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客也称微博,在互联网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博客的特点使其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较低的信息准入发布平台,也为信息或知识的生产和获取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文章引入“知沟”假说,讨论微博客中的“知沟”现象及其对“知沟”假说的印证。  相似文献   

2.
成人高等教育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缩小社会知识传播的“知沟”,促进妇女赋权,减少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公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知沟”假说产生于美国社会在对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吁声中。即大众传播使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知识量的差距拉大,“知沟”变宽。几十年来,经过学者的研究,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实与发展。当前,新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的使用日益普及,爆炸的信息呈现过量趋势.西方国家的信息霸权造成全球性信息不平衡。如何填补信息时代的“数字鸿沟”呢?  相似文献   

4.
最初的知沟假说认为,当大众媒介向社会体系传播的信息不断增加的时候,社会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比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通常能更快地获知这些信息。由于社会发展在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均等,导致人们经济地位的不同,从而发生"知沟"扩大的现象,这在信息社会同样如此。对我国学生群体在网络环境中的"知沟"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个特殊的群体会因为网络环境的熏陶,使得经济地位不同产生的阶层分化并由此导致的"知沟"趋于弱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原则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个体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个体在获取高等教育资源上有着绝对的优势,“知识”已经并继续向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倾斜。这种由于制度等社会性因素造成的,并不断加剧的阶层之间的知识差距正在衍变成“知识鸿沟”(简称“知沟”)。我国高等教育衍生的“知沟”具有非期望性、迟效性、隐蔽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荀子从“人能群”“人之生,不能无群”社会学思想和“性恶论”的人性论观点出发,认识到了传播的活动的不可或缺性。荀子认为传播的“不教无以理民性”“神莫大于化道”的巨大的教化作用,同时也认识到了传播的负面效果,因此他的“隆礼重法”也被应用到传播活动中,主张对传播活动进行伦理规范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7.
盐井沟是我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最为经典的产地之一,该地区出土的动物群是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通过对盐井沟动物群的研究历史,并结合地质、地貌特征和动物群组成成分的介绍,可以知其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以及盐井沟动物群的古地理学研究意义,及其对长江三峡的贯通具有的指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法国思想家巴特的“刺点”术语有助于解析摄影图像的内在魅力,这种“刺点”对应到2021年“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新闻图像的阐释是失效的。新的图像传播案例凸显了巴特研究视角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图像的本质特征以及对“刺点”要素进一步地二分划分为“原生刺点”与“次生刺点”,既补充了巴特的“知面”含义,强调了“知面”译文的“面性”指向,为图像传播理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维度。  相似文献   

9.
“数码沟”理论是目前效果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目前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下,学者认为网络的普及将导致“数码沟”缩小。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人物的动机,兴趣等因素的介入,“数码沟”在总体上正在不断扩大。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充分显示了目前“数码沟”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知、信、行”模式是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等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关行为改变的较成熟的理论模式。研究指出,大学生“知、信、行”综合模式的各个变量中,主观态度因子对大学生的锻炼量及锻炼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开展“知、信、行”理论对警院学员体能锻炼影响的研究,通过比较传统方式下的体育锻炼和“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体育锻炼相关运动指标在干预后的变化,对比分析采用传统理论和“知、信、行”理论对警院学员锻炼效果的影响,寻找更为科学、高效的锻炼方法,为提高警院学员体能锻炼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普法只有遵循一定的法律传播规律,才能取得好的普法效果。普法活动的实质是促进法律信息在社会上的流通。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法律信息从传播者流向受众者。受众者在法律传播活动中有重要的参与作用,但以往的普法活动忽视受众者在法律传播中的地位与功能。推进法律信息的有效传播,必须要同时重视对传播者和受众者的研究,注意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科学测评法律传播效果,推动普法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相似文献   

12.
信息对称是一种理念,也是教育传播学视角下基础教育追求的理想。本文从辨析“信息对称”的含义出发,解析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知沟”现象,进而提出重构教育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潘琳晔 《文教资料》2011,(35):223-224
随着大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高校法制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形成法律信仰,养成一种法律思维的习惯,真正做到在法律上的“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从“知沟”假设视角,分析了开放存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为政策和与之配套的相关措施是影响开放存取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障碍,应当充分利用开放存取的发展契机,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5.
广告索引     
封面 刘佳 封二 “弘扬延安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座谈会掠影 3“中国知网“《黄河之声》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个动态过程,它必须通过师生间的信息联系和反馈,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调节,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谓“效果回授”就是及时了解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进行教学调节的一个动态教学过程。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及时了解教学信息就是知“不足”、知“困”的过程,只有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自反”与“自强”。笔者对“注重效果回授”这一教学环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和具体作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广东第二课堂》2008,(1):70-71
为贯彻《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知荣明耻我们在行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全省中小学校深入推动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司法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知荣明耻我们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内容包括:(一)中国电信阳光网络杯“我让青春年华承担责任”演讲比赛;(二)中国电信阳光网络杯“法律伴我成长”百万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  相似文献   

18.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如何一如既往地秉承办会宗旨?中陶会是以“学陶、知陶、研陶、践陶”为宗旨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决地、坚定地以此作为我们的办会宗旨和特色。中陶会长期以来主要关注基础教育,同时也关注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女子教育,同时我们是名人研究会,又以传播名人、研究传承名人、研究传播名人思想为宗旨。  相似文献   

19.
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决定着传播活动是否成功。在由“传者中心”转变为“受众中心”的今天,新闻工作者对传播效果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而新闻叙事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将话语研究和媒体研究结合起来,把新闻当做一种文本或话语来进行分析。本文从新闻叙事视角和聚焦的角度出发,以不同事例来分析不同叙事视角和聚焦对传播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身体和知识的关系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尚未充分讨论和处理的一对关系。本研究以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为视角,以N中学高一年级十位教师作为个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究教师如何认识身知关系,又如何围绕身知关系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存储器”、“处理器”及“服务器”三种隐喻可以概括教师对身知关系的观念。教师在课堂中以“碰”、“溯”及“越”的核心行动对知识进行了“惯习化包装”、“资本化检视”和“身体化反思”,并面临“身知区隔”、“身知疏离”和“身知冲突”三种实践困境。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场域中围绕“身知关系”的认识和实践本质上是一种“身知统合”过程。因此,教师应转换角色,以“知识导游”和“谦卑者”的身份重构课堂身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