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玻璃》是一篇知识性课文 ,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功能 ,这类课文浅显易懂 ,教学时 ,既要根据知识性课文必须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又要根据语文课必须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字训练及思维训练的要求设计教学方法。为此 ,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一、举一反三 ,教给学习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新型玻璃》介绍五种玻璃的特点及其作用 ,结构相似。因而 ,可抓住第一种玻璃特点及作用的理…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已明确地把“语文实践活动”列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其意义就在于加强语文的实践性 ,“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新型玻璃》是一篇知识性说明文 ,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内容浅显易懂。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 ,教师应依据课文特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 ,用语文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开展合作竞赛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新型玻璃》(六年制小语第八册22课)是一篇介绍几种新型玻璃特点和用途的知识性说明文.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特点和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课文有六个自然段,每段介绍一种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前五段与第六段又构成分一总的关系,文章脉络十分清楚.根据大纲和单元训练要求,现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一篇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为一体的说明文。课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在现代生活中的用途,展现了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文章短小精悍,内容平实,通俗易懂。作者的写作言简意赅,有规可循。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寻求课文与生活的某种联系,更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回归到生活状态,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6.
陈淑敏 《快乐阅读》2011,(23):99-99
新课程改革之后,编入的课文近三分之一是新的,这些课文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而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因此,语文教学与生活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教师要将课文学习、语文训练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教会做人、教会生存有机统一起来,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一、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7.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如何把一篇常识性课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课程和实践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是一个难题。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8.
[情景说明]《新型玻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本案例是根据课文内容,为了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销一种新型玻璃而精心设计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9.
余平男 《贵州教育》2005,(14):34-35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的确如此,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教学时,教师如何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一、教学回归生活,语文充满活力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  相似文献   

10.
应该说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来自于生活,而生活又挥就了每一篇鲜活的文章。课文更不例外。只有运用各种方式去还原课文.才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并真正受到启迪,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使二者交融并为学习服务呢?  相似文献   

11.
应该说每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来自于生活,而生活又挥就了每一篇鲜活的文章。课文更不例外。只有运用各种方式去还原课文.才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透过语言文字去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并真正受到启迪,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使二者交融并为学习服务呢?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课开视野。平均 3周去一次图书馆上两堂阅读课,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文摘卡片,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同时明确要求。可写内容提要、精彩片断摘录、知识性内容的收集等等,形式不拘。   二、延伸课广拓展。对于教读课文,我们每次上完新课后,选用较短小精悍的课外阅读材料,有名家名篇,也有与课文体例类似的优秀习作,拓展阅读,比较阅读。我们还经常利用早读课,介绍名家名篇的诗文赏析。   三、活动课激兴趣。我们结合澳门回归这个实例,开展现场作文竞赛活动,结合放澳门回归仪式的精彩瞬间,听《七子歌》和介绍闻一多创…  相似文献   

13.
汪正慧 《师道》2007,(8):56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如何把一篇常识性课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课程和实践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是一个难题.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联系社会,让学生知道:学习和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新型玻璃》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介绍了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成就,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祖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课文由六个自然段组成,分别介绍了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以及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龚新春 《云南教育》2001,(19):33-33
《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自悟课文中所介绍的这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了解当代迅速发展的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一、课题质疑,激发兴趣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提炼或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读题,让学生理解“新型”的含义,从而认识课文中介绍的玻璃与普通玻璃不同,它是一种新类型、新品种的玻璃。然后让学生质疑,紧紧抓住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汪正慧 《师道》2007,(7):56-56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如何把一篇常识性课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课程和实践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是一个难题。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联系社会,让学生知道:学习和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课程就是教科书,学习就是读书。对教师来说,上课就是讲课文,完全信赖于课本,并把课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阅读教学上;对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范围很广的学科,学好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怎样做到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一、回归生活,学习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应该接轨,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生活化,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海底世界》是苏教版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相似文献   

20.
黄中 《语文天地》2010,(12):56-57
一、设计理念课文介绍了关于麇鹿的知识。是一篇知识性短文,属说明文范畴。教学这类文章,让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有关知识.学习说明文的特点及说明方法。学生通过读书,弄懂课文写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