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 ;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 ,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 ;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 ,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面临三个问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基础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的变革,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模式,中小学德...  相似文献   

3.
傅岩 《班主任》2002,(4):3-6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课程改革阶段。课程体系的根本性改革,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课程改革对加强中小学德育所起的作用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当前中小学德育改革的逻辑起点。中小学德育改革须从德育首要地位的确立,德育教学方法的转变及德育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发展等方面着手,并把中华传统美德转化为中小学的道德规范体系,转化为中小学生的自学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上海中小学德育十五个方面的改革,可以概括为如下六个方面内容。1.德育目标的改革教育改革应有明确的目标,无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是成功的教育。德育亦然。纵观几十年来,在各个厉史时期,我国德育在目标问题上的弊端,始终是德育工作中最主要的弊端。尽管在各时期中,这一弊端在表现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有着共同的基本特征: (1)德育目标不确定。处于围绕政治运动和政治口号转的状况,导致一个时期变换一个目标。这样,教师无所适从,教育没有常规。德育成了完成政治运  相似文献   

6.
谈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根本.传统课程观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具有预设性,把教学活动视为受教育者之外的东西,为教育者所控制,道德价值及规范体系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并形成一定的品德.现代课程观与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把课程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课程的本质不应该由教育者控制,而应该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发展方面出发,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学校德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7.
谈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根本。传统课程观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具有预设性,把教学活动视为受教育者之外的东西,为教育者所控制,道德价值及规范体系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并形成一定  相似文献   

8.
从知识经济兴起之日起,知识经济与高校德育之间的内在关联便成为德育工作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认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将使德育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将极大地拓展高校德育工作之内涵;同时也足使高校德育模式不断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经济要求高校德育立足于素质教育,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在工作的中心地位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使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度报告中指出:其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对高校提出新的更高的时代要求 ,高校应转变德育观念 ,革新德育目标 ,改革德育内容和优化德育途径 ,建立和完善面向 2 1世纪的德育体系 ,培养适应知识经济需要和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 ,德育发展任重道远。它需要创新德育工作体系 ,推进德育的现代化 ,科学地强化德育的传播、管理与评估体系。以把握新时代德育发展的机遇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一、中小学德育改革是时代的要求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应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中小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手段。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四化事业献身、为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奋斗的崇高理想,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并且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教育与政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条件下德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到来 ,对学校德育的功能、过程、途径、方法等的认识和实践提出了革新要求 ,必须由重他律、重社会、重德育知识的灌输转变为重自律、重社会与个人的统一、重德育活动的创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知识经济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对跨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完善素质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期,我国的道德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步幅,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道德危机”。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功,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在精彩的德育教学内容和全面严谨的德育方式两方面,为我国基础教育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把坚持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为我国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关键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改革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形成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新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应坚持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信息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综合化。通过推进中小学德育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赵国权 《教育探索》2003,(10):85-87
党和政府是一向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出现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面对我国加入WTO和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应该如何贯彻以德治校、以德育人,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在新的世纪应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实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体系化思想作基础,以整体化目标为支撑,以内容的整合为依托,以操作机制的突破作保证,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整体化方面凸显出独特的功能。它有助于中小学德育课程超越平面化剖析的局限,进行立体化的规划;有利于学校德育课程对学生发展进行方向前瞻与现实观照;帮助学校德育课程辩证地处理传承民族文化与回归生活的辩证关系,找到课程的生长点;有利于学校德育课程将“结果验证”教学与“过程体验”教学辩证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楼汉葳 《文教资料》2014,(22):92-93
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而应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其道德意志,渗透其道德行为,从他律到自律,最后内化为自然的德性。有效的德育应该回归实践层面,实行“生活德育”。生活才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变,要进行德育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强调创设多种情境,唤起和积累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