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中新 《宁夏教育》2002,(10):44-44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科学教育中加大人文素质比重和人文教育中加大科学教育比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数学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要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的各要素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宋锡斌 《河南教育》2004,(11):33-33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素质的提高,技术与情感的平衡是当今时代的特征之一。因此,让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知识,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这是21世纪数学教育的双重目标,新课程极力倡导“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数学教育观。然而,如今的数学教育普遍存在着重学科知识、轻人文精神的倾向。这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数学教育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而隐性课程几乎全是围绕着人文目标而存在的,因此开展隐性课程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数学隐性课程教育,应充分挖掘数学课程中潜在的人文因素;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加强隐性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人文教育关系到人的生存.如果说科学教育偏重于知识传授的话,那么人文教育则侧重于人格精神的铸造.数学教师应重新认识并重视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利用数学课堂有效地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数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表明:隐性课程的缺失是造成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重要原因。因此,明确隐性课程的特性和教育价值,开展数学隐性课程研究,是提高数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数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表明:隐性课程的缺失是造成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重要原因.因此,明确隐性课程的特性和教育价值,开展数学隐性课程研究,是提高数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曾峥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5):6-7,10
从哲学的视野揭示了忽视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原因、剖析了数学教育与世界教育潮流相适应的人文教育价值的内涵,呼吁了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沟通,而且更重要的是注重发掘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人类文化为文化基础的视野下,对数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了论述;阐明了数学人文精神是联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纽带;提出了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开设数学文化课程是开展人文教育、促进数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而且是传播数学文化、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新课程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人文教育底蕴,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10.
数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数学教育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数学对真理性、理性、主体性的不懈追求和持久关注,显示了对于人的一种人文关怀.数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体现在其理性求知、一种文化、数学思维品质’、普遍的思想方法和语言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上,数学作为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纽带,在消除两种文化之间对峙、促进其融合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数学的人文精神为基础,数学教育的人文目标是:树立数学教育人文目标的新理念,消除对峙以促进融合,实现数学教育中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目标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