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读鲁迅的作品时,细心的读往往会发现鲁迅常常把“介绍“一词写作“绍介”,如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在提到创办朝华社的情况时说“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学,……。”可是,在鲁迅其他作品中,有时也用“介绍”一词,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介绍”和“绍介”交替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张金波 《现代语文》2008,(6):113-114
成语“近水楼台”出自古诗“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从一些词典的解释上看,很难看出两者在意义上的差别。实际上,两者的意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在使用中应注意区别。  相似文献   

3.
何小静 《现代语文》2009,(10):30-31
现代汉语中,“收集”和“搜集”都有“使聚集在一起”的核心义素,是一组同义词。本文在基于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二者在词义、构词方式及对主宾语的选择方面存在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学排名"是"国际惯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大学听从国家指令办学 ,是否“重点大学” ,也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说了算。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要来调节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 ,高等教育也已经迈进大众化的门坎。在这种形势下 ,国家固然对高等教育仍  相似文献   

5.
说"言"道"语"     
语言是人类用来传情达意的工具,如果没有语言,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在神话世界里,语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在叙述石  相似文献   

6.
"走"与"跑"     
在每天的晨会上,我安排了"作文点评"栏目,内容是把学生的日记或小练笔抄写在黑板上(前提是学生同意的情况下),由全班学生评改。就是这个小小的点评栏目,却令我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7.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体会到要做好教学工作,一定要很好地体会“意”、“艺”、“毅”、“义”四个字的重要含义。“意”,即全心全意。全心全意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宗旨,对于教育工作的忠诚程度容不得“三心二意”。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好,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就会加倍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备课、讲课、课外辅导等各个方面就会努力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例如在英语课外辅导时,学生来问我一些简单的问题,按一般要求,我给予满意的解答就已经尽到责任了,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能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梭子蟹的蟹壳形状左右两端突出,像个两头尖尖的梭子。它靠步定在海底游泳和爬行,最喜欢吃海螺和小虾。梭子蟹性情凶猛好斗,它常常潜伏在沙子里,只把眼睛露在外面,伺机捕捉食物。  相似文献   

9.
"词"和"辞"     
“词”和“辞”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可通用。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要细加区别。先说通用的情况。在意义上,“词”和“辞”是同义词。在上古时代,一般只说“辞”而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诸如“辞令”、“辞海”、“辞藻”、“辞章”、“言辞”、“托辞”、“遁辞”、“致辞”、“发刊辞”以及“辞典”中的“辞”,均可以通用为“词”。相应地,工于言辞的人,可叫做“辞人”或“词人”。成语“词不达意”和“辞不达意”也可相互通用。但是在用法方面,“词”和“辞”又各有习惯用法。如在“台词”、“誓词”、“歌词”中用“词…  相似文献   

10.
北京,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是莘莘学子所向往的求学圣地。北大、清华等名校更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增色不少。不光很多北京的学生不愿走出“京门”,就是很多外地学生也把自己能上北京读书收作为奋斗目标。可是,有些身在北京的孩子却并不以为然,说他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好”,“不认庐山真面目”也罢,正是在如此强大的“上京”热潮中,他们,就真有这么一股子人,敢于标新立异,选择“孔雀东南飞”,冲出北京所给的光环。  相似文献   

11.
“隔离法”和“整体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材中虽然没有介绍和要求。但如果在实际学习中作适当的了解 ,对培养思维能力 ,掌握力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隔离法”和“整体法”优化 ,解“连接体”竞赛题 ,更能体现它的魅力。1 方法简介 :在解力学问题时 ,若有几个物体一起运动 ,或一个物体同时有几个力作用 ,为了便于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往往把需要的那个物体 ,从整体中抽出来 ,单独分析周围物体对它的作用 ,用力的图示法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形象地表示出来。这种分析物体受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夏后期,朝廷很乱。大禹传位给长子启,启死后,传位给花花公子太康,太康在位年,终于被东夷强 XIANDAI大族属的有穷氏首领后羿废掉,世称“太康失国”。太康弟仲康为王,实际是一个傀儡,大权掌握在弈手中。仲康死后,弈索性赶走了仲康之子相,自立为王,号“有穷氏”,这便是史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但这并不能说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表达时的“生活语言”能取代进行数学概念归纳时的“数学语言”。众所周知,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我们在数学教学时,既要明确地反对数学教育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的学习活动的良好基础,同时又应该防止以“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既要主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又要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教材有“租界”和“租借地”两个概念,学生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所谓“租界”是指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半殖民地国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所谓“租借地”是指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使用和管理的地区,在租借期内主权仍属于出租国。下面让我们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有关内容来对这  相似文献   

15.
"三"与"九"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有这样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里的"三"、"九"都是数词,如果按数排列,三在四下,九又小于十。而这首诗开阔的意境、磅礴的气势,却是借助"三"和"九"来显示的。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氽”、“汆”和“籴”字形十分相近,又不常用,所以极容易混淆。其中的“氽”和“汆”简直像双胞胎那样难以分辨。不过,如果懂得它们都是会意字,认真分析一下它们的“成字原理”,也就不难辨清了。“氽”字念tǔn,上面是“人”下面是“水”,合起来是表示“人浮在水上”。“人浮在水上”是漂浮的一种情况,所以“氽”的本义是“漂浮”。如木板在水上“氽”、“尸体氽上来了”。又引申为“用油炸”(因为油炸食品时食物大多都浮在油面上),如“氽油条’、“氽虾片”、“油氽馒头”、“油氽花生米”。“汆”字念cuān,上面是“入”,下面是“水”,…  相似文献   

17.
近二十年以来,“下浮”一词频频见于报端,以至许多汇集新词新语的字典辞书竞相收录,最近发行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也增收了这个新词,释义为“(价格、利率、工资等)向下浮动”。《现代汉语词典》的增收,标志着不仅是使用,而且研究也正式承认了它的新词地位。如果单纯从“下浮”一词中的“浮”字来看,它的基本意义当是“在水面漂浮”,既可表示静态的“停留在液体表面”,又可表示动态的“自液体的内部上升到液体的表面”。在意义上与“浮”字相对的是“下沉”的“沉”。  相似文献   

18.
"导"与"堵"     
前不久,我有幸到南京考察了几所小学名校。在南京市中山门小学门口,远远望到墙壁上有两块空空的白板,顶端“想写就写,想画就画”八个红色大字特别醒目;走近细瞧,上面留下了稚拙的笔迹:“愿我们学校越办越好!”“祝李老师早日康复!”“陈苗怡同学生日快乐!”还留下了充满童趣的图画……两块白板,成了孩子们尽情倾吐、自由挥洒的广阔天地。然而我在某些学校看到的黑板报虽是内容丰富、字体俊秀、设计新颖,但在空隙处总有“涂鸦之作”,很不雅观。虽然旁边有“严禁乱写乱画”的禁令,但屡禁不止,收效甚微。同为校园的黑板报,南京市中山门小学留有…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麦琪的礼物》一文有这样几句话:“……人家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总觉得这种掂斤拨两的交易未免落个吝啬的恶名,当时羞得脸通红。”此外,还有如下的例句:1郾“……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应多一些宽容,在小事上不要掂斤拨两的……”(《有爱的天空不会冷》,《读者》2000郾9)2郾“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在同学们当中不要掂斤拨两地计较,而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理解》,《青年文摘》1999郾3)3郾假如有朋友,务必是知己,交人难呀,不能在小事上掂斤拨两而影响朋友之间的友情。(《无知己》,《散文…  相似文献   

20.
一直教初二,初三年级的我,出于学校工作安排的需要,第一次教初一年级,心里有些不适应倒是真的。没想到,新学期伊始,可对所代的班级印象好极了。通过观察发现这个班的班主任吴老师,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上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我在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