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法调查了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7个教学班共计408人,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班级环境变量中的师生关系可以显著正向预期中学生同伴接受和学习成绩;同学关系对同伴接受具有极其显著的正向预期作用,而班级秩序纪律对同伴接受有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期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状况及关系,采用小学生学校归属感量表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10名农村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的所有因子呈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除同伴关系外,不同年级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所有因子呈显著差异,六年级显著低于四、五年级;不同年级农村小学生社会支持的所有因子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农村小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的所有因子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学校归属感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班级环境下初中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方法选取320名初中学生,采用《我的班级》问卷以及成就动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班级环境各维度以及成就动机在不同年级上有显著差异;2.班级环境各维度分别与成就动机、追求成功动机以及避免失败动机有不同程度相关;3.班级环境各维度对成就动机、追求成功动机以及避免失败动机有不同预测作用。结论班级环境和成就动机在年级上有明显变化,班级环境能对初中生成就动机水平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体重同伴效应研究对于厘清异常体重发生过程、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互动理论,本研究综合使用2013—2014及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考察班级单位内的青少年体重同伴效应,并探讨其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班级单位内存在显著的体重同伴效应,同伴平均身体质量指数、同伴超重肥胖率均显著正向影响个体身体质量指数。依次控制情境效应和关联效应、进行工具变量处理、开展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始终成立。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体重感知在体重同伴效应的发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高估自身体重会显著削弱体重同伴效应,而低估自身体重不会对其产生影响。据此,证明学校情境中的青少年异常体重防治对策具有良好的外部性,提出合理配置健康教育资源、丰富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密切关注学生群体社交体验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亲子依恋对寄宿制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及师生关系的调节作用。以1810名寄宿制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亲子依恋、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年级后,亲子依恋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能够在亲子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且这种间接效应会受到师生关系的调节。研究结果为提升寄宿制小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干预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二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追踪到五年级,考察焦虑退缩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二到五年级,小学生的焦虑退缩呈线性下降趋势。从二到四年级,母亲的惩罚对当时的焦虑退缩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三、四年级时母亲的惩罚能预测后期的焦虑退缩,表现为母亲惩罚分数低的儿童,焦虑退缩下降速度慢。虽然焦虑退缩不受同伴的排斥,但三年级的同伴排斥对三到五年级期间的焦虑退缩变化趋势预测作用显著.受同伴排斥程度低的儿童.焦虑退缩下降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教育生产函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运用“甘肃基础教育调查研究”项目2004年调查数据,采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和分层线性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校同伴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影响;教师素质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分权管理制度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正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提高西部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提出以下主要政策建议: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代课教师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学校实施分权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班级凝聚力不足已成为中职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同伴关系作为影响班级凝聚力的核心要素,对提升班级凝聚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群体凝聚力理论,在对新乡市S中职学校440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使用SPSS 23.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同伴接纳、友谊关系对班级凝聚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可通过加深中职生相互认识、加强同伴关系正面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决策等方式,提升班级凝聚力水平及班风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773名中学生施测班级集体效能感量表(CCEI)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探讨中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经统计结果表明中学生在班级集体效能感水平上中等偏上,在学校类型、年级、是否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生源以及用功程度这几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部分人口学变量、学业自我效能感变量对于班级集体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结构模型分析发现,班级集体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对学生班级集体效能感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课程质量直接关乎幼儿发展质量。班级课程质量差异受诸多因素影响。本研究基于我国5个省(自治区)100所幼儿园294个班级的问卷调查和教育质量评估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夏普里值分解方法,探讨幼儿园和班级不同层面变量对班级课程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班级课程质量差异的贡献率。结果发现,幼儿园层面变量对班级课程质量差异的相对贡献率远高于班级层面变量,其中幼儿园的自评改进和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对班级课程质量具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园长领导力对班级课程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班级层面变量中的教师专业背景对班级课程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师幼比对班级课程质量则具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大额班级的课程质量显著低于非大额班级。教师学历、教龄、编制及工资待遇对班级课程质量虽然也具有正向影响,但是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为提高班级课程质量,我国幼儿园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园所内部评价,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提高园长专业领导力,改善教师专业背景,努力消除大班额现象。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与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93名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应对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留守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除幻想因子外,应对方式在性别、年级上无显著差异;(3)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正性、负性应对方式相关极其显著;(4)自我意识各因子对应付方式各因子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同伴教育在农村初中青春期性教育中的应用,将广东省梅州市某初中水平相当的两个初一班级分别设置为传统性教育组和同伴性教育组实施教学.结果 发现,学生对言语上的骚扰缺乏防范意识,部分学生恋爱态度随意.同伴性教育组在性态度的得分显著高于传统性教育组.提示同伴教育在农村初中青春期性教育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初中是少年儿童的一个特殊时期,适逢身心迅速发展的青春期,这期间初中生往往因各种因素,容易产生孤独感。良好的班级同伴群体对改善初中生的孤独感有着重要的作用。班级同伴群体是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完善人格的必要前提与条件。深入探讨孤独感形成的原因,同时试从班级同伴群体入手,探讨班级同伴群体的发展与初中生的孤独感形成的原因之间的联系以及对消除初中生孤独感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法对河南省、山西省和福建省3所初中86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探究了核心自我评价在同伴欺凌和留守儿童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同时也考察留守儿童意向性自我调节对直接路径和中介路径前半段的调节作用.结果 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留守类别后,同伴欺凌正向预测留守儿童自杀意念;(2)核心自我评价在同伴欺凌与留守儿...  相似文献   

15.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经过多年探讨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管理模式。 一、养成习惯是班级有效管理的基础   初中一年级学生往往由于家庭长期的娇生惯养、规范教育“疲软”、小学教育和初中段教育的衔接不当等,造成刚从小学直升初中的学生,自控能力和生活能力差,纪律观念极其淡化,甚至不知道什么叫违纪,没有劳动习惯,而且惟我独尊,我行我素。这些都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进行班级有效管理的障碍。因此,对初一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初中聋生社会适应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中学聋生社会适应量表对145名在校初中聋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初中聋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好于中等水平;初中聋生社会适应行为总体状况低于中等水平;在社会适应行为的四个维度中,学业能力、寻求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能力是生活满意度与正性情感最主要的预测因素,且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具有跨年级的稳定性;寻求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也对生活满意度起着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与同伴提名相结合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440名4~6年级小学生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6年级小学生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其发展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加成熟;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2)4~6年级小学生的人格维度与儿童同伴冲突策略存在显著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人格对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有影响;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的5个策略中的问题解决策略和外倾化策略与不同同伴关系类型的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同伴关系类型对其有着明显的影响。(3)在冲突解决策略的问题解决维度上,同伴关系类型与人格中的自我意识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302名初中生的自尊及同伴接纳状况进行了调查,探讨初中生的自尊、同伴接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自尊发展存在年级差异,但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初中生的自尊发展、同伴接纳与学业成绩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初中生的自尊发展、同伴接纳对学业成绩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53):189-190
为了解初中班干的群体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本调查采用问卷的方法对初中班干一群体的友谊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班干友谊质量六因子都处在均值以上水平。亲密袒露与交流、陪伴与娱乐、帮助与指导上有显著性别差异。冲突解决策略、帮助与指导上存在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20.
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性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不同时代背景下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幼儿的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分享意识存在对自我施与性分享行为的高自我评价,而对同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低预期的特点;幼儿在自己对同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以及同伴之间的施与性分享行为发生概率的预期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在采取不当的方式分享他人利益上和在不当分享行为的遭遇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对不当分享行为的惩罚必要性的理解上存在极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