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湖,是一首诗。这幅天然画卷,无论淡墨抑或重彩,总是美丽宜人的,然而再美的山水,若没了灵性,人们欣赏的兴味也会变淡。苏堤,因了苏轼以葑泥而筑,排了西湖十景之首:雷峰夕照,人们在夕照中联想最多的,是塔下演绎的许仙和白娘子的传奇;虎跑龙  相似文献   

2.
李高斯 《云南教育》2005,(10):36-36
北宋前期,苏轼任杭州府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一天,他邀约几个朋友宴游西湖。西湖景致宜人,美不胜收。才情横溢的诗人苏轼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教材所选的是其中的一首。  相似文献   

3.
覃梅玲 《辅导员》2011,(21):13-14
中国,一个并不缺乏诗歌的国度。古往今来.你顺手一翻.拎出来的诗歌能流淌成河.能叫出名儿来的诗人如繁星闪烁。但聂作平.你可能没听说过。他在中国文坛上没有很显赫的名声。  相似文献   

4.
邵代全 《现代语文》2005,(11):27-2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相似文献   

5.
《北方图腾》是我省著名诗人朱雷的一组图腾诗,创作于1985年,发表于1986年2月号《作家》杂志上,同年2月号《诗选刊》配以点评于头题转载。组诗以其选材的独特、风格的别具一格,立即引起诗界的关注和不小的反响:称赞者有之,追随者有之,也有一些质疑者和观望者。《北方图腾》的创  相似文献   

6.
《醉翁亭记》是一篇具有一定政治内容的山水游记,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游山玩水的风月文章。欧阳修贬官滁州时,政绩较为显著,又时值丰年,因此作者寄情于山水,沉湎于醉、乐之中,借此来解除内心的愁绪。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体现出一个“乐”字,通过围绕醉翁亭活动的人物。体现出一个“醉”字,但醉和乐又不能截然分开.而是融合成一个整体。以酒取乐,这是人们生活中至今未变的风尚。醉和乐的紧密结合,不但构成了这篇散文的描写主旨。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既需要物质层面上的立命之所,又需要精神层面上的栖息之地。有时,这二者能够和谐一致,但在更多情况下,二者处于错位的状态,尤其是在物质的缺乏与精神的丰富形成明显反差的社会中。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散文<雪>,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和多样的表现手法描写了江南、朔北两种雪景,全文不足700字,却给我们呈现了清新艳丽、凛冽苍茫两种境界.文章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体现着他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展子虔,隋代杰出画家,大约生于公元550年卒于公元617年,渤海(今山东惠民县何坊乡展家村)人。他是现在唯一一位有详细资料记载的隋代著名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黄山,荟萃世界名山之美,饮誉中外;其松、石、云、泉之奇丽。驰名天下,索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美谈。历来歌咏黄山的诗歌颇多,《黄山印象记》以其独特的诗美为人们所喜爱。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从全诗内容的入梦、梦游、惊梦三个部分进行赏析,诗以梦中游仙的形式,寄托了诗人在政治上的苦闷以及超越苦闷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由、光明等理想境界的追求,对王侯、权贵的傲岸不屈的蔑视,充分展现出诗人大胆反抗现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小说《败节草》中,作家李佩甫开辟了“官场小说”的新视点。作者通过人物从童年至成年的成长经历,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精神动态予以准确关注和把握,考察了社会环境对人物人格报产生的深远影响。从人物与环境的对峙、人物与人物的较量和人物灵魂的自我砺练三个方面展示了人物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3.
故多在远方张抗抗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比《山水》中原始生命力“在场”与“缺席”这两种状态,进而探究冯至笔下原始生命力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将其置于抗战背景下并与同时代作家作品比较,阐述对这种生命力的呼唤乃当时文人的共同倾向,对建构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拜读乔忠延先生的《只取千灯一盏灯》,缘于同事白编的《活页文选》。《文选》上选了三篇美文,但最吸人眼球让读者眼睛一亮的便是这篇《只取千灯一盏灯》,仅看标题,就令人生疑:这一盏灯是怎样的一盏灯?为什么只取这一盏灯?怀着好奇,读完全文,  相似文献   

16.
《故乡在远方》是一篇写故乡的散文,但与一般写思念故乡的抒情散文不同,张抗抗的文章借助自己对几个故乡情感的体悟,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一种理解,一种更深意义上的探求。  相似文献   

17.
陶弘景是一个很有趣的历史人物,他一生经历南宋、齐、梁三个朝代,齐武帝永明十年(492)辞官归隐茅山,从此徜徉于自然山水风光之间,超然物外,过着优哉游哉的遁世生活。  相似文献   

18.
赵平 《现代语文》2007,(6):86-86
这首《望岳》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那么,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东西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王永 《阅读与鉴赏》2002,(11):28-29
梁实秋(1903—1987),1915年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留学,于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归国后曾任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的教授,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教授。梁实秋就读清华期间,即发表过新诗和散文,三十年代则以文学评论成为“新月派”的骨干人物。抗战时期发表系列散文“雅舍小品”,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于自然平淡处着笔,文章朴实隽永。幽默风趣。不仅自成一家风格,而且为中国的现代散文创作拓出了新的境界。此后,他又创作了《雅舍小品续集》、《槐园梦忆》,也一直受到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20.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的经历比较简单。前半生主要在家闭门苦读,灌蔬艺竹,并为乡里救患释纷,给以后入仕做准备。后来他曾滞留洛阳(因玄宗时居洛阳),求仕未果。四十岁时又到京城应考,落第而归。其后虽曾再度入京,但终究入仕无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