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18~19世纪的广州有这样一群商人,他们被西方描述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几乎亚洲、欧洲、美洲的所有主要国家或地区都与之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在广州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这就是广州十三行。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帝下令让广州成为中国唯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广州十三行从此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唯一主角,在中罔经贸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梳理广州十三行从兴起到衰败的历史入手,研究广州十三行的历史沿革、性质、行商职能、兴衰原因等,在阅读大量档案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和横向研究,对广州十三行展开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树恩 《档案天地》2010,(10):28-30
17世纪末,广东广州有一片对外开放的商馆区.由总揽外贸的专业组织接待远方商户,统购进口洋货,营销中华物产。这就是在中国外贸史上显赫一时、令中外商贾八方云集的“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名义上虽称“十三”.但它是洋货行的统称,其实并无定数。  相似文献   

3.
清宫广州十三行档案的珍贵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波 《历史档案》2003,(4):117-123
广州十三行是18、19世纪中国走向世界、世界透视中国的一大枢纽,在“海上丝绸之路”及清代中西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清宫档案,真实地再现了这个盛极一时的早期东方世贸中心。 十三行及其清宫档案 历史上,中国的对外贸易时开时禁。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前后,伴随着日益频繁的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合作编著的《清代广州十三行编年史略》一书,已于2019年11月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州十三行中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是清代广州十三行文化研究成果,被列入广州大典丛书系列。全书共分4卷,120万字。其中:第一卷,  相似文献   

5.
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选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广州“十三行”设立于康熙时期。它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商行 ,具有半官半商性质 ,在清前期中西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乾隆二十二年 (175 7年 )以后 ,清政府关闭了沿海江、浙、闽三关 ,仅保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 ,广州“十三行”便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进出口“贸易特区”。直到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订立 ,统揽中国外贸特权 80多年的广州“十三行”被废止。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内阁起居注、军机处上谕档、录副奏折及宫中朱批奏折 ,浓缩了“十三行”商馆的兴衰历程 ,可供研究清代中外贸易史参考。——编选者 覃波  相似文献   

6.
魏俊 《兰台世界》2016,(2):96-99
1757年清政府谕令只留下粤海关对外通商贸易,历史上的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开始。清政府依据身家富庶程度、是否通晓外语为标准选拔行商,设立广州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7.
邢永福 《历史档案》2002,(2):134-136
各位专家、学者 :应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炎黄文化研究会等主办单位之邀 ,在“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港”这个学术盛会上 ,我馆特向各界朋友公布清宫所藏 10 0 0余件有关广州“十三行”商贸问题的历史档案。希望这批经系统挖掘而且是首次公布的档案 ,对研究古代中国对外通商贸易和南国开放历史 ,对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众所周知 ,广州在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17、 18世纪 ,随着欧美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地来华航线的开辟 ,广州这个古代传统的海上贸易中心 ,自然地成为西方商船首选的黄金口岸…  相似文献   

8.
广州十三行及其清宫档案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波 《中国档案》2004,(2):56-57
广州十三行是18、19世纪中国走向世界,世界透视中国的一大枢纽,在“海上丝绸之路”及清前期中西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有关清宫档案,真实地再现了这个盛极一时的早期东方世 贸中心。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中国对外传播的问题时,有一个人群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这个人群就是在华旅居的外国人.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来华的学者、记者、商人还是旅行者.他们对中国形象的传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中一些人的影响甚至是十分深远的.如马可波罗、利玛窦、斯诺、爱泼斯坦等人,他们传播的中国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外国人认知中国的印象.而在信息化时代,在华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途径也主要是通过媒介.因此,对在华外国人媒介接触状况的研究也是中国对外传播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广州十三行研究文献专题为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设立开放协作式专题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建库的简要构想。  相似文献   

11.
何咏天 《兰台世界》2016,(17):121-123
商欠问题一直是研究清代对外贸易的热点问题。从怡和洋行的一份中文档案可以看出当时十三行行商与夷商之间产生的欠债问题及其深远影响。进入19世纪后,大量行商都因欠债而走向破产,广州十三行亦由此走向衰落。不可否认,商欠问题的恶化是导致整个十三行制度逐步走向崩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的新闻通讯事业出现于19世纪20年代。80年后,中国人才开始创办通讯社。不过,正如近代报业是由外国人传入中国的一样,近代新闻事业也是由外国人传入的。1872年,英国路透社设立上海分社。这是在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新闻通讯机构。路透社曾独霸中国新闻市场数十年。1904年,中兴通讯社在广州创立。这是目前所知的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通讯社。但这家通讯社规模很小,创办不久即告停刊,没有什么影  相似文献   

13.
近代外国人在华所办中文报刊的成功与他们所采取的在形式上大量采用中国传统文化样式,在内容上尽量迎合中国人的需要,在人力上大力利用中国人才的办报策略是分不开的。我国实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可以借鉴近代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策略,努力把握和满足国外受众的需求,尊重文化差异并尽量采取本土文化样式,大力借用和发挥本土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4.
《申报》是中国历史上一份很有影响的报纸。这份报纸由英国商人美查1872年在上海创办。那时。外国人在中国办报成风.但外国商人在内地城市办商业报纸.美查还是较早的。美查并不是亲自操办具体报务,这是《申报》与当时其他外国人办报的一个重要不同特点。美查雇佣了一批中国的秀才.由他们担任主编、编辑。于是.这样一份外国人出钱、中国人操办的报纸就在一百多年前的上海滩亮相了。  相似文献   

15.
1983年9、10月间,有吴氏兄弟二人,告北京和上海两家出版社影印出版的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用小楷书写的《洛神赋》,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人称《洛神赋十三行》),“侵犯”了他们的版权。吴氏兄弟说:他们的祖上花重金购得王献之的小楷书《洛神赋十三行》碑石一块,藏于家中一百余年。1962年,他们将此碑石“献给”国家,由上海博物馆保存。1979年“落实政策”的时候,上海博物馆将此碑石发还他们。可是,上海××出版社和北京的××出版社,利用这块碑石的拓片,出书赚钱,而他们兄弟二人——碑石的“主人”,却分文未得,希望上级  相似文献   

16.
郭小聪 《兰台世界》2017,(12):111-113
对十三行行商所承担的税收及费用、行商所承担的各类沉重负担进行了研究,发现行商除承担高税费及各类行政事务外,还需要面对政府采取流放等政治手段去解决经济问题的现实,同时官员系统的整体性腐败迫使行商走向倒闭。沉重的负担使行商承担了过重的压力,使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体制不堪重负,除了出现了依附外商生存的"买办"群体外,广州也失落了中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广州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上海等开放城市,经过长时间才能重新走上发展的正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来中国的外国人逐年增多.城市如何接纳和管理这个特殊的人群,成为一些中国城市要面临的新课题。在广州.它显得尤其棘手和紧迫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冲突被认为是“文化冲突”,那么,中华文化是否可以弥合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冲突呢?中国媒体在这方面应有何作为呢?关注中华文化的亲和力中华文化倡导的是“上善若水”的美德,因而它有极强的亲和力,这是传媒界应该引以自豪并加以传播的。中国的国际形象是由中华文化哺育的,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形象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在被世界人民所认识、所了解、所接受,随着这种认识、了解、接受程度的加深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将会越来越好。但就中国媒体传播中华文化而言,还任重道远。中华文化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索在华外国人对中国媒体的接触状况及对中国媒介公信力的评价。研究通过对在京890名外国人的调查后发现,中国媒体是在华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在长期在华外国人中,超越了人际传播渠道和本国媒体渠道;在华外国人同中国本土民众接触最多的媒体有较大重合,CCTV1是中国民众接触最多的媒体,也是在华外国人接触最多的中国媒体。因此,我们亟需重视对内传播的对外传播效应。此外,在华外国人对中国媒介绝对公信力的评价总体上呈中性偏积极;相对公信力评测中,在华外国人选择最多的是本国人在华出版的母语报刊。我们尝试建立了在华外国人对中国媒介绝对公信力评价的回归模型,模型中显示对中国政治模式的评价和对中国媒体发展水平、记者业务素质的评价两方面的变量对中国媒介公信力起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国的报刊并非为了一般民众所办,报刊上基本上是官府文件的文章也非为一般民众所能读懂的。自然,所谓的报刊文风也就不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最早注意中国报刊文风这个问题的是马礼逊。马礼逊是第一个到中国的英国基督教传教士,也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创办者。马礼逊来华初期,在广州翻译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