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和《荷塘月色》同属朱自清早期的散文佳作。《绿》坦露了作者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荷塘月色》反映了作者苦闷彷徨的寂寞情绪,两者格调上存在很大差异。《绿》和《荷塘月色》都设置“文眼”、寓情于景、比喻生动、注重叠词运用,表现手法上是相近的。两文相互补充,基本反映了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人生是动态的,人的思想情感也会不断变化。读了朱自清在不同时期写的《绿》和《荷塘月色》,我们就明显地感觉到写作《荷塘月色》的朱自清不再是写《绿》时的朱自清了。《绿》中“我”是那样的自然率真,面对那一片绿,欣喜若狂,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无限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溢于言表。到了《荷塘月色》中的“我”,则多了几分压抑,面对荷塘与月色,产生的只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并且在这淡淡喜悦之中还掺和着某种忧愁。显  相似文献   

3.
高一册一、外景与内情的和谐统一,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荷塘月色》和《绿》的景物色彩有何不同?感情基调有何区别? 二、《荷塘月色》第五节中“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其中“酣眠”比拟什么?“小睡”比拟什么?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一册《散文二篇)——《荷塘月色》和《绿》,同样出自朱自清之手,都是写景抒情的游记佳作,风格却大不相同。前者蕴藉、含蓄,后者则明快、热烈,给人以不同的美的享受。《荷塘月色》是一篇典型的含蓄之作,文章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了的时期。作者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幻想超脱社会现实,内心世界矛盾复杂。这篇文章始终贯穿着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思想感情,而这种思想感情不是通过空泛议论和自我表白直接道出,而是渗透在周围环境和独自漫步的描写之中,是意在其中、不言而喻的。文章开篇即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文的文眼所在。为了含蓄地透出“颇不宁静”  相似文献   

5.
一、散文巨匠的纯美情愫 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春》、《绿》、《荷塘月色》,还有《背影》、《威尼斯》等等,由此他被称为“美文大家”。郁达夫先生曾评价他说:“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当我们沉浸到朱先生的作品中时.我们不由得会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它们美得像诗一样!”的确,朱自清先生的精品佳作都给人以“诗”的美妙。  相似文献   

6.
李东美 《阅读与鉴赏》2008,(11):41-41,16
记得有一位诗人曾这样概括过散文表现生活的艺术特点:“一粒沙一个世界,一朵花一个天堂。”陆蠡的散文《囚绿记》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读《囚绿记》能使我们享受到绿色天堂里的欢快和喜悦,一种生命、希望之树常绿的审美感,一种不怕挫折、执著、向上的激情。这是绿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我在讲朱自清的优秀散文《绿》和《荷塘月色》时,大部分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但叫他们听写《绿》的第三段,默写《荷塘月色》第四段时,错误百出,如把“蔚蓝”写成“尉篮”,把“袅娜”写成“鸟那”,把“亭亭”  相似文献   

8.
黄解放先生是生命教育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我们享受教育》一书记载着他探索的心路和践行的足迹,它仿佛是一张“生命教育”学校的“导游图”,指引我们走进了这座花园般的“生命教育”大校园。  相似文献   

9.
读朱自清的散文,如同观赏和品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荷塘月色》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风景;《绿》又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而《威尼斯》却又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三篇散文,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荷塘月色》表现的是朦胧之美,文  相似文献   

10.
黄月 《中国培训》2004,(4):44-44
一、利用“双轨”,训练思维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一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发现规律;求异,发现特点,都是发现事物的本质,都是思维中的“创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能恰当地引导学生求同求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双轨思维”,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我安排了学生们阅读他的另一篇散文名篇《绿》,让他们在阅读中比较,求同亦求异。首先,我以“求异”———分析它们不同的写作背景作为切入点给学生一点提示。《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在革命失败后,作者因为…  相似文献   

11.
燕青 《作文》2023,(Z2):98-101
<正>在众多现代文学大师中,朱自清被认为具有“最完整的人格”,他的散文文质兼美、至真至诚,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匆匆》《春》《绿》《背影》《荷塘月色》都曾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朱自清的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匆匆》(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堪称范本。燕去再来、柳枯再青、花谢再开,自然万物循环往复,他由景生情,不由得发出了对时间、对生命的追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朱自清借助想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相似文献   

12.
《绿》与《荷塘月色》同是朱自清先生手笔,这两篇文章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描写一样形象细腻,文辞一样秀美可人,笔调一样清新脱俗。但是,过细体味,深入比较,我们便会发现,这虽同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差异何在?概括地说,就是前者“浓”,后者“淡”。《绿》的浓和《荷》的淡首先从景物描写的色泽表现出来。《绿》中,作者为了显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说是“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的散文典范,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部近乎完美。香港散文家董桥曾说:“散文,我认为单单美丽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也就是说散文如果没有深远的思想内容,光有高华的艺术特色.就如皇帝华美的新装失去物质的依托一样毫无意义。所以《荷塘月色》最吸引笔者的地方就是它所体现出的“哲学之天地”,正如王岳川教授曾在《文本纲读的解释学视域》一文中所写的:“经典性的文艺作品往往体现出一种与世界人生相契合的深层意蕴”那样。那么《荷塘月色》的“哲学之天地”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就是作者所梦想的一个有别于现实的和谐的理想世界。那么,作者所梦想的这样一种和谐的理想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4.
离愁别怨压莺莺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戏则有戏眼。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是诗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长亭送别》一折,“别怨”二字则是戏眼。  相似文献   

15.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读之如品美酒.愈品愈觉浓香醇郁.让人陶醉其中;读罢掩卷思之,溶溶的月色.田田的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铭刻心中。《荷塘月色》的语言可谓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恰到好处的美。诚然,语言是文字的载体.这里我们从四个方面赏析一下《荷塘月色》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6.
《背影》教学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散文大家朱白清先生在他不很长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如大家熟知的《春》《绿》《荷塘月色》《匆匆》等,其中《背影》一文是不着粉黛,纯用白描的诚朴之作,被誉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为什么一篇短小的文章会有如此之大的感染力,以至于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的艺术价值呢?笔者试图从两个层面来解读一下这篇著名的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天地人合一”是最高的追求。《荷塘月色》所写的不只是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应当看到荷塘所处的位置为“地”,“月色”所代表的则是“天”,中间还有一个代表着“人”的作者。《荷塘月色》集齐了天、地、人“三才”,因此也自然具有了“合一”的意蕴。解读《荷塘月色》,就是在寻找生活和自然的美。作者心中有所期待,因此看到了荷塘月色之美;读者心中有所期待,就能看到荷塘月色之美。所有的这些美,都是“合一”之美。  相似文献   

18.
一散文二篇一、写梅雨潭题为“绿”,写“荷塘月色”则以所写对象名之,这两个题目同其内容各有什么联系? 二、比较两文写景顺序和角度的同与异,并从详略主次上指出各篇的重点和作者的用意。答案: 一、“绿”是生命的象征,能反映出作者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而“荷”则出污泥而不染, “月”又是纯洁美好的象征,正是作者当时思想的概括。二、《绿》由远及近,立足点变换三次。先是水边,仅是轮廓性写两句;接着是亭边,较从容地写云、山、岩、草和瀑布,处处透出绿意,布置了背景;最后是潭边,正面写绿。先写性状特点,后  相似文献   

19.
《荷塘月色》的艺术水平一直为人们所赞赏,而对它的思想倾向则研究得很少。它固然不是大声疾呼、令人奋起之作,也不是锋芒毕露、刺向敌人的匕首。但是,《荷塘月色》也绝不是无情之作——一幅单纯的风景画,也不能武断地说它流露着小资产阶级的情调,更不能因为它缺乏挣扎和战斗的力量而忽视它的思想意义。这因为,《荷塘月色》毕竟留下了朱自清先生,这位民族英雄思想发展的印记,我们可以从中探求朱自清先生当时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矛盾处境,体会到思想改造的艰难,这无疑是有意义的。世上本没有笔直的路,朱自清先生由一位个人民主主义者而成长为民族英雄,走过的路也是很曲折的、很艰难的。他早期曾经提出过“平凡主义”,曾经申明“国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试图摆脱政治,开辟“第三条路”走下去。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荷塘月色》是其写景抒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现就《荷塘月色》来着重谈谈其语言风格。一、语言要素中的风格《荷塘月色》从语体上看属于文艺语体。文艺语体主要体现为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意性、音乐美的特征。《荷塘月色》在语言风格上主要呈现出“三美”。(一)音乐美迭音结构是汉语的特征之一。它在语言表达中有良好的修辞作用,既能增添描绘色彩,又能增强音响效果。《荷塘月色》共用了24个迭音结构。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它的深度,以“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