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智能指孩子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音乐智能帮助人们对声音的意义加以创造、沟通与理解,主要包括孩子对节奏、音调或旋律、音色的敏感性。音乐智能对于儿童的个性形成具有独特作用,对于孩子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个信号就是音乐。  相似文献   

2.
胡芳 《中学生阅读》2009,(12):12-13
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因此可以看出,这位大文豪对音乐之推崇。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旋律;音乐也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创造力。所以,音乐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3.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但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从广义上讲,一切协调、均衡的律动都叫节奏。而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的声音在强弱轮流交替中平稳而又有起伏的向前流动。音乐的节奏感是指对音乐中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等抑扬缓急的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与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4.
cherry 《母婴世界》2014,(6):114-117
music——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学坏 乐器之魅力婴幼儿对音乐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动听的声音、欢快的节奏、丰富的音调都能刺激宝宝的感官系统,让宝宝感到快乐。此外,学习乐器要求孩子做到眼看、耳听、手动和思考,这个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孩子的左右脑,既能协调肢体动作,又能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增强孩子的纪律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音乐智能是指人敏锐地觉察、辨别、改变和表达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一般运用于歌唱、欣赏和创作乐曲中。特一征音乐智能强的人对聆听各种声音感兴趣,包括人类的声音,周围环境、自然界的声音和音乐,而且能把这些声音组成有意义的形式。孩子的表现为爱听音乐,经常会跟着音乐不自觉地哼,能正确演唱、弹奏,能创作简单的儿歌。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乐师、乐器制作者、音乐评论家等都表现出了出色的音乐智能。重要性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沉浸于音乐世界的人心胸往往比较开阔,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比较平稳,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因此…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由声音的运动和静止共同建构而成的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都非常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性格,可用以增高兴致和洗练理智的享受。音乐对德性有所裨益,依据的理由是它能陶冶我们的心灵,并使我们习惯于真正的愉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这是教育者与儿童产生精神上一致的最好基础。音乐旋律能唤起孩子一些鲜明的表象。它是培养理智创造力的无与伦比的手段。”从这两位教育家的论述可以看出,音乐有引起兴趣、陶冶心灵、培养性格、洗练理智、激发创造力的巨大作用。音乐,…  相似文献   

7.
冯楠 《学前教育》2023,(24):20-21
<正>家庭是孩子获取音乐环境最重要的场所,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家长如何为孩子创设好的家庭音乐环境呢?下面给家长朋友一些建议。聆听生活中的声音生活中的声音有不同的节奏、高低和音色,是孩子最先接触到的具有音乐元素的声音。倾听与感受生活中好听的声音,对萌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能起到积极作用。美妙的声音。比如,家里新添了带水循环的鱼缸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发现美妙的声音:“屋子响起了流水的声音,鱼缸里还有两只小乌龟,它们爬来爬去,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表达心灵感受的语言,人从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婴儿喜欢听优美的旋律和妈妈哼唱的摇篮曲。幼儿喜欢用歌唱、跳舞来宣泄自己的感情,也喜欢用音乐来娱乐、游戏。音乐教育是婴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受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音乐教育专业化和功利化现象的影响,家庭音乐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父母把音乐教育当做孩子未来生存竞争的手段,一味对孩子进行音乐技巧训练,追求“考级”通过率。然而,学音乐不只是会弹几首钢琴曲,会跳几段芭蕾舞……幼儿音乐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音符是音乐构成诸要素的第一地位的构成元素,是音乐在进行运动时主导者,它存在于旋律的每个节奏之中,旋律离不开音符,所以,音符与旋律是必不可分的,音符在声音中并不是以个体音乐的特性而独立存在,声音是音符组合的重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唱歌,就是用他们最原始最自然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旋律。嗓音是赋予每个人的功能,是生来就有的,但他们的声音是未经过"雕琢"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模仿的。而且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声音和对音乐歌曲的理解能力,虽然改变不了他们最原始的嗓音条件,但是唱的动听的能力却主要是训练的结果。被称为孩子们声音"雕琢师"的我们,对低年级孩子声音训练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低年级学生每个人的声音特点,单纯以成人的发声方法来训练和简单的语言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童声的训练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我从自己上课摸索实践和课后反思研究中,感悟到许多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需要用耳朵去听,用听觉去感知。在感知音乐艺术的过程中,听见了和听懂了是大不一样的。只要耳朵不聋,人人都可以听得见音乐的声音,但是要听得懂音乐,就需要学习,不仅要学习唱歌,弹奏乐器,还要让耳朵学会听音乐,会感知音乐。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不会听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听不懂,感受不了。为了教孩子们学会听懂音乐,能够感知音乐,使音乐在孩子耳朵里成为美的、有意义的东西,就要培养学会听音乐的耳朵。任何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感知能力。唱歌虽然是用嗓子唱,但是用耳朵去辨别,校正声音的准确与声音的动听。演奏乐器虽然用手、用口,但也离不开耳朵的检验、校正作用。所以说,在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听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人们接受音乐教育、进行音乐活动的"窗口"。婴幼儿时期是进行音乐听觉训练、培养音乐的耳朵的重要时期,发展音乐听觉能力,是培养儿童音乐感受力最主要的途径。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感谢音乐     
我喜欢音符中的美妙旋律,喜欢听那如天使般的声音。它带给了我无限的激情与快乐。我觉得听音乐是一种享受,真的,聆听一些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你放松一些。请静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人谈论自己没有音乐细胞,连自己的孩子也遗传了,上音乐课连嘴巴都不敢动一下,这其实是对音乐能力的认识不够,缺少对幼儿的指导。从胎教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孩子在还没有出生前就具备了音乐才能——感知旋律,胎儿听到平缓的音乐,会表现得比较温柔,听到摇滚的音乐,就会在肚子里踢。音乐能力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且比其他任何能力都要早,虽然能力有高低,但关键还是后天的强化和训练。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引导幼儿感知音乐、欣赏音乐势在必行,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幼儿园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音乐中乐曲旋律的美、歌词语言的美、音响意境的美、表演形体的美、演唱情感的美等,都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音乐既能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催人奋进;又能丰富联想、活跃思想、开启智慧、激发创造。怎样运用音乐来丰富孩子多彩的人生,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用快乐音符美化孩子的心灵呢?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流淌的小溪,它能荡涤心灵、陶冶情操,能为生活增添情趣、注入活力。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就是音乐能力。研究表明,音乐能力并非一种特殊的天赋,它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后天的环境和音乐实践活动,所以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多种途径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0岁~1.5岁音乐能力的萌芽期研究发现,新生儿能够感知各种声音。6个月左右,孩子开始能够使用自己咿咿呀呀的“语言”回应环境中的各种声音,而且随着身体动作的发展能够自己尝试制造出一些声音。如孩子无意中碰到了系有铃铛的绳子后,铃铛发出了悦耳的声音。以后的一段时…  相似文献   

16.
你在指导孩子倾听周围声音的同时,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对于孩子来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欣赏音乐,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首先,你得考虑一下该选哪些音乐给孩子听。从孩子的年龄特点来看,可以选择一些短小的、音乐形象较鲜明的音乐,如各类儿童舞曲(新疆舞曲、朝鲜族舞曲、西藏舞曲、瑶族舞曲、秧歌舞曲等)、摇篮曲以及玛祖卡舞曲、小步舞曲、波尔卡舞曲等。还可以选择一些儿童歌曲。歌曲因为有歌词,容易被孩子理解,所以小年龄的孩子欣赏的音乐作品中,歌曲的比重可大些。  相似文献   

17.
<正>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艺术化了的声音艺术。音乐是通过声音的艺术化组合表达情感美,这种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不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的形式美,而且通过和声性的纵向组合与横向连接,赋予音乐以功能性的发展动力与色彩性的音乐美。合唱是多声部、多层次的声音达到高度统一、和谐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融旋律、和声、调性等多种音乐要素为一体的音乐形式,它通过多种音乐要素及其艺术组合,形成具有对比统一、平衡协调关系的千姿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基本理念。音乐中乐曲旋律的美、歌词语言的美、音响意境的美、表演形体的美、演唱情感的美等,都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音乐既能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催人奋进;又能丰富联想、活跃思想、开启智慧、激发创造。怎样运用音乐来丰富孩子多彩的人生,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用快乐音符美化孩子的心灵呢?  相似文献   

19.
敖红艳 《儿童音乐》2016,(10):48-50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声音形象来表达人的感情.音乐的表现手段,如旋律、和声、复调、配器等,都是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通过人的声带或器物发出的音响所构成的.音乐形象在声音的运动中形成,是活跃、发展、流动的形象.音乐可以将最富有特征的声音形象,化为带感情色彩的声音而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音乐     
正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旋律、节奏、音色和力度,以及和声、复调、曲式、管弦乐法等。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不同演奏风格。丰富的人民生活,各民族间的优秀音乐,是专业和业余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