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略“转轨”和教育“摆位”石崇英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里所说的优先发展,是就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而言的。既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为什么必须...  相似文献   

2.
读书实验做文章蔡澄清全国青语会即将在秦皇岛召开第二次年会,我作为学术顾问,谨遥致祝贺,提点希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是一项繁重而又迫切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语文教育战线必...  相似文献   

3.
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米,(以下简称“转轨”)全回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下简称“两全”),是我国基础教育在九十年代的两大基本任务之一。另一基本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这两大任务是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二者都服务于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受教育的程度,让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少年大量失学、辍学,当然不能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标,同样,如果不向素质教育转轨,不落实“两全”,使学校和学…  相似文献   

4.
自然课上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观察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做了一个盒子,盒子的一端“阴暗”,一端“明亮”。我们把几只蚯蚓放进去,蚯蚓朝阴暗的地方爬去。接下来我们又把几只蚯蚓放进一端干燥,一端潮湿的盒子里。当几个同学兴奋地喊叫时,蚯蚓突然停止了爬行,慌乱地扭头东瞧瞧西看看,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难道蚯蚓也怕噪音?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讲道理的科学,这门科学研究的是讲道理的技术或艺术。”“哲学一端接着我们的基本感受和领会,另一端接着形式化的框架。”这是陈嘉映先生在其 《思远道》中的两小段论述。对于哲学是什么,一百个哲学家可能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说法。陈嘉映的“讲道理说”很能服人。任何学问深究到底、任何感觉提升到顶都是哲学。尽管“人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但人总难兔思考。“接着我们的基本感受和领会” 的一端,正触在一根网线上,这个网便是既包罗万象又淡若游丝的哲学。“让上帝发笑”,是因为“哲学”中有“从来不面对民众”,“总是通…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与研究中有所谓“偏义复词”的名称,指两个并列成分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成分的意义已经消失。如“兄弟”指“弟”,“兄”义消失;“窗户”指“窗”,“户”义消失。又如“好歹”、“利害”、“是非”、“吉凶”、“缓急”、“祸福”、“兴亡”等使用时往往意义偏于消极的一端,积极的一端意义消失。我个人认为这类义偏一端的双音节词称作偏义对举词比较恰当、贴切。复词或复合词的范围过广,它包括除单音词、单纯词、派生词(由词根与词缀合成)以外全由词根合成的一切多音节词。而义偏一端的双音节词往往由相对仗的两个语素组合成。用  相似文献   

7.
何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应试教育”面向少数,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是不是一个转轨呢?只重视智育或者是只重视分数转向在重视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德育、体育、美育,重视全面发展,这是不是转轨呢?由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猜题压题,使学生处于极端的被动地位,转向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是不是转轨呢?笔者认为应该承认这都可以说是转轨。真正要把素质教育搞好就应当是在否定“应试教育”的同时还要继承现行基础教育的很多优良的传统。只有继承现行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否定现行教育的某些弊端,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这个宏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刘云华 《广西教育》2013,(30):76-76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熟能生巧的表现,它源于语言实践,又对语言实践起着指导作用。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语感教学在英语教学研究和改革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笔者将从阅读、背诵、情境、训练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上海物理卷中,出现了不少有特色的好题,其中有一道纠错题,它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真正体现了物理教学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体现了高考的有利于知识的考查、有利于能力的考查、有利于人才的选拔的思想;同时也给今后的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教师进修院校(本文将省市的教育学院和区县的教师进修学校统称为教师进修院校)的转轨问题,有“由学历教育向继续教育转轨”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等两种提法。那么,究竟应当进行哪种转轨呢?最近,某报上登载了一篇题为《学历教育要向继续教育转轨》的文章,我们看了之后,觉得这种提法不妥。其一,从客观需要的角度看,学历教育尚任重道远。一方面,省市两级教育学院的学历教育任务还相当繁重。就全国而言,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已达889%,可说是大体完成,但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只是69.1%,高中教师的学历…  相似文献   

11.
“转轨”的首要责任在政府天津教科院邢真,董金昆许多人在谈到“应试教育”弊端的危害时无不深恶痛绝,但在迈向素质教育轨道时却又步履蹒跚。个中原因是错综繁杂的。从宏观管理角度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前缺乏一套强有力的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保障机制。这种现实迫使...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肥皂的分(fen)子(zi)一端(duan)是“亲(qin)水”性(xing),一端是“亲油”性。当(dang)它遇(yu)到油(you)污(wu)时,“亲油”的一端就和油污微(wei)粒(li)融(rong)合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研究辽宁师范大学杨骞(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基础教育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9月在山东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紧接着又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研究中,人们对由“应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存在诸多疑虑,本对这些疑虑作了必要分析,认为不能因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存在联系就否定“转轨”;也不能以素质教育推进缓慢为由来否定“转轨”,“转轨”不仅是必要的、紧迫的,而且其提法也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6.
转轨国家商业银行体制变迁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或过渡这样一个基本的制度变迁背景下进行的。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制度变迁相比,它不仅仅是一个效率高的制度安排时一个效率低的制度安排的简单“替代”或“转变”,也不仅仅是制度的边际调整过程,而是在特定的体制转轨背景下进行的银行制度的全面变革。而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产权变革则成为改革的突破口,转轨国家纷纷改变单一产权主体的国有产权制度,实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1.隐形斗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我们能够制造吗?“隐形衣”科技确实存在,但它更象一个罩子而不是外套。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伦敦皇家学院组成的科学家团队制造了一种“隐形衣”,它可以以使物体周围微波发生偏转,并在另一端还原这些微波。  相似文献   

18.
试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的同系性永昌县教研室杨志毅“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以极强的吸引力,风靡于全国中小学教育之中。为转变教育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改革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推进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深化“五心”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佳木斯市第一中学校自1993年我校在全国率先提出“五心”教育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深入扎实地在学生中开展“五心”教育,并不断研究、探讨深化“五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形势下,我们在深化“五心”教...  相似文献   

20.
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以不容置疑的态度说:“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就把基础教育“转轨”问题明白无误地摆到了各级政府和全国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每一个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作出明确的回答。 一、“转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