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言语礼貌研究的不足,运用关联理论,从语用推理和认知语境两方面对言语礼貌进行了解读,认为言语礼貌是听话人的一种认知期待,是听话人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理论阐释了隐喻的产生、理解和翻译的过程,具有强大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语境观,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提出了认知语境观。该语境观认为语境是动态的,是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在交际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听话人会从诸多假设中提取正确的选项。本文探讨了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语境观及影响其选择和构建诸因素。  相似文献   

4.
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的理论,为翻译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该文着重依据此理论对文化翻译研究的启示以及其在David Pollard翻译的余光中的《尺素寸心》的译本中的实际应用,总结翻译过程中取得最佳关联的几种常用方法。提出译者必须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在信、达、雅标准下,对原文进行灵活处理,以取得最佳的语用等值效果。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交际理论。交际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明示-推理、创建最佳关联的过程。关联翻译观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静态的语码转换,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应该认清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这种交际的翻译观和传统的忠实翻译观并不矛盾,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翻译效度和信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礼貌是语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继承中外学者关于礼貌问题合理见解的基础上,以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为出发点,从跨文化语用或交际的角度,提出了对礼貌问题的不同看法,并揭示了礼貌问题的本质特征。这一研究对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间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它可以在字、词、短语、段落甚至篇章层面得到体现。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模因主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传播和发展。模因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任何想法、说法和做法都可能成为模因。将模因概念引入语言礼貌研究领域可以发现,语言和语用礼貌都是模因。在现实生活中,解读与识别说话人归约性礼貌模因下的交际意图是礼貌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礼貌是东西方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传统上礼貌被看作一种风俗,一种社会现象.关于礼貌的解释,当前最流行的是Brown&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它成功地解释了交际中双方采用礼貌的原因.但是面子保全论也有自己的缺点,针对这些缺点,应从关联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礼貌现象.关联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而流行起来的一个新的语言学研究流派,它强调人类认知能力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为礼貌研究提供了新的框架,从而推动了礼貌研究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礼貌是日常生活中具有道德伦理意义的一项行为准则。Leech从语用学理论角度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人们应遵守策略原则、慷慨原则、赞扬原则、谦虚原则、赞同原则、同情原则等礼貌原则。礼貌表达可运用模糊语言来实现。在模糊语言应用中,熟知这些礼貌原则,并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原则,是增强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不论在英语或是汉语中,都是人们交际过程中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是调节人际关系和谐的有效润滑剂,是保全交际双方面子的重要手段。Leech的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的重要原则,其作用是使交际双方的方式显得更加礼貌。该文首先将英语委婉语与礼貌原则进行系统介绍,然后从语用的角度着手,分析英语委婉语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该文的相关研究对于人们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主观性是语言使用者主体意识的体现。作为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言语礼貌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性特征。交际者的认知、交际意图、意识程度及情感因素等主观因素,制约着他/她对礼貌话语的选择和对某一礼貌话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对礼貌研究的成果,继而从原型理论入手,在设定交际双方社会地位相同但彼此不熟悉,且一方请求另一方做事情的条件下,就礼貌原则、面子观在不同语境的交际中的运行机制进行具体讨论:(1)说话者如何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请求;(2)听话者如何礼貌地接受说话者的请求;(3)听话者如何礼貌地拒绝说话者的请求。最后,通过分析和举例说明,本文得出结论:采用非典型的表达不失为表达交际者间礼貌的一个良策。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关于"礼貌"概念的研究近三十年来主要是在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很少从哲学角度溯源。谢朝群博士在《礼貌与模因:语用哲学思考》一书中将礼貌纳入了语用哲学的研究范围,并将礼貌与模因看似毫无相关的两个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继而上升到语用哲学的高度,这既是对礼貌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对语用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对多义词理解问题的探究历史悠久。本文尝试以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来分析多义词的理解过程。文章认为多义词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以认知语境为基础,寻找词义最佳关联性的明示-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根据关联理论,话语标记语所连接的是话语和语境或者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在话语交际中起着语言标记作用。话语标记语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与关联的互动,它对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起着语用指引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英“礼貌现象”的跨文化语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有关“礼貌”的理论研究,阐释了中西方文化中的礼貌概念,并比较和分析了中西方礼貌内涵、礼貌准则选择侧重以及礼貌表达方式等诸方面的异同。并指出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正确使用礼貌原则,才能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商务谈判中,为谈判交际目的服务的礼貌语言呈现出其在商务谈判中独有的特点和规律。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理论为商务语言的礼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商务语言内在的礼貌含义,谈判语言区分为词汇和句法两个礼貌层级以及面子维护、关系建立、融洽气氛、策略便通、利益维护等五种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礼貌·语言·模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模因概念引入语言礼貌研究领域可以发现,语言与语言礼貌都是模因,汉语礼貌模因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论语》和《礼记》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说话人完全有可能利用甚至调控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规约性礼貌模因来凸显自己的礼貌意图,听话人则经常透过语言模因的规约意义或字面意义来解读说话人意欲传递的交际意图,从而对说话人的语言模因重新做出礼貌、非礼貌或不礼貌的评价。解读与识别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礼貌评价过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汉英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交际时所采取的礼貌准则不同,电话交际作为现代通讯交际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人们日常交际中显现出来的礼貌原则的差异尤为突出,在此,我们将根据不同场景对汉英电话惯用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语用方面,主要是礼貌原则的应用方面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