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多元化的授课方式,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分组报告、文献点评、工程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职业素养、团队协作意识、法律法规意识、批判性思维,牢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为祖国环保事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努力学习、甘于奉献、勇于拼搏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因为思想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其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教育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高校思政教学途径逐渐多样化,尤其是情境教育法的融入,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思路。本研究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适时采用“情境+思政”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环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初中思政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要通过开展积极引导,形成环保观念;围绕主题内容,树立环保意识;融入实践活动,践行环保理念这几大关键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柳州师专学报》2019,(2):146-148
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德育功能。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借鉴艺术的思路和形式,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融合艺术教育内容,充分发挥艺术教育"以美移情"的功能,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一些大学生依然存在缺乏信仰、价值虚无,道德行为欠缺等现象。因此,在发挥思政课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时,应充分发挥大学专业课程立德树人的作用,实现课程思政。行政管理学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引领学生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行政管理学课程思政有益于帮助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为了提高行政管理学课程思政的效果,在课程的教育和教学中,我们根据课程思政的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建设,改进课堂的教学方式、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环保理念为主线,梳理大中小学生物学科各阶段的思政元素,提出符合各阶段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推进生物学课程思政大中小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实验室将科教仪器、场馆设施、教学科研成果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普能力、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增强自主创新意识,也有利于高校自身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扩大社会影响力。通过阐述北京大学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教育理论研究、实验室科普项目开发、大型科普活动组织、科普读物出版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旨在与兄弟高校同行广泛交流、合作共进,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为使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育理念方面,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明确舞蹈专业课程思政的方向,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承担起课程思政的职责;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挖掘舞蹈之文化意蕴,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丰富舞蹈教学理论,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在教学实践方面,教师不仅要丰富舞蹈教学的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融合多元艺术,开拓思政视野,促进舞蹈课堂的高质量建设,完成高校舞蹈课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实施“绿色环保生态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全体教职员工之间敬业合作、和谐共生和全体学生之间文明勤奋、团结向上的教育环境。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通过几年实践的探索,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实验学校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五种观念、一个落脚点”的实施原则,并从构建“绿色环境”、以文明行为引领实践两个方面来加以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命题。而"突出党建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务实导向、育人导向;强抓作风、学风、常规"的思政教育"3+3"工作范式,具有较强的可资参考借鉴的样本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航空航天类等理工科专业是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难点,也是航天类院校课程思政的重点。以“航天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课程为例,分析了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航空航天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设计了融入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素养等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提出了适应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模式改进措施,为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方位育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研究分析了全方位育人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关系,介绍了食品保藏与加工工艺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工科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理论力学”课程思政中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学人才,结合“理论力学”的课程特征,从哲学、逻辑方法、工程、人物故事等方面着重研究如何进行“理论力学”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总结课程思政实施一般流程。针对“理论力学”课程思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李通 《中国轻工教育》2019,(1):38-41,50
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结合当前思政育人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本文重在介绍"332+X"思政育人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案与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的方法与思路。尤其针对育人阵地、课程渠道、育人环节、品牌活动等几部分重点内容进行讨论,加强建设,改进不足,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真正突出思政育人特色,充分发挥出该体系的育人功能,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张敬环  任瑞仙 《大学教育》2022,(10):142-145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课程组从课程开设现状、课程特征、课程德育目标、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等方面,对在C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探索,并以第四章“选择结构”为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对各行业发展均起到一定积极影响,高校教育应紧抓"互联网+"教育发展新趋势,加强高校综合教育能力。尤其在思政教育方面,应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拓展高校思政教育新思维,为高校思政教育充分融入新时代教育发展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随之演化,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便捷性、自主性以及即时性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和信息化思政教育的分析和对比,提出将网络W eb信息系统的搭建和思政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相结合的新思政教育模式,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教育生态学理论为观测我国高校“大思政”教育提供了全局性、整体性视角。同传统“小思政”教育相比,高校“大思政”教育已经形成为一个各要素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基于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关联、协调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生态系统,其基本构成为人员要素、路径要素、环境要素。这三大要素相互协调、互相作用,形成了由联结关系、并列关系及反馈关系构成的动态结构模式。若要保持高校“大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就应当基于要素优化原则及动态结构的协调平衡原则,构建一个完善的治理体系。要构建高校“大思政”人员保障体系、环境优化体系和机制协调体系,实现教育生态要素优化和动态结构优化,保障各要素能够健康、持续地进行互动与沟通。  相似文献   

19.
万微 《文教资料》2021,(4):82-83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越来越重视知行合一的教育,要求将知行合一应用于实践。本文从知行合一角度,分析相关教育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阎松  柳志刚  赵国智 《大学教育》2024,(1):114-116+125
生态文明与低碳发展课程作为大连交通大学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契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及“双碳”目标需求,承担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任务。文章结合课程专业知识,从家国情怀、中华文明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文明建设全球观三个维度出发,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对教学方法及实施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本科院校培养具备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