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景国勋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工程研究所所长。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采矿系并留校。1993年6月在焦作矿业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任采矿系教学、科研秘书,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1998年12月在西南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4月任资源与材料工程系(原采矿工程系)副主任,2000年8月在北京理工大学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出站工作,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3月起负责资源与材料系行政全面工作,2003年8月任资源与材料工程系主任,2005年5月起任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安全生产专家,中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协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矿业高等院校采矿、安全学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际职业安全与人机工程杂志(JOSE)》编委,《安全与环境学报》编委,《科技导报》编委,《安全与环境工程》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专家简介:盛戈皞,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完成了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出站。研究方向为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智能化技术。作为负责人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973"计划子课题1项、"863"计划课题2项,上海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20余项。  相似文献   

3.
专家简介:刘辉,致远讲席教授,上海交大无线所所长,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IEEE Fellow,国家千人。2011年加盟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于1995年获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  相似文献   

4.
<正>专家简介:张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八桂学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9?2004年),在法国艾克斯—马赛  相似文献   

5.
<正>李国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层古生物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1年和2004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博士学位,专业均为地层与古生物学。2009~2012年在北京大学地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2007年作为"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第四批援藏干部"在西藏地勘局挂职工作。曾先后在韩国忠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博士后)、美国内华达大学(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6.
专家简介:曹树青,2001年7月获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至2003年7月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9月至12月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访学研究。现任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专家简介:卢国栋,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广西高校高发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卫生毒理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获预防医学学士学位;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毒理学硕士学位;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获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2016年广西高校  相似文献   

8.
正专家简介:王凯,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教授,研究员。2000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8年5月毕业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博士学位。同年,获得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协会博士后基金,加入加拿大Thunder Bay健康医学中心,主持  相似文献   

9.
《C程序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基于重庆文理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大类招生具体情况,本文指出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设置等方面会遇到的问题。结合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旨在培养适合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物简介:崔维成,1986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本科毕业,1990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土木系获博士学位,1990年2月~1993年1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航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2月~1999年3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研究。1999年4月~200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副院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近日,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志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谢继华率队到内江高新区开展合作对接活动。为推进电子科技大学与内江市的深度合作,近日电子科技大学考察组到内江高新区"壹脸通""内江第一城"等企业实地调研,并与有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内江市友万科技有限公司、内江市壹脸通科技有限责公司、内江新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围绕企业技术需求、人才需求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专家简介:周泽奇,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197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学专业,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遗传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俄亥俄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1990?1993年完成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历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美国拜耳(BAYER)公司资深科学家、美国惠氏(WYETH)生物制药公司首席科学家、天津国际生物医药  相似文献   

13.
百科撷英     
胡鞍钢(1953~)经济学家。生于辽宁省鞍山市。198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84年于北京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1988年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1年一1992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3年美国:Mur.-ty经济系做访问学者;1997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文  相似文献   

14.
刘炳胜 《科学中国人》2006,(10):113-113
为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的要求,加快学校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的发展,天津工业大学于2000年12月成立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电基础教学部、  相似文献   

15.
白杨 《今日科苑》2007,(11):16-17
王铀教授,摩擦学家、表面工程专家。于1989年获哈工大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并被评为副教授,1993年任北航教授。1994至2004年曾任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访问教授、英国标准技术研究院(原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5,36(6)
<正>本刊讯日前,国家科技部发布2015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立项通知,我省组织推荐的5项研究课题获得国家863信息技术领域重大项目支持。其中:电子科技大学承担的"基于物理层增强安全的未来无线通信传输技术研究"列入863重大项目"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研究开发先期研究(二期)";电子科技大学承担的"初等数学问题求解关键技术及系统"列入863主题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四川大学承担的"基于集成成像的真三维视频实时获  相似文献   

17.
院士档案李乐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32年05月出生。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电机系电讯方向,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任教。1985年至1994年任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1990年至1994年任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0年8月至1982年8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  相似文献   

18.
袁开榜,教授,男,1934年12月出生,贵州遵义市人,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力系统专业,留校执教38年,历任重庆大学计算机教研室主任,系主管教学副主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委员,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重庆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重庆正大软件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19.
翻开黎海涛的履历,从最初的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到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博士后,直至后来先后进入Panasonic(中国)公司任研究员和北京工业大学担任副教授,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亦如黎海涛的性格,谦虚谨慎,踏实认真。提到求学阶段的恩师们,他总心怀敬意;说到成绩,他总是诚惶诚恐,但笔者知道,2011年,他发明  相似文献   

20.
王能平研究员,1993年9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9月至1995年8月,在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原物理二系)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工作;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在西班牙巴斯克大学材料物理系和马德里自治大学凝聚态理论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