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伦研究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失语症"之后,近年来逐步地成长和自信起来.  相似文献   

2.
冷卫国 《丹东师专学报》2011,(5):156-156,F0003
赋、比、兴是中国诗学的一组重要概念,这一组概念几乎与中国古代艺术的所有领域都发生着关联。然而,"赋比兴的意义,特别是比兴的意义,却似乎缠夹得多;《诗集传》以后,缠夹得更厉害,说《诗》的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越说越糊涂。"这是朱自清先生在其学术名著《诗言志辨》中所下的论断。  相似文献   

3.
赋、比、兴是中国诗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学术界多将它们作为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鲜有人论及其产生源头。20世纪以来,学者们开始从诗歌艺术史的角度阐释赋、比、兴的起源问题。其中尤以朱自清的《诗言志辨》和赵沛霖的《兴的源起》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诗经》既是一部诗歌总集,又是被统治阶级奉为"经"的典籍,致使《诗经》学与诗学有着复杂的联系。追踪溯源,诗学脱胎于《诗经》学母体之中,自魏晋"文学自觉"有了明确的文体意识以后,诗学才真正脱离《诗经》学,开始独立的发展,二者既相互影响,又沿着不同的脉络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诗派”和“现代派诗学”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曹万生先生著《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厚实的材料和深刻的理论研究而具有开拓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收获。它一方面加强了中国现代派研究的某些结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中的“诗学”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重视、日渐完善的一门新兴学问,随之而纵深研究的“剧学”以及“诗学”与“剧学”融会贯通的“剧诗学”是尚待建构的多元性、边缘性、前瞻性,充满活力与挑战性的文学理论新学科。因为“戏剧体诗歌”即“剧诗”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学艺术理论的基石,富有几千年诗歌与戏剧文学传统的华夏民族,自古迄今创造了数量巨大的“剧诗”文学作品;如今又与西方“诗歌体戏剧”即“诗剧”文学汇流在一起,形成了声势浩大、美不胜收的表演、造型、语言、综合性“剧诗学”主潮,日趋活跃在当今诗歌、戏剧、电影、电视、网络文学之  相似文献   

7.
8.
诗是心灵的艺术。黑格尔早就指出:“诗的出发点就是诗人的内心和灵魂。”对诗歌本质的这一表述,已为中外诗歌的广泛实践所验证与认同。新时期以来,中国诗歌也走着由外而内的深入与转型。广大青年诗人更是把诗看作一种生命本能的冲动,把诗当作生命的存在方式,提出“诗的生命的瞬间展开”、“人类心灵的深处呈现”、“一种莫名的震颤”。  相似文献   

9.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一书,顾名思义,是要站在现时代的观照点上,就我们民族的诗学传统作一点阐释工作,这既是现代人有关古代传统的一种理解,而亦体现了现代化文明建设对于开发传统资源的特定的期待。因此,在经过方方面面的考察之后,似乎有必要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10.
清代诗学概念、命题是清代诗学理论高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这些概念、命题的意蕴往往难以把握。为此,本文对部分清代诗学概念、命题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11.
学界对古诗表现手法"赋、比、兴"内涵和作用的理解,一般都是根据南宋朱熹的阐释。对"赋"的定义,诗歌理论界认识比较统一。"比",人们认为即比喻。其实,这种"比",略同象征、类比。"兴",一般认为只是开头、开始、起兴。其实,"兴"是由开头的"兴象"和其后的"联想"两个部分组成,"兴象"与"联想"多数是类似关系,亦有逆向关系,在具体作品中,"比兴"往往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2.
所谓赋,即一种以直观叙述、描写或议论的方式表达情志或营造意境的诗歌创作方法。它的形式是铺叙,目的是表达情志或营造意境;比是一种用与所要表达之物相关的物象来表达情感或意志的表现手法。其形式是用他物来言此物,目的是间接地表达此物,起到含蓄委婉、意在言外的作用;兴是一种先言"他物",以引起实际所言之词的表现手法,其中实际所言之词是由"他物"所感发的。兴的形式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能达到兴寄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比兴》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六篇,是刘勰对古代诗文创作方法的论述。赋、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传统。对于赋,刘勰在《诠赋》篇已结合对辞赋的论述讲到一些。本篇专论比、兴,除二者关系较为密切外,也说明刘勰认为在艺术方法上,比、兴更值得探讨和总结。刘勰虽以"比兴"并称为题来论述他的创作观,在篇中提出了自己对比、兴的理解,也试图把比、兴方法和思想内容的表达密切联系起来,并在字里行间强烈表达了"兴"之创作方法的重要性,但他在篇幅上却以极大的空间来专论"比"的特质和运用,始终没有明确的描述"兴"的内涵及其使用方法,使我们难以清晰得见刘勰的"兴"义观。本文拟结合刘勰的时代特征和他的文学评论思想探析其隐于其中的"兴"之义。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观念对《诗经》中的赋、比、兴进行辩证认识 ,对赋、比、兴形成的深层原因这个历来研究都未触及的问题 ,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作者认为 ,赋、比、兴是在天人合一观念的作用下生成的一种质朴自然的创作手法 ,而不是古人的刻意创造。赋是天人相通思想的艺术显现 ;比是天人相类的艺术显现 ;兴是天人感应的艺术显现  相似文献   

15.
“兴象”是中国诗歌独特的意象类型,它受到中国诗学的普遍认同与推崇,一方面在于吻合中国人对诗性形象的设计和对某种特定审美趣味的追求。另一方面它更接近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对“道”的体验,和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更易展现个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识。“兴象”在构“象”上、喻“兴”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在审美上表现出情景交融、意存言外、自然天成等特色。  相似文献   

16.
六诗考     
诗的体裁分类,前人有风、雅、颂三分法,风、赋、比、兴、雅、颂六分法二说.六分法来源古老,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教六诗日风、日赋、日比、日兴、日雅、日颂."<诗>原也是歌、器乐、舞蹈的统一,<周礼·春官·大师>的六诗,本是根据歌乐的表述方式的不同."六诗"基本按风(徒歌)、赋(吟诵)、比(和唱)、兴(合唱)、雅(配器乐)、颂(配打击乐和舞蹈)这种音乐性递增的次序排列,是依乐序设教的.所以,"六诗"本是歌乐的六种表述方式.当口头传唱的歌乐发展成为文本的诗后,"六诗"名称虽得以保存,而其原始功能却丧失了.延用下来的"六诗"职能因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赋、比、兴发展为文辞的修辞手法;而风、雅、颂则充当了区分<诗>的内容的类别.  相似文献   

17.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来源于《周易》.《周易》中的赋、比、兴具有以“比”为主,兴的数量较少,比赋合用,比兴合用,且形象性、艺术性、文学性还不够明显等特点,可以说《周易》是赋、比、兴的萌芽期.随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日益成熟,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逐步得到发展并走向成熟,这也是后代文学史作重视《诗经》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原因.到了楚辞中,赋、比、兴走向融合,比兴呈现群体化、象征化,形成象征体系,达到繁荣.之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已经完全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对后世的诗词、文学批评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对古代有关《诗经》“赋比兴”的阐释作一梳理,将这些阐释类归为文字训诂之说、善恶说、显隐说、正变说和盛衰说等五种,并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9.
诗道性情是黄宗羲基本的诗学观念。黄宗羲充分肯定“情”在诗学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提出形而上的“性”,力求以性统情。黄宗羲的诗学性情论是其学术思想在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延伸,与其师承的刘宗周之学有着密切关系。黄宗羲主张“以孔子之性情为性情”,但“情”、“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作为清代阳湖文派的代表人物、常州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对赋也深有造诣。在乾隆后期浓烈的汉学氛围下,他编选《七十家赋钞》彰显自己的赋学复古理念,并以赋体为《赋钞》作序,还对其中的部分作品作了评注。序中他强调以志统赋,同时也不反对物象的铺陈,认为赋应通过穷其物、尽其象以言其志,并对22位赋家的源流得失作了评析。评注和他对"志"的追求相一致,多是对比兴和讽谏意义的揭示。他的赋学思想以后进一步延伸到词中,遂成常州词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