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读书与悟道     
杨旸 《山东教育》2004,(21):20-20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昕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竞如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范爱农》中说:“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从课文注释看,鲁迅怀疑他可能是自杀。在高中课本“自读提示”里,说他“酒醉落水而死”,显然看作是“失足”。我认为“自杀”与“失足”之说都是不足据的。1988年9期《名人传记》登了张士瑛《范爱农之死》一文。读了此文,疑窦顿开,原来范君既非失足也非自杀,而是遭人暗算,属于他杀。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意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读书与悟道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恒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所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竟如此地充满轻蔑,心中可就来了火,怒道:“我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木匠哪有资格妄加评论呢?能说出道理来也就算了,说不出道理就得把你处死。”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女儿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时,问我小说中所说的那种喜欢偷吃西瓜的猹是什么动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也不清楚。事后查了有关资料,才有了答案。《现代汉语词典》“猹”(音茶)字条这样讲:“野兽,像獾,喜欢吃瓜(见于鲁迅小说《故乡》)。”《辞海》的解释是:“獾类的野兽。”鲁迅在1929年5月4日致舒新城的信中说:“‘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读如‘查’。但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因为这乃是闰土所说,别人不知其详。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鲁迅先生一向治文严谨,为什么会生造出…  相似文献   

5.
<正>·推荐理由·我愿意读叶圣陶的教育文集,不似外国的赞可夫、维果斯基那样隔着一层。叶圣陶的文章好读不夹缠,好看不高玄,最重要的是他常说些我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比如《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还有些我想说又不会说的话,比如《"学习"不只是"记诵"》。当然,更多的话直说到我心里去,比如《我呼吁》《读教科书不是最后目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6.
说经典阅读     
李零 《教师博览》2009,(11):54-54
说起读古书,我们会想起鲁迅。 鲁迅说过逆耳的话,那是忠言,有人说:他自己读了很多古书,却反对读古书:他不让别人读,自个儿躲起来悄悄读。我读过鲁迅的书,他的想法没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7.
笔名的回忆     
我对“笔名”一语的最初记忆,始于童年时代,也就是我在本村读初小的时候。一日,我从高年级国语课本上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侄子周晔,便禁不住心下生疑:周晔的伯父怎么不姓周而姓“鲁”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当时正在邻村读高小的家兄。家兄回答说,鲁迅先生本名周树人,“鲁迅”是笔名。我由此忽然联想到本村一位董姓长者,其人饱学多识,能诗能文,雅号“肃堂”,想必也是笔名了。从此我便喜欢上了笔名,不过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能配得上用笔名的必是文人雅士无疑。   …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洒脱     
周国平  李旭 《课外阅读》2006,(11):42-43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做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相似文献   

9.
我看鲁迅     
读小学时,妈妈总是读鲁迅先生的章给我听,我总是不耐烦地对妈妈说:“妈妈,拜托您别读了,您老是读鲁迅的章,我都听厌了。我知道他是伟人,是作家,可我并不喜欢他的章呀!”没想到升人初中后,我竞对鲁迅先生有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认识,对他的章更是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0.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1.
[学生短文]"么"字之后应该用问号浏阳市龙伏中学初三李芳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我觉得他喜欢用"么"字,比如:1.它不咬人么?("我"的话)2.我们坐火车去么?("宏儿"的话)3.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杨二嫂"的话)我们这里也说"么",这个"么"字相当于"吗",上面举的前两个例子是一般疑问句,而第三个则是反问句,所以它们的句末都用了问号。可是当我看到小说中下面句子的时候,心里  相似文献   

12.
我十五岁当兵,十六岁进入青春期,受不了苦闷之苦,开始读书自救。后来我成了鲁迅的信徒。我狂读能够读到的他的每一行文字,想把它们刻在自己的心上和骨头上。读《伤逝》落泪,读那些晦涩的散文依旧可以落泪。我不认为我是自作多情。作为合格的信徒,读鲁迅读得着了魔,竟然读碎了自己的心境,应该算是一件分内的事情吧?  相似文献   

13.
句子中的很多词语,包括成语,都可以联系上下文解释。有些词语,分析前后句子,就可以得到解释。例: 1.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鸟的天堂》) 3.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鸟天的堂》) 4.老实说,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4.
绍国年轻,但,对于他在语文教学上的才情和识见,我是素来不持怀疑态度的。他的《三顾茅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木笛》《姥姥的剪纸》等课,在实践诗意语文巾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创意。譬如《木笛》一课,学生经由“读薄笛声”时的情境感知,进入“读厚笛声”时的意境领悟,进而迁升至“读出心声”时的心境体认,缘情人境,立象尽意,无疑的,这是对诗意语文新境界的又一次洞见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我没想到今天的教师会教《卧冰求鲤》,更没想到初三的学生会争议这个故事的真假,这很让我怀疑这篇教学故事才是教师讲了个"假"故事。倘若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一定发生在很久以前或很远的地方,那些学生至少不像现在的学生,初一就读过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就对《二十四孝图》及《卧冰求鲤》有明晰的个性化的认识。那时或那里的学生也很单纯,还天真稚嫩地以为教师讲的都是真的,直到遇到《卧冰求鲤》,才第一次发现教师讲的也可能是假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九色鹿》一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说出读书的感受时,有个学生的回答令我有点失措。他说:“老师,我从‘无奈’这个词可以看出国王是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的,因为被王妃缠着没有办法,才无奈发皇榜的。”这个问题我在课前根本没有考虑到,我的思绪乱了几秒钟,但理智告诉我,我必须想法把学生的思绪拽回来。我就说:“国王到底知道不知道他的国家有九色鹿呢?如果他知道国家有九色鹿的话,他还要发皇榜吗?”我以为这位学生能顺着我的想法往下说,没想到他却说:“国王肯定要发皇榜,因为他自己不能去捉,派人去捉又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说自己从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巴金先生也说:“最大的技巧就是无技巧。”鲁迅先生的话也许说得有些偏激,但事实证明这话是真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至今没有听说过哪位作家是听小说作法听成作家的。巴金先生的话其实是说出了文学创作的实质。一部文学作品的成功,不在于它运用了什么技巧,而在于它以真实的感情、深刻的思想打动了我们。一切应出于自然,顺应自然,做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才是作品追求的最佳境界。正如先哲老子所言:“太上,不知有之。”他并不是针对写作而言,但我们完全可以…  相似文献   

18.
终于读完了林贤治先生的《人间鲁迅》,今晚当我翻过最后一页时,心里的畅快无以言说。以前无论是读朱正的《周氏三兄弟》、孙郁的《鲁迅与胡适》,还是曹聚仁的《鲁迅传》,虽不至于枯燥,却总是兴奋不起来,鲁迅总是那一副面孔,更不用提孔庆东的《正说鲁迅》。待读了《人间鲁  相似文献   

19.
惠康 《河北教育》2002,(11):18-18
现在学校里流行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少数教师太“听话”了,对校长的话不论对错,从来不说一个“不”字,一概听而从之。古往今来,即便是圣人也难保一点错话不说,一点错误不犯。封建帝王说自己的话是“金口玉言”,那是愚弄黎民百姓的。高明的领导说错话做错事的少一些,反之说错话做错事的多一点,绝对不说错话、不做错事的领导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要求别人处处都听自己的话,或自己处处都听别人的话,都是不对的,迟早会出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太“听话”既有其自身因素,也有领导因素,还有体制等因素。就教师自身而言,一是缺…  相似文献   

20.
陈源(西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人物,一九八○年在英国逝世。解放后出版的各种现代文学史和研究鲁迅论著中,对陈源的评价可以说是“舆论一律”,凡提到此人,总是与“正人君子”、“叭儿狗”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御用文人”,“买办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这似乎已经成为无可怀疑的定论,不久前出版的一本研究鲁迅的著作中甚至有这么一段话:“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在他们的伪装被揭露以后,便和他们的主子北洋军阀勾结起来,用武力镇压爱国学生和群众的革命运动”。在所有的评价之中,这可以算是最为严厉的一种,因为它无异说陈源等人已经成为镇压群众运动的元凶。然而,上述种种论断和评价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呢?老实说我是早就有所怀疑。最近我把陈源的《西滢闲话》反复读了几遍,查阅了当时出版的几期《现代评论》与《晨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