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由中国社科院张大明研究员和中国联潘光武编审合写的《阳翰笙评传》,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科学、全面评述阳翰笙生平创作的专,填补了阳翰笙研究的空白,是现代学研究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4.
我和李开军兄交往之前,已经和他的导师郭延礼先生有过数次亲承謦欬的机缘。郭先生与我的导师管林先生,同为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界的前辈。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两位先生都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我十分敬重的师长。 相似文献
5.
7.
8.
9.
宋徽宗时期的20余年,词学思想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表现出回归本色当行、注重词的艺术美创造的倾向。周邦彦则是这一时期词学思想转变的核心人物。周邦彦词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对“清真”的美学追求,具体表现是:注重词律的谐关与规范化、精心雕琢而自然天成的辩证创作意识以及浑厚词境的创造。周邦彦继承与发展了“花间”的本色论,确定了本色词应有的状态,开拓了新的审美境界。周邦彦的词学思想虽然有一定的狭隘性,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是姜夔、吴文英等人词学思想之先声。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观察到的西方某些学者研究"中国学"的三个新视点中国学术思想要走向世界,也许应对"海外中国学"有所了解。最近阅读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有些想法,很想和大家讨论。但我不是研究"海外中国学"的专家,只是从我的专业(中国哲学)的角度关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阳明学研究’课题研讨暨《中华化研究集刊》编务会议”于2002年4月8日至9日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市的在中国哲学和阳明学研究领域成就显的知名专家学、出版社的总编、编辑,以及本 相似文献
12.
14.
15.
<正> 中国古典哲学的语言富于暗示性,古代学者曾做过大量解读,努力把感性暗示转为近于理性的明示。清初学者李柏在张载关学思想基础上对《易》中美学思想的解读和发挥,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佐证。一、《易》的语言特点和它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17.
《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是第一部系统研究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的作,200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这一课题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四川大学“十五”“211”工程子项目,通过何一民教授和其他学人的共同努力,几经寒暑,数易其稿,历经出版波折,终于呈现在读眼前。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老子思想研究会成立暨道家研究座谈会"于2012年4月4日在西安举行。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西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陕西省原副省长巩德顺,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周敏、副主席杨凡,陕西省宗教局副局长冯祥明等出席会议。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欣然出任顾问,并向大会发来贺信。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9.
不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近代哲学中,仁都是一个重要范畴.然而,古代与近代哲学家所讲的仁却迥然不同.本文从统辖范围、思想内涵和立论根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仁在不同时期的时代风韵,领略中国哲学的递嬗脉络和一以贯之的人本精神.文中指出,古代之仁基本上宥于伦理学、人性论或政治学领域,近代之仁保留了在上述领域的统辖权,同时成为一个地道的哲学范畴;古代之仁是一种强调亲疏之分、尊卑之别、长幼之序的等差之爱,打上了深深的宗法等级的烙印,近代之仁则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哲学浓缩,流露出资产阶级的向往和渴望;古代之仁的立论根基是天命论,上天是仁的合理性的最终依托,这使古代之仁显现出客观唯心论的理论形态,近代之仁的立论根基是西方传来的自然科学,仁成为心力的一种表现,显现出主观唯心论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