤其关照。在顺天府乡试名额中,人数很少的满族却和人数众多的汉族相等,而且考试要求很低。鉴于顺天府的特殊地位,顺天府乡试第一场试题由皇帝钦定,后两场试题也要经皇帝同意,顺治和乾隆甚至亲自规定顺天府乡试生员取中名额。清朝北京的科举考试虽然培养了一批人才,但由于科举制度的僵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随着清廷废除科举制度诏令的颁布,其被最终废止。 相似文献
5.
王凯旋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6):130-133
清代八旗科举的宗室教育与考试是清代科举制度的重要内容,清朝统治者奉行对满族宗室贵族的优待政策,力图通过满族宗室贵族达到对全国政权的统治。因而在教育和科举考试中,一方面积极学习汉民族优秀文化,一方面则恪守祖制,维护以清语骑射为特征的满族固有文化,并在教育与科举考试的各个环节为宗室人员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清代八旗宗室教育与考试是清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清代科举制度最重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考试出题是考试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出题方式与内容的变化,直接反映着考试制度文化变迁,是评价与衡量考试制度质量的重要指标。清代科举制度历经悠久的发展历程,其出题方式及考试内容趋于完善与稳定,成为彰显科举文化与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考察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改革与调整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7.
清代蒙学教材的编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蒙学教材的编撰在蒙童接受规律和教学效果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连接点,在文学教育与科举之间表现出密切的关联,表现为:蒙学教材的形式美和格律美,契合清代科举文体的要求,在美好的音律和规整的文字形式教育中与清代的科举教育恰当地接轨;将有益科举的以往蒙学读物改编成韵语形式;有益科举的蒙学诗文韵对读物更易受到追捧;蒙学教材偶句韵语中体现出明显的科举思想。 相似文献
8.
清代定鼎之初,即宣布采行科举取士之制。沿袭相对较为完善的明朝科举是并不熟悉科举的满洲贵族迅速实现开科取士的便捷之途。在顺治朝建立清代科举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不断调整与补充,科举制度步入了鼎盛,其缜密与完善程度远超前代。嘉庆、道光朝虽将多项科举制度发展成定制,但受内忧外患之冲击,科举弊端逐渐显露,衰败之势已逐渐显露。咸丰、同治朝,科举已无法沿着其制度之规定正常运作,发展新式教育、改革科举成为晚清有识之士之共识。至光绪朝,清廷虽对科举进行了局部改革,终回天乏力。清廷被迫下诏停废科举。 相似文献
9.
宗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4):105-111
清康熙朝中后期,科举入仕政策导向下的文化教育"繁荣昌盛",其直接结果是科举应试人口膨胀,中式机率走低。科举笼络士子、控制社会的功能亦相应趋弱。情势所逼,清廷设立恩科。雍正、乾隆二朝恩科的周密实施,在保障科举控制社会之强力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科举的根本功能——选贤任能作为交换而被牺牲。长此以往,科举终结,以培养专事科举者为主旨的清代教育亦失去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希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7):28-32
在清代,原籍应试是科举制的一项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考生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以本身所属户籍类别参加科举考试。在一般意义上的原籍应试原则之外,清代童试一级考试中又包括被学政"调考"、因未建考棚以及因受战乱、灾荒等影响而临时借考异地等几种"异地借考"的情形。当今高考借考政策的出台意在解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从相关规定来看其实际可操作性比较有限,仍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语文教育是从科举考试中发展过来的,对科举考试要采用"扬弃"的态度,客观全面公正地看待科举考试.从中吸取一点经验教训,可以改进今天的考试选拔制度,改进今天的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12.
13.
挟带是自科举考试出现后就伴生的一种舞弊形式,清以前就多有表现。但在科举制度广泛推行的清代,尽管政府不断颁布禁止挟带的法令,但一者挟带的手段更为多样,再者挟带的范围更为扩大,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化倾向。挟带等舞弊行为的盛行严重损害了科举本身所标榜的公平性,导致了一批庸碌之徒混迹官场及政治的趋于腐败,使世人对科举的信心逐渐减弱,亦成为科举制度迅速被废除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张晓明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5):29-33
本文通过介绍清代奉天地区私塾发展概况及教育内容,探究私塾作为封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受教育群体、提高群体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张晓明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5):31-35
明代辽东地区确立了以科举制为核心的儒学教育体系。清代该地为盛京将军辖区,其教育因袭明制,但又区别于前代衣同期关内地区。清朝进行新式教育改革前,其龙兴之地盛京地区的满汉教育均得到充分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中外史料,介绍清代前、中期盛京地区的教育结构及内容,展现满汉教育发展的具体状况,以期有利于清代东北教育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历时一千三百余年,其影响深而广.在科举与科举考试孕育下的科举教育,不仅影响了中国封建官吏的素质、气质,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与科技的发展.科举是在近代国人痛定思痛后的怒骂声中被终止的,它和世间一切运动着的事物一样,存在巨大的惯性,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8.
张静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14-117
清代蒙学教育的目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仅强调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越来越在蒙学教育中占有主要地位。综合来说,清代的蒙学教育目的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一是平民教育的普及。这种大众教育的普及造就了大批今后能够独立地进行生产谋生的人,所以其地位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二是科举教育的重视。由于在清代社会对读书做官极度重视,因此蒙学教育围绕科举来取舍教育内容的科举教育依然很有市场。 相似文献
19.
论清代宾兴的教育公益基金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宾兴是由社会捐资或地方官拨款创设的专门资助科举考生的公益性考试基金。由于其与清代科举与教育的紧密联系,清代宾兴具有典型的教育属性。它为科举考生提供经济资助,因而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它在创设之初往往需要详准立案,派遣专人或公举董事进行管理,采取田租、店租以及银钱生息等形式进行资产增值,因而具有典型的基金属性。宾兴以其在清代全国各地的广泛分布与不断发展成熟,成为我国传统社会中捐资兴教的典型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20.
胡平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09,(3):14-19
清代的科举考试在清军入关的第二年恢复,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清政府急需一批管理各级政府机构的官员,在清初满汉民族激烈对抗的特殊环境下,清朝统治者恢复开科取士的办法,录用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为他们服务。清代的科举基本沿袭明代科举旧制,并连续两年举行加科乡试、会试,后来正式定为“凡乡试,以子、午、卯、酉年八月。会试,以辰、戌、丑、未年三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