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使农村教育的话题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发展的滞后也突出反映在教育事业上。据2003年农业部对不同地区农村2万农户的调查,在户均2.49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为0.33人,占劳动力的13.3%,高于全国城乡平均水平8%,中西部农村则更高;小学文化程度的0.97人,占38.9%;初中文化的1.00人,占40.2%;高中文化的0.19人,仅占7.6%。从技术素质看,户均劳动力具有专职技术职称的只有0.07人,占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逐步突破了以土地为业的观念,进城做工已成时尚。据报道:四川省就有2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部分已进城从业或务工,去年仅出川民工就达550万人。随着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进城务工的人员还将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前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这么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据统计,2002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649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354万人,占一半多一点。现在农村的总耕地面积共7461万亩,按照现实的农村劳动率来计算,实际上只需要农业劳动力600万人,以此推算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为750万人。第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够高。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平均是8年,初中毕业水平没到,这一方面决定了劳动力很难进入层次比较高的二、三产业,另一方面加剧了低层次产业领域的恶性竞争。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够高,制约了劳…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以农村劳动力占很大比重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按抽样调查测算,全国现有耕地15亿亩,劳均耕地4.2亩。由于农村劳均耕地占有量较少,而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劳动者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更显突出。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亿人以上,而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安定团结的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角     
国务院研究室发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76.4%的农村劳动力没有受过技术培训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对正在城镇务工和返乡的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报告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据建设部统计,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已达3200万人,参加过培训的仅占10%。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据我国劳动部门预测,“九五”期间城镇新增长的劳动力为5400万人,而同期仅能安排3800万人就业,尚有1600万人失业;农村新增劳动力加上现在剩余劳动力为2.14亿人,而同期农村只能消化7700万人,尚有1.37亿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研究》2006,(5):126-126
国务院研究室最新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报告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据建设部统计,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已达3200万人,参加过培训的仅占10%。而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文摘     
到本世纪末农村将有剩余劳动力两亿人国家统计局最新提供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农村需要转移的劳动力仍然较多,妥善安排农村劳动力是长期的艰巨任务。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统计,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二、三产业开始崛起,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1987年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由1978年的3150万人增加到8130万人,9年间增加近5000万劳动力,比1978年前30年转移的总和还要多近一倍.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还指出,今后几十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越来越大。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到2000  相似文献   

9.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使农村教育的话题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但是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发展的滞后也突出反映在教育事业上。据2003年农业部对不同地区农村2万农户的调查,在户均2,49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为0.33人,占劳动力的13.3%,高于全国城乡平均水平8%,中西部农村则更高;小学文化程度的0.97人。占38.9%;初中文化的1.00人,占40.2%;  相似文献   

10.
湖北:转移培训让农民成为紧俏人才自2004年以来,湖北省共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20.4万人,其中仅该省教育系统就培训了90万人,转移就业率最高达96.2%。据了解,湖北省在外务工人数为587.2万人,全省农民外出打工年创劳务收入322.96亿元,平均收入偏低。经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后,农村  相似文献   

11.
应有对农民工培训的紧迫感编辑同志:我国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进步突破了以土地为业的观念,进城做工已成时尚。据报道:四川省就有2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部分已进战从企或分工,去年仅出川民工就达550万人。随着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  相似文献   

12.
据劳动保障部门的资料显示,2002年,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达到9400万人,并每年递增500万人,其中又有民工子女数百万。子女受教育问题已成为众多民工父母的一大心病。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1.6亿人在当地从事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3.2亿为农业劳动力。据测算,种植业实际需要1.5亿劳动力,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不仅如此,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阶段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非常艰巨而紧迫。4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轻点鼠标,…  相似文献   

14.
一、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实施情况(一)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实施情况2005年,全国教育系统继续实施《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脱贫致富做出了新的贡献。1、2005年教育系统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3270万人次。据各省级教育部门统计,2005年教育系统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引导性培训1568.30万人次,占培训总人数的47.96%;职业技能培训1085.72万人次,占33.2%;进城农民工培训483.76万人次,占14.79%。与2004年相比,2005年教育系统农村劳动力转…  相似文献   

15.
《湖北教育》2005,(3):52-52
据《湖北日报》报道,近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会议确定,全省将依托阳光工程项目,今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示范性培训15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30万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从实践来看,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现有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与培训,从而培养出适合国情、有一定文化、技术素质的新型农村劳动力。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分析,指出农村新型劳动力教育和培训的必要性,并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新型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的相关模式以及途径做出初步的研究和理论总结,以此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教育有着深刻的联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继续转移仍然面临种种教育问题与障碍,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应当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与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日益突出,大量处于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儿童随父母进入城市。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父母进入城市的6岁~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实践证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振兴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所明确了的共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社会劳动力70%以上在农村,据1995年统计,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占22.5%,小学文化程度者占45.4%,也就是说,全国农村劳动力中有近70%的人没有受过中等教育,其思想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一项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率不到40%,最根本的原因就…  相似文献   

20.
落后的农村教育致使农民的综合素质低下,不适应市场需求,从而造成了农民的再就业层面狭窄,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才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