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删诗说可信。理由:1、有较早较多的史料赞成孔子删诗说;2、否定孔子删诗说者的主要理由不足以服人;3、孔子有必要也有能力删诗;4、《诗经》本身有孔子整理删削的迹象;5、现存先秦典籍中也有孔子删诗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孔子 人们常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孔子.但是,不仅人人心中有一个"不同的孔子",中华民族心目中还有一个"共同的孔子".孔子不是简单的历史人物,孔子是中华民族道德信仰的核心,是整个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是我们这个民族道德文化的最后依据.  相似文献   

3.
孔子有众多的门人弟子,他们各有各的特点、长处和优势。门人弟子在孔子生前和逝后对孔子多所助益,他们尊师重道,给孔子以精神鼓舞;他们照顾孔子日常起居生活,使孔子安心从事各种活动;他们维护孔子威信、宣传孔子,扩大孔门弟子集团,使孔门团结;他们提升孔子学问道德;他们慷慨资助、并跟随、保护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思想学说;他们辅助孔子设坛教学、为政治国、整理典籍;他们践行孔子为政治国理念、传播孔子学说,发展儒家学派。门人弟子对孔子的助益是多方面的,是相当之大的,可以说没有这些助益孔子是不可能闻名当时,也难以蜚声后世的。一言以蔽之,孔子的炼成,儒家的形成,儒学的盛行,孔子门人弟子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4.
自古及今,人们对孔子有颇多误解,本文以分析人们曲解孔子的原因为线索,列举人们对孔子的误解之处,并一一还原孔子的本意。  相似文献   

5.
教师节民国时期就是孔子诞辰 有人提议将教师节从9月10日改到9月28日,以此纪念孔子诞辰。我赞同将教师节改在孔子诞辰。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先秦诸子以教育家论,首推孔子。这个没有争议。第二,华人世界都把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民国时期有正式的规定,在共和国成立之前,教师节就是孔子诞辰,台湾沿用至今,其他地方也约定俗成。孔子影响中国教育两千五百年,且深且远。  相似文献   

6.
孔子认错     
有一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有七天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了。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饭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假装没看到,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梦  相似文献   

7.
在认识孔子的义利观时,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孔子是“重义轻利”,这一观点是有偏颇的。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孔子的义利观,正确认识孔子的经济思想对于经济思想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鲁迅笔下有三个孔子在鲁迅怎样评价孔子的问题上,存在过简单化的倾向。其表现之一,就是研究者没有全面地深入地考察鲁迅笔下所涉及的孔子。如果全面地深入地考察一下,就会发现鲁迅的文章,是存在许多矛盾的。这些矛盾方面,往往为研究者所忽略。忽略了这些矛盾,就使我们研究鲁迅怎样评价孔子问题,难以深入下去,以致一提起鲁迅怎样评价孔子,就以“反孔”二字概括之。如果我们对鲁迅评价孔子的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就会发现鲁迅笔下有好几个孔子,从而就不会简单地以“反孔”二字来概括鲁迅对孔子的评价。我认为,鲁迅笔下有三种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9.
该文阐述了孔子有关人格修养方面的内容 ,孔子的人格评价标准 ,以及孔子的人格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然而也应该认识到,孔子的伦理思想向来有"仁义"并举之说,"义"构成孔子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义"的内涵,不仅可以对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有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于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云信 《师道》2007,(10):46-46
现在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程《〈史记〉选读》。学习到《孔子世家》时,我对孔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多把孔子当成伟大的圣人和敬仰的神,其实孔子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着自己的苦与乐、悲与喜的活生生的人。孔子有着不幸的童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在六十二岁时,与一个只有二十来岁的颜姓女孩徵在自由  相似文献   

12.
正《论语·阳货》第一则,记载的是阳货和孔子之间的一次交锋:阳货希望孔子出山,帮助自己,但孔子自小讨厌阳货,长大后看到阳货陪臣执国命,更是厌恶他。阳货是有架子的,他不会亲自登门拜见孔子。他也知道,孔子是看不上他的,不会主动投怀送抱。但阳货毕竟是阳货,他是有手段的。他先放出风声,要孔子去见他。但孔子不傻,不去见。阳货苦思  相似文献   

13.
教育掌故     
孔子的有些弟子曾经怀疑孔子在教学上留一手,没有无私地传授。孔子知道了,便公开作过解释:‘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毫无保留,这便是我孔丘的为人!’可是有人还是怀疑,以为孔子对自己亲生的儿子一定教得更多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4.
孔子删诗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否经孔子删定,至今仍无定论。本文从五方面加以考辨,以说明孔子删诗说之可信。1.有较早较多的史料赞成孔子删诗说;2.否定孔子删诗说者的主要根据不足以服人;3.孔子有必要也有能力删诗;4.从《诗经》本身可以看出孔子删诗的迹象;5.现存先秦文献中,亦有孔子删诗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幽默很少为人论及 ,孔子的文化形象也为人们所忽略 ,在人们的心中 ,孔子是一位高高在上不苟笑的师长 ,历代君王所推崇的圣人。但是 ,生活之中的孔子却是一位活生生的人 ,他有喜怒哀乐 ,也有七情六欲 ,还有得志与失意。孔子既是一位自强不息的长者 ,又是一位豁达、闲适的贤者 ,更是一位超脱的、俳谐不羁的智者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开私人讲学之风,是民办教育家的始祖,在历史上有“平民教育家”之称。孔子的影响已不限于中国,孔子学院已遍及全球各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决定设立孔子教育奖,从2006年起每两年评一次,奖励世界各国对教育工作有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为孔子博大精深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仍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源源流长、久盛不衰。对孔子的评价,历来是热门话题。这当中既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方面。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中多次分析和评论了孔子及孔子思想,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孔子、孔子思想,为我们今天正确评价孔子和其他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孔子年少时,鲁大夫季孙氏有一次设宴招待文学之士,孔子也去赴宴.季孙氏的家臣阳虎见孔子年少,不让他进去,说:季氏设宴招待文学之士,你有什么资格参加!孔子只好回家,从此更加发愤学习.孔子青年时代曾作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吏.因孔子懂得周礼.鲁昭公曾派他到周王室史官那儿去学礼.后来,因鲁国内乱,孔子到齐国,但未被重用.回到鲁国后,广收门徒,从事教育,整理文化  相似文献   

19.
孔子认错     
朱芸 《阅读与鉴赏》2008,(12):45-45
有一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饭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看到,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说:“刚才梦见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相似文献   

20.
王淑臣 《考试周刊》2010,(45):31-32
《孔府档案》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家族档案,其中有许多历代尊崇孔子、优礼孔子后裔的记载。历代尊崇孔子主要体现在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封谥、祭拜,同时孔子后裔也不断得到优礼。历代尊崇、优礼孔子及其后裔,既是对孔子思想学说的肯定和宣扬,又是封建帝王维护统治的有效方法。从《孔府档案》中记载的事例中,我们体会到孔子与其身后的儒学、后裔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