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共产国际与我党“逼蒋抗日”张建芳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整个东北,继之又不断地向内地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但当时掌握国家权力的蒋介石集团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步步妥协退让,对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说:鲁迅“用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等的画家”。《“友邦惊诧”论》就是一篇勾画“鬼脸”的杰出作品。这篇作品写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间。这一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寇很快地抢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并把魔爪伸进了热河、平津地区。这一切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他们在  相似文献   

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武器。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导者、组织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当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其客观根据,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开始,逐渐激化和突出。  相似文献   

4.
罪恶的“包身工”制度三十年初,在破碎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个残暴、腐败、无能的蒋家王朝,革命人民惨遭屠杀,广大劳苦大众更加贫困不堪。这时日本帝国主义迫不及待地要一口吞并中国,于一九三一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于一九三二年发动了“一·二八”事变,于一九三三年占领了整个热河,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伴随着军事侵略,外国资本象狂潮般侵入我国工业、农业各个方面,控制了我国的经济命脉。华北的铁路、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习》2002年第6期李友焱老师《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间》一文,认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间为1935年华北事变。对于30年代中日民族矛盾何时上升为主要矛盾,史学界一直有争议,目前尚无定论。笔者认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间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更为确切些,主要理由如下:第一,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华民族危害最大、压迫最深的是日本帝国主义,而不是国民党政府。一方面除东北三省以外的中国绝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之下,维持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并且国民党对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伪蒙疆政权的物资统制政策——粮食统制政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伪“蒙疆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扶植建立的又一个傀儡政权,其所辖地区被日本看作“防共特殊地带”。为了维持侵略战争,日本以伪政府为招牌,依靠行政权力和法令,以强硬的措施从流通、价格、加工、消费等整个领域垄断并掠夺了这一地区的粮食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侵华目的,使该地区蒙汉各族人民陷入了饥饿和死亡的悲惨境地。这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最终导致日本侵略者自身惨败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同志著名杂文《一种云》发表于1931年10月,这一年,正是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反动势力篡夺的第二十个年头。在这二十年中,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在国内,继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北洋军阀混乱之后,篡夺了大革命的胜利果实的蒋介石反动派,公然对人民实行大屠杀,对工农红军和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问题 ,是一项十分重要又异常艰难的研究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虽然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已被消灭 ,但民族矛盾仍将长期存在 ,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能否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种种民族矛盾 ,始终是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现代化建设的大事。同时 ,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又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难题。它时间跨度大 ,涉及面广 ,热点难点问题多 ,敏感性强。因此 ,研究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问题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 ,勇于探索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唐鸣所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面貌‘自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以後,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後,中国又变成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一)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面貌。但是从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後,  相似文献   

10.
《一种云》是瞿秋白同志一九三一年在上海时所写的一篇杂文。 这时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成为统治全中国的政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在人民头上,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而上海,正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受三座大山压迫最深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的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坚持,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其中周恩来同志化费了极大的心血,建立了卓越的功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促成者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独占的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并成为主要矛盾,国內的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的服从地位,这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2.
褚剑飞 《文教资料》2008,(18):89-90
<抗战建国纲领>是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主要决议案,国民党中央宣布它是政治上一切措施的"最高准绳",并由国民党政府训令所属机关遵照执行.在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进攻,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对于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国共两党来说,有一个共同纲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在该书出版前,曾由茅盾的夫人孔德沚抄录一份,将抄稿付排,而将茅盾的手稿保存起来。《子夜》本以《夕阳》之名在一九三一年一月十日出版的《小说月报》第二十二卷第一号上发表,但因该期《小说月报》出版延期,以致在“一·二八”淞沪战争中,连同出版《小说月报》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炮火所毁。这样,孔德沚不得不又抄了一份付排,而茅盾所写的手稿仍旧保留了下来。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上海沦于敌手。茅盾在举家离沪前夕,把《子夜》的手稿交给他的二叔父沈永钦(字仲襄)老先生保存。沈永钦老先生当时…  相似文献   

14.
正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变革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天灾、战争不断,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集中爆发,社会剧烈动荡,由此也使思想文化获得空前解放,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文化、艺术空前活跃的时期。在书画艺术领域,更是流派纷呈,名家巨匠纷纷出现。南京作为晚明时期的文化中心和明遗民最为活跃的地区,聚集了大批书画艺术家,董其昌、王铎、黄道周、倪  相似文献   

15.
教学分析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面对帝国主义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进行了英勇的抗击。通过该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教学方法直观教具演示法、读解法、讲述法等。教具投影仪。程序师生活动意图导入教师提问: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这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所说的?(学生答出:谭嗣同刑场就义前讲的话)教师指出:戊戌变法的失败可以看出,资产阶级维新派也无力挽救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继之而起的是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相似文献   

16.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问题,史学界的一般看法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不宣而战,开始对华侵略战争,形成了远东战争策源地。一九三三年一月希特勒法西斯上台,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仔细研究一下,它似有不科学之处,一、它简单、孤立地以某一政治事件为标志,二、它没有考虑到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必备条件。我们认为,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是一种动态表现,必然有一个过程,不能简单孤立地以某一政治事件为标志。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件”和一九三三年一月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只是两个战争策源地开始出现;到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德、日两个帝国主义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才是两个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自吹是“一贯正确”的“坚定左派”.但是,这只不过足无耻地篡改历史.他在三十年代炮制的黑文篇篇俱在,他在三十年代的罪恶活动桩桩有案,铁的事实雄辩地说明他是一个老反革命、老投降派.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民族灾难深重,中国人民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十分激烈和复杂.以伟大领袖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战斗.烽火连天,战歌动地.可是,蒋介石却实行不抵抗主义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方针和政策,阴  相似文献   

18.
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掀起抗日民族解放运动开始起,有十四年的历史。在这十四年中,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由个别国家发展到欧洲、亚洲、非洲广大地区,对夺取第二次大战的胜利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帝国主义世界中崛起了德、意、日法西斯主义国家,它比之一般帝国主义,更富侵略性,甚至威胁到一般帝国主义的安全和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产生了社会主义苏联、各国  相似文献   

19.
<正>人们印象中的韩复榘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莽汉,是目不识丁的"山东王",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既有旧学渊源,又接受近代文明,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倡国货,保护民族工商业,有一定的进取思想。人们印象中的韩复榘是一个反共老手,一个终身与共产党为敌的死硬派,一个面对日本人大举进攻"不战而逃"的可耻逃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条件下,他曾与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发动突然袭击.国民党反动派采取“绝对不抵抗”政策,使日军迅速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丧权辱国,蒋介石不仅不以为耻,反而去哀求“国联”主持“公道”,实行卖国投降主义.九、十月间,北京、上海、南京爱国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两次到南京政府请愿,要求改变不抵抗政策,出兵抗日.但蒋介石却要学生“忍辱含愤”,“安心读书”,极力扼杀抗日爱国救亡运动.十二月,学生举行第三次请愿,蒋介石更变本加厉,发表反动电文,大造卖国舆论,对请愿学生实行残酷镇压.为了揭露“党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