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媒》2006,(11):40-40
中西合壁 《计算机世界》报是中国第一份面向计算机与信息产业领域、推动各行各业信息化的行业报纸。作为中国IT媒体的开创者,《计算机世界》报秉承国际传媒的出版经验,将市场化的经营理念融进办报实践,凭借IDG国际传媒资讯优势,伴随中国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迅速崛起,以信息全面、迅捷、准确、权威而成为目前中国IT领域的第一大媒体。  相似文献   

2.
杨青 《新闻界》2005,(2):41-42
兰州报业竞争是从1997年《兰州晨报》创刊开始的。在《兰州晨报》创刊之前,兰州都市报市场仅《兰州晚报》一枝独秀,每天在午后一点左右摆上零售摊点,以社会新闻见长独占兰州都市报市场。1997年《兰州晨报》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在受众市场还是广告市场上都开始攻城掠地。由于市场、受众定位的重合,《晨报》在发行时间上占得先机,使《晚报》的受众快速分化,为了反击,《兰州晚报》被迫提早了每日的发行时间,“晚报”亦成“晨报”,从而形成了两报正面拼杀的局面。2000年元旦,  相似文献   

3.
王眉 《青年记者》2005,(2):25-26
近几年来,随着综合性报纸市场趋于饱和,一些报纸另辟蹊径,从综合性报纸市场外围空间入手,找准市场空隙,走上专门化道路,获得了巨大成功。具有代表性的如经济类的《中国经营报》、国际新闻类的《环球时报》、生活服务类的《精品购物指南》、IT类的《计算机世界》等。这批报纸的崛起让人们思考:专门化报纸是偶然出现的,还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从2008年的引爆,到2009年-2010年的风生水起,再到2011年的低谷,短短4年时间,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便由高潮走向了低谷。电子阅读器似乎一夜之间进入平价时代。而进入平价时代的电子阅读器,是否果真能开启硬件厂商所渴求的大众市场,却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报业目前状况 中国大陆报纸目前有2000余种左右,分为三大类:党报、都市报、行业报。党报定位于政策宣传,属于事业性质,除像《南方日报》等少数党报外,绝大多数党报的发行量、广告额都不在全国报纸前列。而行业报则是以提供专业领域信息内容为主,集中于经济、金融或电子IT等新科技领域,受众特定且地域范围分散,目前行业报正由事业性质向企业改制,2005年《中国保险报》成为大陆第一家整体转制股份制企业的行业报,其中民间资本占15%。而都市报作为各地区中心城市主要服务于广大市民的报纸,由于早就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被推向市场找饭吃,在报业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受众最广,发行量和广告额占据前十名大报大部分是都市报。在中国的报业中,无论是报业竞争还是产业化发展运作,都市报都处于市场前沿。  相似文献   

6.
《电子出版》2003,(12):52-55
数码相机已经成为2003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上最大的热点。其市场容量增长速度惊人,产品也迅速向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12月11日,《计算机世界》报联合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数字影像产业分会举办了2003计算机世界数码影像产品研讨会,各主流的数码相机厂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我们也可以把这次会议当作是对2003年中国数码相机领域的总结和对2004年市场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6,(2):25-25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06年的新闻纸将供大于求,这是中国报协日前在重庆召开的“纸报双方合作论坛暨2006年新闻纸市场信息交流会”上传出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当今,中国报业进入短兵相接的状态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竞争不公体现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甚至已经在越来越小的中小城市展开2003年以前,在中小城市秦皇岛,报业市场还是一片宁静,《秦皇岛晚报》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然而,《燕赵都市报&;#183;冀东版》、《河北青年报》、《青年知识报》等媒体出现,争雄逐鹿的局面似乎在一夜之间展开,那么,报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笔者认为,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IT 报刊市场一片热火朝天,但仍处在群雄逐鹿阶段。从大局来说,这个潜力巨大、前景无限的市场远未瓜分完毕,还不断有新办报刊入市参与角逐。甚至一些边远地区的小报小刊,也劳师远征,在北京招兵买马或寻找合作伙伴。最典型的是延边的一家《经贸时报》,其实与 IT 不搭界,但这不妨碍它在北京设立工作室创办了《网络文化周刊》。专业细分与特色定位成为趋势.几乎 IT 行业的每一领域都有了相应的报刊媒体。大而全的 IT 媒体,目前主要是《中国计算机报》与《计算机世  相似文献   

10.
辛妍 《传媒观察》2004,(5):12-14
“一份专业媒体的成长,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也可以说是一块试验田。”这句对《计算机世界》报的点评,出自资深报人、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的梁衡。《计算机世界》报,1980年由原电子工业部下属的科技情报所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合资创刊。它声名显赫的缘由,是多个“第一”:中国第一份IT报纸,连续20多年保持规模第一的IT传媒;第一个进入全国报业十强的专业性报纸,年经营6个多亿;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媒体,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市场化办报的探路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西安的报业市场上,以《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和《西安晚报》为代表的近十家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十分激烈。几年纷争,似乎尘埃落定,三大报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然形成。然而,三大报之间的竞争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呢?本尝试对《华商报》以在位身份与其他竞争之间的搏弈行为进  相似文献   

12.
邵薇 《军事记者》2001,(4):11-11
回顾过去这一年的媒介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若干经济现象与趋势,它们可以粗略地概括为这样 8个关键词——   报业集团:加快组建步伐   行业报:政策生存关与市场生存关   WTO:进入倒计时阶段   市场扩张:竞争趋于跨地区无疆域   竞争:激烈残酷呼唤规则   重组:创刊改版改刊频频   上市:资本市场炙手可热   上网:不甘落伍争先恐后   (《新闻记者》 2001.1) 国内媒介市场的8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17年前,《中国计算机报》创刊时的同仁只知道自己是创办最早的IT媒体之一,怎样维持生存是报社的第一要义,还不敢有多少其他奢望。 而如今,从《中国计算机报》滚动发展出来的赛迪集团成为中国目前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智力密集型信息服务企业集团,旗下拥有16家IT类  相似文献   

14.
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中,谁的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谁就能出奇制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工人报的优势何在?工人报如何通过特色性的报道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报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2005,(4):10-10
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最新推出的《2004年中国网络广告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9亿元,2005年和2006年预计将分别达到27亿元和40亿元,2004年较2003年增长率为75.9%。  相似文献   

16.
市场概貌 2001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下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和中国正式加入WTO,企业IT建设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加强,独立的计算机存储市场初现端倪。具体表现在:IBM、HP、SUN等纷纷成立存储部门;一些IT厂商开始铺设存储产品的专有渠道,如IBM在4月间同沈阳和光及美国EDI公司签订了存储产品的分销协议;厂商加大对存储产品及以存储产品为核心的解决方案的推动力度。  相似文献   

17.
1999年,计算机Y2K问题唤醒了国内用户的备份意识,同时也刺激 厂商存储产品的销售。2000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下竞争的进一步加剧,WTO的来临,国内企业IT建设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加强,独立的计算机存储市场初漏端倪。EMC、NET APP、ATL、ADIC、STK、Exabyte、Overland等专业存储厂商加大在中国的营销力度,IBM、Compaq、HP、SUN等服务器厂商的存储部门纷纷重组、加强人力、丰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皮传荣 《新闻界》2005,(6):89-90,117
《重庆时报》总编辑柳祖源在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的发言《挤掉一切水份坚硬生存》中表示:“现在,都市报必须以核心竞争力进入市场的特定位置,满足受众的特定需求,新的游戏规则开始了。”柳祖源找到的这个新的游戏规则,笔者理解就是做出特色,就是差异化竞争。柳祖源进一步提出:“必须确定市场边界,确定各自深度耕耘的范围。谁的边界越清晰,谁的市场控制能力就越强。”,“新一轮的都市报竞争,首先是发掘自身的优势。”他强调“必须把我们自己的优势极端化,以此来确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挤掉一切水份,坚硬地生存。”山柳祖源讲话的核心点,就是差异化竞争策略,依靠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庆时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以其30多万份的发行量跃居重庆各报之首。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张行业报纸,如何在有限的事业中扩张无限空间,中国水运报经历了近20年的摸爬滚打,特别是近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才取得初步成效。其主要做法是:把报纸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按照市场化的思路运作。 准确定位市场 在水运这个行业里,与《中国水运报》“争食”的还有《中国航务》周刊、《水运技术》、《港口装卸》、《中国港口》、《中国海事》、《中国远洋报》和《中国交通报·水运周刊》。面对生存的压力和挑战,我们认为《中国水运报》过去的经济状况之所以徘徊不前,是  相似文献   

20.
成都既是中国市民报发韧之地,也是中国报业趋同化竞争的源头。1995年初,《华西都市报》成功开创市民报模式后,市场定位和办报思路一直“暧昧”的《成都商报》猛然醒悟:市场就在眼前。1995年8月开始,《成都商报》确立了“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定位,对《华西都市报》进行直接摹仿和追踪跟进,从而引发成都报业第一轮趋同化竞争。《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