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邮票     
邮票不过是一张小纸片,上面印了些图案和文字。究竟是 什么 使 这 小小 的 纸片 有 价值呢?又是什么让一张面值为10 分的邮票价值 10 分钱呢?这是因为,你买邮票的同时,也从邮 局买回了 服务———邮局要将你的信件寄出去。当一张邮 票 完成 了 寄信 的“使命”,就失去了价值。你要想再寄信,就 必须 买 一张 新 的 邮票。常 常有 人 花 钱去 买 用 过的邮票。集邮者和集邮家以搜集形形色色的邮票为乐。有些品种的邮票 很难获得,而为了得到一枚非同寻常的邮票,有些集邮者不惜花重金。他们认为这很值,而他们的行为也赋予邮票新的价值。如果你集…  相似文献   

2.
郑英元 《数学教学》2009,(12):F0003-F0003
绝大部分邮票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的,而且票幅长宽之比接近于黄金分割比例.因为这种长方形最符合人们视觉上的美感.但也有一些邮票设计者为了题材的需要,或者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而采用非长方形的形状.这类非长方形邮票在集邮界被称为异型邮票,已成为一些集邮爱好者关注对象.在这些异型邮票巾大多数是呈几何形状,这当然也是为了便于印制和使用.下面举几个例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说明:邮票是人们平时寄信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对此也并不陌生。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这8张民居邮票,让学生边欣赏邮票,边了解各地的住房。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明白邮票不仅有它的实际功能,还有欣赏、收藏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集邮迷     
乐乐是个集邮迷,一有空,他就想方设法寻找新邮票。这天,他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表哥冬冬刚刚得到了几套邮票。乐乐兴冲冲地来到表哥家,一听说他的来意,冬冬笑呵呵地说:“行啊,不过你得先帮我整理一下邮票。”  相似文献   

5.
博学e世代     
隰隰第一枚邮票1840年5月1日,在罗兰·希尔的提议和促进下,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正式发行,5月6日开始使用。邮票的图案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黑色,面值1便士,人们称之为“黑便士邮票”。这枚邮票,除不具齿孔外,已经大体上具有今天邮票的特征,选用带水印的纸张印刷,涂有背胶,并标有“邮政”字样。第一枚邮票发行后,由于使用方便,邮资低廉,深受欢迎,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竟重印11版,售出6800万枚。尔后,或改变印色,或增添齿孔,但图案和印刷方法基本不变,一直沿用了40年之久。这在邮票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由于罗兰·希尔一生为改革和发展邮政…  相似文献   

6.
《家教世界》2011,(2):50-50
秘书小姐在下班前要为一大堆邮件贴上邮票。她有许多邮票,但是面额只有两种,她不知道是否能正确组合这些邮票而得到应付的邮资。不过经验告诉她,虽然以这些邮票无法组合出39元的邮资,但是却可以组合出其他较高额的邮资。  相似文献   

7.
《小学时代》2016,(Z3):62-65
上期主题:"方寸之间天地宽",这是人们对邮票的赞美。我一直很喜欢邮票,因为小小的邮票能带给我知识,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那么,你知道邮票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邮票的历史在19世纪的英国,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信人来支付的。那时候,寄信都要由邮递员根据路程远近、信纸页数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费。当时邮资特别贵,一封普通的国内信件的邮资竟高达6便士,最高的要收到17便士,而当时英  相似文献   

8.
【总体阅读思考】阅读这篇文章,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一、这篇文章原题是《寸方纸上,气象万千——世界邮票漫谈》,收入教材时改为《邮票的起源》,试说明为何这样改?改后的命题同原题相比好在哪里? 二、快速阅读,边读边写,列出结构提纲。三、文章第一、二段是写邮票的起源的。可否删掉故事,改为:早在邮票问世之前,人们的书信往来已有悠久的历史。十九世纪中期,书信往来日趋频繁,但那时邮寄信件的费用是由收信人付的。后来,一个叫罗兰·希尔的英国贵族向英国政府提出改革邮政管理制度的建议:由寄信人购买邮票作为已交付邮费的凭证。英国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于1840年5月6日正式发行邮票。  相似文献   

9.
2003年英国发行了一套水果蔬菜邮票(小版张),设计新颖,色彩鲜艳。上半部分为10种水果蔬菜:草莓、马铃薯、苹果、辣椒、梨、柑桔、番茄、柠檬、结球甘蓝(洋白菜)、茄子。每枚邮票可沿锯齿线揭下,贴在信封上使用(邮票背面涂有不干胶)。小版张下半部分有55种卡通形象(背面涂有不干胶),可揭下贴在水果蔬菜邮票上,组成卡通图,右下角给出一个样图。因此,这是一套带有游戏内容的邮票。纽阿福欧在2001年发行了一套热带水果的异形票,为含四枚邮票的小全张。水果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食品,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这些维生素是人体的需求量虽少,但…  相似文献   

10.
不容忽视的国界问题从一枚邮票说起●肖植文在28年前的“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邮电部发行了一枚叫《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可是邮票一发行,就立刻收了回去,其余的邮票停止销售并全部销毁。而散落在社会上的极少数邮票便成了珍品。一时风波四起,众说...  相似文献   

11.
人们大都买邮票、看邮票、赏邮票,我却常常“读”邮票。在方寸之间,我读到了山的深沉与苍茫,水的柔情与灵动,动植物的活力与美态.古代艺术的灿烂与精湛.现代化的力量与希望……邮票的世界,是我扩充知识的长廊,欣赏美景的画卷,驰骋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戚姓因戚城这一地名而成姓,但戚城又为何名戚?古籍记载中又为何称戚城为"宿"?戚本来是一种兵器、礼器,但在人们的文化意识里,却成为地名、姓氏之类的文化符号。戚——戚城——戚姓,乃至戚继光——戚继光邮票及邮票首发式在濮阳戚城举行,  相似文献   

13.
收藏幸福     
邱一阳 《小学生》2009,(10):20-20
我想你们一定听说过许多人收藏邮票、古董、玩具吧,我也在收藏一样东西,不过,这个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只能在心里深深地体味!这个东西是什么昵,幸福!这幸福该怎么来收藏呢?我有三大法宝:日记、照片、玻璃瓶。  相似文献   

14.
便捷信封     
虽说如今“E-mail”与电话、传真机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了解、使用……然而,仍有不少人觉得写信或许更能传情达意,更能毫不拘束一展文采! 然而,寄信时,贴邮票却比较麻烦。我们常会遇到一时找不到胶水、邮票等尴尬的局面,特别是邮票涨价初期,新老邮票交替常会带来一些不便。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改造信封的传统面貌。 一、把邮票在信封未“出炉”前就粘于其上,这样可省去了寄信人寄信前贴邮票这一烦恼。不同种类信封可帖上不同价额的邮票,例如:寄向外埠的8角;寄向本市的6角。如此一来,就生产出了类似于明信片,却又大不…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信?什么是邮票?为什么信要贴了邮票才能寄出去?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来到了宁夏邮政博物馆. 在老师生动细致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中国上千年的邮驿史,知道了信是以前人们传递信息最主要的方式,而邮票就是信件的邮寄费.后来,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信的使用率越来越低,邮票也主要用来收藏和纪念.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的散文《丑石》,通过对一块相貌极丑而科学价值很高的陨石,先被冷落、后经专家发现被视为珍宝的记叙,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哲理:“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对此,我颇有异议。丑石在文中不过是象征性事物。对于丑石来说,它的丑是外在的,而它的美则是内在的。说它丑之极是可以的,说它美之极也无可非议,这只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它罢了。但是,丑之极并非美之极。不能说,发现了丑石的  相似文献   

17.
神探霍华德的老朋友竹田秀夫是位有名的邮票收藏家。最近,他以15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一枚珍贵的邮票。自从买下这枚邮票后,竹田秀夫总觉得有人跟踪自己。不用说,一定是有人看上了这枚邮票,想趁机打劫。现在自己身在国外,把邮票邮寄回去,总觉得不放心。可是带在身边的话,哪里最安全呢?  相似文献   

18.
很多小朋友都有收藏的习惯,例如各种可乐罐子、色彩斑斓的糖果纸等,而我小时候,则喜欢收集邮票。对于现在的小朋友来说,集邮可能是个冷门的选项,不过我那年代喜欢集邮的小孩很多,也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和集邮协会。当时我集邮的初衷,是通过邮票去了解世界:文学名著、书画艺术、英雄  相似文献   

19.
<正>在从前那个车马慢的年代,人们要想和远方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只能依靠写信的方式;如今,我们在外旅行,也常常会寄一张明信片给家人或朋友。在这些信件和明信片被寄出去前,都需要粘贴邮票,作为已经支付邮资的证明。虽然只有方寸大小的空间,但邮票涉及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通过小小的邮票,我们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一个国家发行的,还能从邮票的图案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等。因此,邮票又被形象地称为"国家名片",各国都争相把这张"名片"设计得更加精美,令无数集邮爱好者沉迷其中。  相似文献   

20.
我爱邮票     
生活中,我喜欢集邮。闲暇时,我摆弄着心爱的邮票,细细地欣赏一枚枚精致的纪念品;疲劳烦恼时,我只要翻一翻漂亮的集邮册,回想每一张邮票的来历,心情就放松了许多。小小的邮票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泛被人们所喜爱的邮票,不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带有图画的薄纸,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