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教育。”我认为,严禁体罚学生不等于取消“惩罚教育”,体罚和“惩罚教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因此.适当来点不同于体罚的“惩罚教育”.不但会纠正学生的错误、转化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会成为一种动力.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为教育教学起到积极作用。但欲使“惩罚教育”发挥作用.应讲究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表扬和激励学生,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从教学的实际经验中我们已感受到了“赏识”的巨大作用,然而我们在提倡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萍  朱其荣 《教育论坛》2007,(5):48-48,5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到一种责任,而且懂得承担责任。韩国电影《春去冬来》中“春”的部分有这样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4.
《学习之友》2009,(1):58-59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对此也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沈洪建 《班主任》2008,(5):39-4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老师去内蒙古一所学校讲学时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不少教师惊讶不已,现在谁还敢批评、惩罚学生啊!  相似文献   

7.
惩罚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在人生的海洋上荡舟扬帆的时候,犯错或“倾舟落水”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吃一堑,长一智,教训可以化作智慧的财富来帮助青少年认识自己,丰富自己,校正人生的航向和坐标,从而逐步走向成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在青少年犯过失的关键时刻通过适当的“惩罚”及时给以引导、教育,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记忆,使他们以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针对青少年的过失,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对其实施“惩罚”呢?马克·吐温惩罚女儿的艺术颇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受罚最重的孩子,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人的。——(英)斯宾塞【教育事例】吉林省集安市,12岁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孙跃坤,指使同学赵海乱刀杀害了自己母亲,在赵海行凶过程中,孙跃坤就趴在20米外的沟渠旁,睁大眼睛看着全过程。这起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令世人震惊,更叫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孙云晓先生曾经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其实,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接受适当的惩罚和磨难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我们与其回避惩罚,不如正面探讨,让教育中的惩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和明确,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1.惩罚要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施惩罚的前提。对学生实施惩罚,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对”与“错”,以及惩罚的依据。要先有规矩,后有惩罚,千万不可随意而为。为此,班级要制定自己的班规。而班级“立法”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其实施惩罚和实施什么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10.
试谈惩罚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而言,虽说教育不是万能的,但也不能放弃教育,轻易地,不加分析地使用惩罚的手段。虽说惩罚在学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仅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唯一良策。有人说,好孩子、好学生,多是夸奖出来的。我却认为一味地夸奖也是不科学的。及时的表扬鼓励是应该的,适当的批评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我  相似文献   

11.
别样的惩罚     
王献章 《江苏教育》2007,(23):38-39
教育离不开惩罚,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认为,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马卡连柯也曾经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但惩罚是把双刃剑,如何运用则是一种艺术,一种需要创新的艺术,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定能给教育增添别样的风采。  相似文献   

12.
惩罚的艺术     
杨欣 《教育革新》2007,(3):22-22
惩罚和体罚是两个不同概念。体罚是法律和道德所不容许的,而惩罚则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到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教育方法,它的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的后果都与体罚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3.
14.
惩罚的艺术     
现在的教育强调以正面引导为主,强调要重视或赞扬孩子,这就是我们提倡并日益得以重视的赏识教育。那么今天我们的教育还要不要惩罚呢?  相似文献   

15.
读了贵刊综合版2005年第7—8《惩期罚的艺术》一文,我不由想起刚工作时发生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教育》2006,(5):62-63
“童年恐慌”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的一个观念,指儿童因面临巨大的压力所导致的童年缺失而出现的一种较强烈的焦虑心态。  相似文献   

17.
陈丽章 《考试周刊》2010,(37):216-217
批评和惩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要讲艺术。本文对实施批评和惩罚教育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怎样进行批评和惩罚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陆召 《考试周刊》2011,(89):232-232
在提倡人性化教育的今天,支持鼓励表扬教育学生的呼声很高,学生生活在老师精心维系的蜜罐中。而教师则是战战兢兢,视“罚”字为红牌警告,提都不敢提。这种“只放糖不放盐”的教育真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吗?我认为,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表扬鼓励多于批评处罚,这固然不错,但绝不是不要批评处罚。因为在学生的生活中如果只有甜言蜜语。而没有警世箴言,他们就容易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19.
惩罚的艺术     
一个调皮的男孩一天突然萌发了看看狗的内脏是个啥样的念头。于是,他和几个小伙伴偷了一只狗,宰杀后开膛一件一件地观察,谁知这只狗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自己最心爱的狗被杀害后,决定给这个孩子以"重重"的惩罚:让他画一张狗的骨骼结构图和一张狗的血液循环图。  相似文献   

20.
教育离不开惩罚.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马卡连柯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则强调,"有时宽容引起的震动更大一些".可见,惩罚是一把双刃剑,合理运用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