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鱼是一种结果,是暂时的收获;而渔是一种过程,一种方法。得渔就是经验与方法的一种迁移,它可以让人终身得鱼,也是教学之根本。一、迁移教学的含义1.迁移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其效果可以分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  相似文献   

2.
“为迁移而教”,这是当今教育界颇为流行的口号之一。古之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人以渔而不授人以鱼”等都是对迁移现象所作的原始而形象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鱼”是一种结果,是暂时的收获;而“渔”是一种过程,一种方法。得“渔”就是经验与方法的一种迁移。它可以让人终身得“鱼”,也是教学之根本。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而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音标是基础中的基础。有了音标的基础,学生就拥有了查“字典”的能力,也就拥有了广阔的自学空间。从这一角度说,音标教学就是“授人以渔”,而词句教学则是“授人以鱼”。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娱中授“渔”的方式,使学生很容易愉中受“鱼”,在音标工具的驾驭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及阶段性荣誉,即驭中绶誉,达到教者不教的学习习惯、方法等的“自能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教学三境界     
教学有三境界——“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授之渔场”。“鱼”即知识技能的结论,是教学的第一追求;而“渔”即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渔场教育”是以场境创设为基础的“场境教育”,是“授人以鱼”的知识教育与“授人以渔”的方法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建构”为核心,构建“生命化”、“生活化”和“生态化”的学习场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所谓“欲”是指人对学习的兴趣,一种内在的渴求学习的驱动力.给人几条鱼,不如教给人钓鱼的方法,但假如一个人没有吃鱼的兴趣与胃口,纵然掌握了各种钓鱼的方法,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但一个对吃鱼有极大兴趣的人,即便不会钓鱼,也会想尽各种方法去得到鱼.所以,决定一个人是否能适应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7.
陈艳 《中国培训》2008,(6):60-61
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今天我们却更加推崇“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从现代社会发展看企业培训,也越来越离不开“授人以欲”了。培训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应该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如何将“以人为本”贯穿于培训始末,即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笔者认为,那就需要意识到培训绝不仅仅是“授人以鱼”,  相似文献   

8.
黄文艳 《新疆教育》2012,(23):91-92
对化学教学而言,新课标要求: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学会学习的目的。对于这种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即“授人以鱼,亦要授之以渔”。探究式教学法正是籍于这一思想而产生的,本文对高中化学的探究式教学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经典,它可贵在认识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然而,用新课改理论来分析,它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理解显然有其不足。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知识,“授之以渔”强调“授”,实质也是教师主宰一切的灌注式,学生获得学习方法的方式被动单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按我们的观点,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①“授之以渔”使学生的主体性无从发挥,“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们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  相似文献   

10.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发展,仅靠十几年在校学得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不能仅教给学生知识,而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迁移"而教.迁移,又称学习的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  相似文献   

11.
当教师的都熟悉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出自《老子》。意思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很简单,因为“鱼”是目的、是结果,而“渔”是方法,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饿,如果要想永远有鱼吃,就必须学会钓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几年的语文教学经历,使我深深感受到,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至关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钓鱼技术,这个人是不会没有鱼吃的。而学生一旦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拿着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登堂人室,就成为可能,语文教学,也就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宗旨。  相似文献   

13.
民间有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故事,有一个乞丐穷困潦倒,一位神仙想帮助他,就当着这位乞丐的面,将一块石头点化成了金子,想给这位急需帮助的可怜人,没想到,乞丐语出惊人,竟不要金子,而聪明地要仙人点石成金的手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意是指给人一条鱼,不如教给人一种捕鱼的方法。引申到教育工作是指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应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某些具体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据有关数据表明,当今知识更新的周期约为5年,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更新地更快,也…  相似文献   

14.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需;“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更注重了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不难发现:课堂多了生动,少了主导;多了些开放,少了些封闭……为此我们欣喜与快慰,同时内心也隐隐有丝疑惑:在教学中,“鱼”当真就不必传授了吗?“渔”当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吗?可以肯定,“授人以渔”必须依赖“授人以鱼”,而在“授人以鱼”中又可以“授人以渔”。“鱼”和“渔”不可偏废,因为它们是形式和内容、肉体与灵魂、树木和森林的关系。我们不可能超越形式去获取内容,舍弃肉体而拥有灵魂,…  相似文献   

15.
张娟 《学苑教育》2012,(17):21-21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以人为本,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鱼”、“渔”同授,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教师要先授“鱼”,后授“渔”,并且授“适宜”的“渔”,授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创新能力的方法,质疑能...  相似文献   

16.
邵军 《辽宁教育》2013,(6):74-7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语文课的“授人以欲”,包括培育“自主学习”之欲、诱发“共享学习”之欲和激发“实践学习”之欲,“欲”的培养将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实现语文学习的本质回归。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于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渴,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一、迁移的概念。在学习活动和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以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当前的学习也会对以前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这种现象无论在知识学习还是在技能学习中均会发生。人们通常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个定义既包括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影响又分为积极的影响———“正迁移”和消极的影响———“负迁移”。二、英语教学中的负迁移现象。谈到英语,许多学生大感头痛,教师也为英语教学“吃力不讨好”而烦恼。很多有亲身体会的人都…  相似文献   

19.
(一)自主学习的特征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国也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  相似文献   

20.
袁建 《天津教育》2003,(6):13-15
如果有教师问,我们应“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或许有人会笑他教育观念的落伍,因为“授之以渔”早已成为教师们大力推崇的教学理念。的确,两相比较,教师授学生以捕鱼之法,学生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鱼了。然而,从解决问题的最优化角度出发,笔者不禁要发问:一问:“授”对学生学习获得“渔”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渔”即捕鱼的方法,这里指学习方法;“授”即传授。“授之以渔”亦即“向学生传授捕鱼的方法”。毫无疑问,学习方法中有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基本方法,诸如“三种查字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