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探讨太极拳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文献比对、实验跟踪、问卷调查等为手段,以四十二式太极拳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太极拳教学中突出技击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加深对太极拳拳理、拳式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是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较好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伯韬 《精武》2012,(6):78-80
腹式呼吸作为一种呼吸方式,在太极拳运动中通过呼吸串联起意识与动作的协调作用。从技击的角度审视腹式呼吸在太极拳技法中阴阳转换的作用,从“气”中理解技击里劲力的产生、凝聚以及释放,将“气”聚集、保持、练养,做到喜不形于色的境地。同时从健身的角度了解腹式呼吸运动在太极拳练习中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意义。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的整体锻炼,腹式呼吸运动的配合,以调整肌肉感觉、身体协调等方面的相置配合的能力和调节神经系统、心肺系统、脏腑系统等方面的相互作用的能力,改善整个人体的机能适应力和抵抗力,达到技击的目的和健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基本内容的运动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基本属性,有着极其丰富的技法。二十四式太极拳虽为简化太极拳,习练时,仍应表现出中国武术的技击技法和招术。太极拳的修炼一般要经过基本功、套路、拆拳、单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阶段。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学会套路后应当进入拆解阶段的学习,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材已有十几个版本,也列入高校教材中,由于其中几乎没有攻防含义的拆解内容,所以影响到习练者水平的提高。因此,将攻防含义解说出来,进而使习练者了解全貌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每式不一定只有一种攻防含义,限于篇幅,本拆解主要介绍拳式动作的一种攻防含义,谨供习练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河北省两所高职院校进行两轮的教学对比研究发现:注重太极拳技击性、规律性、内涵特点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24式太极拳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梅永顺 《武当》2008,(6):17-18
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拳,系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之次子杨班侯创编流传下来的老拳架,是社会上鲜为人知、罕有人练的功夫架、技击架太极拳,与现在广泛流行的健身架太极拳在本质上,以及具体练法上完全不同。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拳盘练难度大、运动量大、功效高,其拳亦可以慢练,也可以快练,非常适合青少年练功夫、练技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阐述了关于圆的认识、太极图、太极图与太极拳起源的关联性,以及圆的意识在太极拳习练、技击和处世中的作用,以期对习练者在太极拳练习和应用中有更深刻地认识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张全亮 《武当》2013,(2):34-35
五年前,也就是2007年3月,赵芹先生81岁的时候,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一书。把他近30年追随著名武术家、太极拳技击大师王培生先生所学到的拳术技艺,结合自己苦练精研的收获体会,对王培生老师的经典之作吴式太极拳37式,从体、用两个方面,逐式逐动地进行了细致、独到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教学中融入攻防技击进行了探讨,认为太极拳攻防技击不仅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太极拳及其拳理,还能更好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拙作《太极拳手概说》、《陈氏太极拳技击术》、《太极推手的战术运用》发表以来,陆续收到全国各地太极拳爱好者的来信,在众多的来信中,他们对笔者在太极拳技击领域的探索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同时也有部分读者对笔者的某些太极拳技击观点提出了置疑,他们认为太极技击要有自己的特色,只有在粘黏连随不顶不抗中使对手败北,才可谓太极拳的技击,而笔者提出的太极技击实作,  相似文献   

10.
名家信箱     
山西长治王伟斌(000415号会员)来信;学习了太极拳名家讲堂《杨式太极拳精解》收获很大,现有两个问题向崔仲三老师请教。24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可否称为杨式太极拳?为什么?为什幺24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的一些动作和传统的杨式太极拳不一样?如脚尖的翘与不翘、立掌前推与斜掌前推、实腿转脚与后坐转脚,动作不一样,是否技击作用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校开展太极推手运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技击技巧认识和探求太极推手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太极拳运动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魏巍 《体育科技》2013,(6):141-144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具有“技击”特色的大板拳教学情境,并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开展了太极拳技击情境教学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引导学生对情境中技击动作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有利于建立动作表象,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境教学中的技击性符合学生的选课目的,能提升对太极拳技击内涵的认识,起到保持和强化学习动机的作用;包含探究、合作等多种学习形式的情境教学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训练太极拳的核心理念?这是太极拳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的永久性的话题。不断有人提出,技击是太极拳的核心,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也有人提出,技击是太极拳的巅峰,而养生不过是太极拳的山腰。还有人提出,太极拳创始的初衷是为了技击等。  相似文献   

14.
张志勇 《体育学刊》2011,18(6):124-129
随着太极拳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发展,太极拳的养生作用突显,其技击功能呈现不断弱化。太极推手和太极散手都是太极拳的辅助运动形式,它们的竞技化实践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在长期的太极拳拳法技术实践中,缺少技击功能的实践经验,故而缺乏参与太极散手实践和其它搏击形式的技术和心理准备。就目前来看,还需加强太极拳技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审慎地组织和参与各种技击攻防格斗实践。盲目和过分地宣传和夸大太极拳技击实践作用都是不理智的。  相似文献   

15.
人们现在所熟知的杨式太极拳,如24式国家竞赛套路项目及49式、85式、103式等传统套路,这些基本都是属于健身与养生的慢架拳。除此以外,杨式太极拳还有74式、108式等以技击为主要内涵的快架拳。所谓慢架拳就是练内功的一种方法,而快架拳则是通过这个内功与对手进行技击的武器。慢架的五字诀是静、轻、慢、切、恒;而快架的五字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太极拳桩功的站桩、行桩、化桩的技击价值的研究,充分体现太极拳桩功的作用与技击价值,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锻炼依据,提高练习兴趣,让太极拳充分深入到现实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借鉴传统武术和太极拳理论并结合作者多年练习太极拳的经验体会,由对简化24太极拳运动的思考进而对近年来常见24式太极拳图书进行考察,揭示其作为24太极拳运动的教材在拳理、示范、演练讲解、技击等内容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之处,认为24式太极拳图书的改进能对传统太极拳、传统武术甚至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研究发挥较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时,对各拳势的技击方法与攻防涵义应有一个了解和认识,这对正确掌握动作姿势,了解技术本质,体现太极拳内刚外柔的运动特点,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野马分鬃  相似文献   

19.
喻承镛 《武当》2006,(8):6-9
前言杨班侯大功架简化太极拳是在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的基础上,简化而成五十四式的一套易学、易练,便于推广的套路。该套路保持了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的风格,舒展大方,简洁明快。注重实用,以技击为主,且更具健身效果。由于历史原因,杨班侯八十一式大功架太极拳传  相似文献   

20.
郭宝洪 《武当》2003,(9):16-17
懒扎衣拳式是太极拳拳理中“太极生两仪”中的第一仪,它上承金刚捣碓拳式,下连六封四闭拳式,是陈式太极拳的代表拳式之一。该拳式亦能完整体现陈式太极拳的技术风格和技击特点,是非常值得陈式太极拳爱好者探讨研究的拳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