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向来存在只重语文的工具训练 ,忽视思想人文因素的倾向和过于强调思想人文因素 ,轻视工具训练的倾向。要有效地防治这两种不良倾向 ,就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语文工具论的基本精神 ;深刻领会新颁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性质作出新的表述的真正意图 ,弄清楚这个表述与叶圣陶、张志公语文教育理论所存在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针对初中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只重视语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而忽视思维训练的倾向,论述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初中语教学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语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论述了大力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道统一”是语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这里的“”,是指章的语言字以及一切表现形式、表现手法;“道”,是指通过语言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由此而体现出的作的感情、倾向。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也要重“道”。积极主动地把德育纳入语训练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化语境中,在一定程度上说,阅读训练就是一元的.同质的“思想教育”的训练。语教学界两个较有影响的教学流派“情感教学派”和“法治语派”都不同程度地在语教学过程中将阅读训练变成了这样的思想教育训练。显然,这种训练不能完成语教学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语教研中的“工具论”是导致传统教学方式出现误区的重要思想根源,人性是语学科的必有之义,倡导语教学中的人精神建构即是注重对人的丰富情怀与高尚精神的培养,因此,需将语教学的重心放在全面培养人的素质与塑造健全人格上;推行情境式语课堂教学;丰富语教学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林淑真 《考试周刊》2014,(43):58-59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确切地说,"语"(口语)比"文"(书面语)更能体现它的交际作用。口语是人的内在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因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发展思维,有助于形成良好气质。重视口语交际,培养听说能力是当务之急。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教师在训练的内容、途径、方法上作探索与革新。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关注生命——我的语文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语教学要关注生命,是因为学生是一个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也因为语与生命活动,特别是学生精神生命活动有着特别的亲缘关系——日本名教育家小原国芳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确实,人的生命只要存在,就离不开交往,而在交往过程中所体现的感受、情怀、思想和创造力,又都无不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使得语这一思想交际工具总是强烈地跳动着生命的脉搏;语言字是极富弹性和张力的,因为有思想的溶剂渗透其中,语言不再是一件外套,而变成一个跃动着血肉的生命;语是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民族生命发展的历程,自古至今,奔腾不息,没有一个波澜不是生命的跃动;语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生活是生命的轨迹,语就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陪伴终生。  相似文献   

8.
《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新课程目标,就是要将过去潜藏在知识、技能目标中的人精神凸显出来,引导教师直面,可是,当前的语课堂教学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倾向:人精神张扬有余,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却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成秀梅 《现代语文》2006,(10):113-114
作教学,作为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传统的作教学曾一度成为人们的众矢之的,因为它存在训练机械化、重技巧、轻感悟的倾向,学生作“千人一面”;套话、空话甚至假话大行其道,学生过多地迎合题目及出题人的意图和要求,为造情,编造生活甚至大逆不道,例如1998年高考作《战胜脆弱》。从教师层面来看,缺乏理论指导和建树,训练随心所欲、缺乏层级和序列,以应试为要义,重传授写作技巧、轻学生体验和感悟;从学生层茴来看,作感情及内容缺乏真实性,学生怕作、厌作的问题突出。作教学机械、刻板,了无生气,仿佛成了语教学的“顽疾”,语教师心头挥之不去的疼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的根本失误:工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的根本问题是教学指导思想。语工具观写进了中小学语教学大纲。我国中小学语教学的总体水平和效果一直不佳,为什么?我认为:大纲基本思想有错,对语教学的本体认识发生了偏差,步入了工具观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字的能力。张志公先生认为:“学语言,学字,都有规律可循。弄清这些规律,有意识地、恰当地运用于语实践,可以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因此,“既是语课,就应该进行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能力,这是这门课无可推卸的责任”。新课标则指出:“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实践。”前重“训练”,后重“实践”,但二都强调运用规律。立足语教学,如何看待这种重点的转移呢?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对语学科属性的定义众说纷纭:思想性、工具性、知识性、艺术性、综合性、统一性……当许多人正高举语课姓“语”的旗帜,大搞语言字训练时,有识之士们感到人精神正在陨落,疾呼语教学要弘扬人性,语教学中的人火花不能淹没于“工具说”的眩光中。对此,笔也表示认同。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第一位的,但传统语文教学中过于理性化的教学倾向恰恰忽视了学生现代化素质地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在注重理性教育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非理性因素的教育,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人格塑造、创新思想的训练等,这对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开放、和谐,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融合的现代化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教育为21世纪培养人才,就必须彻底改变以往重“读写”而轻“听说”的状况。注重说话训练以培养能力,必须从根本上抓起,让学生有话可说;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多给学生创造公开场合说话的机会,长期坚持不懈。语言作为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教育为提高新一代的素质服务,必须注重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寻求一种极富人本主义倾向的师生关系,是当今教学中尤其是语教学应树立的教学理念。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语教学,并在教学中重视人教育,让语这种蕴涵着理念和情感的人学科,通过教学来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有些人,承认语学科的“工具性”,而又反对在语教学活动中进行“训练”;承认语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各种语能力,而又反对在语教学活动中进行“训练”……违背常理,不合逻辑。为什么?其妙莫名。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语的教学,注重背诵、勤读,章多做多改,并提倡仿效等主张。经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它符合语教学中的语感训练思想以及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认识规律和训练规律,值得现代语教学借鉴,对于开创我们今天语教学的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将语课程的性质定位于“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为我们找回了失落的“语课堂底色”——人性。“人性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总体特征趋向于综合整体、动态化、无规则、无序列、内隐和模糊。”(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韩军语)它的这种属性决定着不能像工具那样“灌输”与“训练”,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方式使语课堂闪  相似文献   

19.
语是“基础工具”的特点,写进了建国以来的历次教学大纲,成了现代语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诚然。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催化,就把本应是最具人内涵,  相似文献   

20.
当前语教学奇迹般地培养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与学生实际的语能力的提高关系不大。以语言学科定位于工具性的教学观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是舍本逐末,因为语作为工具,只是在极其表层上的一种为人之“用”。语是人存在的家园,是人之为人的东西。不消化升学考试的残酷竞争性,语考试即使取消与语学科的人性相背的标准化题型,只考作,也走不出当前语教学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