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上课时我跟学生聊到牛在印度受到很高的待遇,在大街上行人车辆都要给它们让路,老了以后还有专人照料。有学生就感慨“:来世做牛吧!”我告诉他“:那也要转对地方,如果没有生在印度,那你就完了。”2.一天学生问我“:老师你知道拉登吗?”我说“:当然知道了,是恐怖分子的首领啊。”学生说“:你肯定不知道,拉登是我大妈家的狗的名字。”我晕。上次去旅游,马场有一匹马也叫拉登呢!3.在描述南极时,我说“:南极地区气候寒冷,风力大,几百千克的石头也会被刮得满地跑。”有学生接过话茬说“:人到那里还不像树叶一样被吹起来了,如果系上绳子就是风筝…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追踪报道“拉登之死”。主持人在播报美国公布的5段拉登视频时,同时有背景文字“拉登·不是英雄”。这里的间隔号实属误用。  相似文献   

3.
自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进行军事打击之后,世界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成为各国电视屏幕和新闻媒体最为“抢眼”的人物。不知道人们注意没有,每当我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拉登时,他的手里或身旁总有一支AK-47冲锋枪。  相似文献   

4.
徐贲 《课外阅读》2011,(13):60-61
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拉登之死使他们再次感受无辜受害者之死的无比沉重,而不是杀死拉登的狂欢与愉悦。5月1日晚,孩子从纽约打电话来,告诉我本·拉登死了,奥巴马马上要有电视讲话。我旋即打开电视机,看了奥巴马的讲话,还有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后,校文学社的艾老师突发奇想,让学生写篇作文——《假如我是本·拉登》,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活动课上,艾老师洒脱地写出了作文题——《假如我是本·拉登》,学生全都大吃一惊。一小时后,艾老师收了作文一阅,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相似文献   

6.
10年前,“9·11”事件爆发,震惊世界。10年后。“基地”恐怖组织的头号人物本·拉登被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在击毙拉登的整个过程中,美军采用了从隐形直升机、无人侦察机到生物、化学、电子识别装置等一系列最新跟踪、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7.
时文阅读     
这是一篇娱乐类短文。短文讲述的是“美国世贸中心倒塌后,好莱坞曾一度偃旗息鼓。而他们的下一部大片又瞄准了本&;#183;拉登”。  相似文献   

8.
我独自坐了一个座位间,直到列车到达罗哈那才上来一位姑娘。为这姑娘送行的夫妇可能是她的父母亲,他们似乎对姑娘这趟旅行放不下心。那位太太向她作了详细的交代,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不要把头伸出窗外,避免同陌生人交谈,等等。我是个盲人,所以不知道姑娘长得如何,但从她脚后跟发出的“啪嗒啪嗒”的声音,我知道她穿了双拖鞋。她说话的声音是多么清脆甜润。“你是到台拉登去吗?”火车出站时我问她。我想必是坐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因为我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她低低地惊叫了一声,说道:“我不知道这里有人。”是啊,这是常事,眼明目亮的人往往连鼻子…  相似文献   

9.
布什:我们将轰炸所有厕所,然后出动地面部队搜索每一个马桶,我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战争,务必要将手机找到。拉登:我否认曾经策划使用手机来袭  相似文献   

10.
尘埃的寓言     
拉登说:我将落入尘埃,我将地边寻找,我将无处不在。——题记化学老师曾说,世界是物质的,由微粒构成。我这个化学白痴至今无法理解这些,何必强求着把完整的事物,譬如一棵树、一粒糖假  相似文献   

11.
当去年10月美国开始打击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时候,不少人估计美军有可能陷进去。因为阿富汗的山脉和高原占了4/5的国土,易守难攻。而且他的对手——塔利班和拉登的名为“基地”的武装组织,又爱打游击、钻山洞,让  相似文献   

12.
“课前五分钟报告”都是学生在课下认真准备的。学生打破课本限制的思维模式,自由轻松地进行英语对话。学生对这个活动很感兴趣,愿意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强了掌握英语知识的自信心。例如,学生们曾谈到“法轮功”自焚事件、“9·11”事件、拉登及其恐怖活动对  相似文献   

13.
绝征 《中学科技》2011,(7):42-43
由于种种原因,集多项神秘尖端技术于一身的“科曼奇”(Comanche)攻击直升机计划已于2004年被取消。“科曼奇”还未面世。就已名声在外,它的意外“夭折”又让众多军事爱好者扼腕叹息。不过,这次在巴基斯坦抓捕拉登时坠落的直升机又勾起了人们对“科曼奇”的回忆,因为这架直升机据称运用了“科曼奇”还未面世的最先进的隐身技术。直升机真的能隐身吗?或许我们可以从“科曼奇”身上寻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4.
拉登已死,谁将接掌"基地"?人们的议论普遍集中在两个人身上,即"拉登大脑"扎瓦赫里和"死亡教士"奥拉基。扎瓦赫里是埃及人,作为埃及"圣战者"领袖,他曾经组织、  相似文献   

15.
打油诗二首     
永遇乐·小布什伐拉登记七洲四洋,布什无觅本拉登处。狂轰滥炸,导弹总被拉登躲过去。深山老林,寻常巷陌,人道拉登曾住。想当年,率塔利班,气吞万里如虎。  相似文献   

16.
文明的悲剧     
文雨 《甘肃教育》2011,(12):1-1
拉登这回“真的”死了。当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身轻松、面带微笑向世人宣布这个消息之后,整个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上下一片欢腾。很多人对那一刻美国人的心情表示了理解,因为“9·11”不仅是美国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作为同类,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滥杀无辜。所以,作为“9·11”的受害者,美国人有理由对本·拉登的死尽情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  相似文献   

17.
"欢迎光临治了半天治不成医院!我们这里的医生经验丰富,曾经当过7年兽医。""兽医?!这是治人的医院吗?""这是医院啊,就我一个人。""你贵姓?""拉登。"  相似文献   

18.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月11日播出了相信是本·拉登的一名男子的录音讲话。这名男子在讲话中呼吁伊拉克人对美国发动自杀性袭击,并把美国军队拖入巷战。美国官员指出,周二的那个广播证明了世界有必要关注萨达姆·侯赛因同恐怖主义组织——“基地”组织有关的问题。在磁带中,讲话者建议伊拉克参照“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经验来抵抗美国人。  相似文献   

19.
终于.莱拉登上了山顶,看清了眼前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在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随后美国动用航母将拉登葬于北阿拉伯海。拉登死了,有人忧虑,有人欣慰。对美国政府来说,这是"美国领导的全球反恐战争的重大胜利";对奥巴马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