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郴州市苏仙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坚持以增强“凝聚力”为根本点,以增强“支撑力”为切入点,以增强“感召力”为落脚点,强力推进联点扶建,精心打造新型社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社区社会主义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既是国际社会聚焦的全球共识,也是当代中国城市建设以现代化为取向的一项基本指标。由此,培育城市社区居民“生态意识”、增强“环保理念”理应作为21世纪初城市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基本内容之一,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城市“学习型社区”的一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郴州市苏仙区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坚持以增强"凝聚力"为根本点,以增强"支撑力"为切入点,以增强"感召力"为落脚点,强力推进联点扶建,精心打造新型社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社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思想教育研究》2009,(8):I0005-I0005
北京工业大学以学生社区建设为载体,拓展素质教育空间。2005年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整洁、安静、安全”的起居环境,而且通过建立学生辅导室和机房、开展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管理服务水平,增强了社区的文化品位,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  相似文献   

5.
如何开展和加强社区党建,已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是增强社区党组织创造力,提高党在社会影响力的必然要求。社区党建是一种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区域性党建。抓好社区党建,就必须在工作内容、方式、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形成社区“大党建”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6.
数字时代的加速来临,使许多城市老年人因数字鸿沟的阻碍而不能积极参与城市社区文娱活动、志愿性活动以及自治性社区参与等与其利益有关的各项活动。溯其根源,既有老年人自身学习智能技术意识欠缺的原因,也有政府职能部门协作与引导不力的原因;不仅有家庭给予老年人的帮助不足的原因,也有社区服务老年人“主场”意识淡薄的原因,还有智能电子产品企业对老年人支持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想助力城市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激发他们社区参与的主体能动性,亟需增强老年人“自信力”以提高其数字产品使用能力,发挥政府“引导力”以加强系统治理,提升家庭的“源动力”以增加老年群体的数字自信,突出社区“主场”优势为老年群体数字赋能,优化企业“协同力”以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在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需求,拓展社区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提升居民的社区参与途径.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能力以增强社区权能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合肥市琥珀街道琥珀潭社区正是在“议行分设”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拓展了居民社区参与的途径,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促进了社区增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智慧城市和智慧校园理念越来越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和学校建设的新目标。这一发展趋向为社区教育适应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拓展了“感知社区构建智慧生活”的创新空间。社区教育i-实验教学模式简称为“i-实验”,又称“建构智慧行动教学模式”,是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感知教育行动”。“i-实验”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特色是“做中学”,实现路径为愉悦学习、行知互动、大家分享、成果测评。“i-实验”教学模式是政府支持下的公益性活动,在社区和办学单位的组织下,在多功能网络平台上,经过专家的指导,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教育通过“终身学习”、“全民学习”,为社区发展积蓄能量,提供动力,有效地促进一所城市的发展。学习型城市是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和价值理念,是城市应对竞争挑战,成为现代文明城市新的重要内涵之一。社区教育作为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升社区整体发展水平的有效教育方式,在建设学习化城市中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0.
社区作为城市结构的基本单位,开始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其中,对“社区发展”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 “社区发展”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探讨社区如何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引导,发动社区力量促进社区进步,这是社会学研究的视角;二是归纳社区类型变迁的规律,这是历史学研究的视角。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城市社区发展规律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鲜有论述,有鉴于此,笔者欲以墨尔本的社区发展为考察对象,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西方城市各类社区的产生原因及运行机制,以期得出某些具有规律性的认识,深化史学研究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积极探索和深化城市社区团建工作,加强共青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为党政中心工作服务,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以自身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知识优势积极参与城市社团建,以“区校共建”的形式,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基地建设、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服务创新入手,切实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扩大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组织覆盖,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组织青年、教育青年、带动青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社区:培育“新市民”的重要载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曹诚 《成人教育》2008,(4):48-49
“新市民”是在我国世纪之交,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诞生的一个新群体。“新市民”在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出的角色冲突、文化冲突和社会规范冲突呼唤社区教育的“到场”和有所作为。“新市民”之“新使命“要求社区教育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和功能:以文化建设为先导,培育“新市民”的市民意识和市民观念;以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为核心,引导“新市民”建设城市、辐射乡村;以制度建设为途径,带领“新市民”建设和谐社区、人文社区。  相似文献   

13.
徐隽 《职教论坛》2021,(2):123-129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城市社区已长大的困境家庭子女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和他们对心理援助的现实心理需要。作为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具备“第一接触”“长期性”“统筹性”“多样化”等优势的社区教育应承担起促进困境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的责任,以弥补这个群体家庭功能的不足。为此,提出社区教育应构建“以社区为本的困境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并提出“建立社区心理服务网络”“开好社区心理教育课堂”“组建困境家庭子女社区学习共同体”“加强社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创设良好的社区心理生态环境”五条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打造品质活力城市,加强社区管理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地方性高职院校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参与社区管理创新。笔者以共青团志愿服务品牌工作为重点,以在社区创建“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为载体,组织和引导青年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创新,让青年大学生深入社区接地气,勤学笃实长才干,为全面建成小康永州作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城市基层社会逐步建立了以“单位制”为主,以基层地区管理(街居制)为辅的管理体制。随着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单位制逐渐被打破,街居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为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社区制就应运而生。在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嬗变中,社区中介组织也随之发展,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社区中介组织的培育,促进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城中村社区的治理秉承“乡政村治”的规则,不过这种“村治”呈现出与社区集体经济高度粘合的特征,但是在“撤制”后,城中村被纳入城市范围,城中村治理呈现“双轨政治”的特征。作为基层政府代表的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和作为村集体经济代表的社区经济组织实现了社区治理的权力协作和让渡,其实质是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制与以村集体为代表的集体所有制分享城中村社区公共权力的治理过程,这种治理过程凸现了城中村被纳入城市后社区治理的微观逻辑。  相似文献   

17.
社区建设是当前城市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根据我们对城市社区的调查发现,许多社区都在创建自己的文化品牌、管理体系和服务措施,但一些社区缺少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也没能充分发挥,尤其是缺乏可持续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武汉部分社区不同实践模式比较,提出了社区必须加强“特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命题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本文从我国建设和谐城市社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的分析入手,将城市社区建设纳入和谐社会视野,深刻剖析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重要支点,正视和谐城市社区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并提出构建和谐城市社区的有效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教育作为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塑造上海“城市精神”、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总体看来,上海社区教育的发展还没有很好地贴近社区建设的实际,或者说社区教育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对社区建设的本质特征还缺乏深刻的认识,这很可能成为上海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掣肘。本文拟从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互动发展的关系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上海社区教育发展的思路和策略。一、社区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工程社区是一个城市和社会的基本单元。在…  相似文献   

20.
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使社会组织有效融入城市社区治理,增强治理效果,对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有启迪意义。以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行政化困境"、"共同体困境"和"自身建设和管理困境"等方面分析社会组织融入城市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进而采用健全法律规章、采用项目化运作、加强自身建设和强化管理等途径,促使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增强城市社区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