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国平 《课外阅读》2012,(15):19-22
一2010年12月31日凌晨,何东发来短信:"史铁生于12月31日3时46分离开我们去往天国。"我正在洗漱,郭红看到了短信,在门外惊喊:铁生走了!我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失声恸哭。铁生走了?这个最坚强、最善良的人,这个永远笑对苦难的人,这个轮椅上的哲人,就这样突然走了?不可能,绝不可能一直相信,虽然铁生身患残疾,双肾衰竭,但是,以他强健的禀赋和达观的心性,一定能够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活很  相似文献   

2.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子,他非常喜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里捡来的椰子壳。他在胡同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相似文献   

3.
四块玉,是元曲曲牌中的一个名字,也是北京胡同的一个名字。作为一条老胡同,这个名字在明朝就存在。当初,为这条胡同起名字的时候,是不是想起了元曲曲牌"四块玉"这个名字,只能是一种揣测和联想了。我对四块玉这条胡同一直充满感情。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他在光明小学读书,放学回家,抄近道,就是走西四块玉胡同。那时候,他刚刚学会骑自行车,骑得正来劲儿,特别愿意在这样弯弯曲曲的胡同里骑车,游龙戏凤般显示自己的车技一  相似文献   

4.
天才的造就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子,他非常喜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里捡来的椰子壳。他在胡同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有一天,当他在一处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个男孩儿踢得很像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要送给他一个足球。小男孩儿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不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先生是一位具有全方位文化自觉和审美自觉的作家。他的文字娴静淡定、温情优美。汪老比较克制和宽容。他长期生活在北京胡同中,对于“精义是忍”的胡同文化比较熟悉,但他并不是一味迁就胡同文化,而是用他的“水性”对胡同文化进行改造,形成汪氏的胡同味。  相似文献   

6.
三点导读     
美点赏析 朱湘的《胡同》是一篇值得咀嚼的说明性小品文.行文洋洋洒洒,由物及情,由情至理,情理并茂.赏析本文需要把握作者的思路,理顺文章结构,整体来说,胡同名称的发展变化是一条外在线索,对社会大潮下历史文化渐渐消匿的怅惘之情是作者寄托其间的情感内质. 作者虽通篇在写胡同名称,但他更关注的是胡同名称所携带的文化意蕴,透过京中胡同的名称去回顾一段文化的历史,去感受历史上京中人的生活趣味.  相似文献   

7.
《胡同文化》今年暑假以来,已经听过好些堂《胡同文化》。暑假期间,我担任评委的全国的几个大赛上,都有《胡同文化》。可以说,只要有大赛,就会有《胡同文化》。赛事上《胡同文化》的上镜率是最高的。汪曾祺,幽默语言大师。他不是北京人,可以说比北京人更能“侃”北京。汪曾祺是擅长写小事情、小人物、小问题的高手。从小的事情当中,来引出一个大的命题。比如,《端午的鸭蛋》,选进初中语文教材了。通过写端午的鸭蛋,叙述一种文化(端午文化)的消失。《胡同文化》,也是在叙述“胡同文化”的消亡。他没有对胡同文化进行批判,完全没有批判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郭品 《华章》2013,(14)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他并没有从摄影艺术的角度去写,而是由影集表现的对象胡同入手,再由胡同引出胡同文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衰败、没落的胡同、胡同文化的一种伤感和无奈。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却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面对这样一篇精美的散文,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上出那种文化的味道,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出那种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此,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搜集了大量关于老北京胡同的素材,希望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利用这些素材来渲染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9.
<正>四块玉,是元曲曲牌中的一个名字,也是北京胡同的一个名字。作为一条老胡同,这个名字在明朝就存在。当初,为这条胡同起名字的时候,是不是想起了元曲曲牌"四块玉"这个名字,只能是一种揣测和联想了。我对四块玉这条胡同一直充满感情。20世纪90年代,我的儿子上小学四年级。他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下午,某派出所两位干警来访,我热情接待了他们。等问清来意后,我不禁一怔,然后微笑着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事情是这样的,我园大班的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奶奶住在一条胡同里。这条胡同是死胡同,且只住了两户人家。一天,小男孩的邻居家来了客人。客人将摩托车停在门口后就进了院子,挂在车把上的提包忘了拿走。10分钟后,提包不见了。包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教学中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胡同化》入选高中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精神。汪曾祺是中国当代坛上的一个化型作家,《胡同化》是他化性散的代表作。《胡同化》的教学目标也应以化领悟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母亲”深沉的爱和无私的关怀,从中懂得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好好儿活”。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史铁生照片。2.师:请同学们仔细看看,照片上的这位伯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师:这个神采飞扬的人,其实是个瘫痪了三十多年的残疾人。尽管命运对他很不公平,但他就像他的名字“铁生”那样坚强。曾经有那么一段日子,他对生活绝望过,后来,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学生读:“双腿瘫痪后,……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师:再看他写的另一段话(教师读):“我那时脾气…  相似文献   

13.
正《老北京的小胡同》是萧乾先生在耄耋之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他笔下的小胡同是他魂牵梦绕之所在。文章的中间部分(第5~10节)着重描述了胡同生活,先写"听",再写"玩"。写"听",涉及胡同里的叫卖声,如"芹菜辣青椒,韭菜黄瓜""江米小枣年糕""蛤蟆骨朵儿大甜螺蛳"等,还有夜行人  相似文献   

14.
寻梦,在胡同     
在江南长大的孩子,对细雨绵绵的青石板小巷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青花布小伞,撑开了头顶一片成长的蓝天。伞尖的水滴总是随着银铃般的笑声一同飞溅出来,在雕花窗棱之间刻出年轻的痕迹,掷地有声。胡同就是北京的巷子,但胡同和江南的巷子不一样。胡同不适合旋转,不适合撑青花布伞,不适合飞奔和肆意地欢笑。北京的胡同是  相似文献   

15.
小船远航了     
下了一场大雨,街上、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大大小小的水洼。它们你连着我,我连着你,又汇成了一条条小溪流,顺着胡同两侧的小沟,快活地向前奔去。冬冬、明明和小英提着小桶,拿着铁铲和棍棍棒棒在胡同里一片水洼旁比比划划地议论着。噢,原来他们是打算玩一个最有趣的游戏——修“水库”。  相似文献   

16.
在江南长大的孩子,对细雨绵绵的青石板小巷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青花布小伞,撑开了头顶一片成长的蓝天。伞尖的水滴总是随着银铃般的笑声一同飞溅出来,在雕花窗棱之间刻出年轻的痕迹,掷地有声。胡同就是北京的巷子,却和江南的巷子不一样。胡同不适合旋转,不适合撑青花布伞,不适合飞奔和肆意的欢笑。北京的胡同是屋室之间挤出来的无法称之为路的路,是被现代都市越挤越窄的黑白年代。远看狭窄不可过人的胡同,走进去了,居然还能伸开双手,感受一下青砖碧瓦上苔迹斑斑的沧桑,感受一下凝固在斑驳之间的苍茫岁月。胡同虽窄,两面的窗瓦虽多,却没有…  相似文献   

17.
《胡同文化》原是作者为摄影艺术节《胡同之没》写的序,应该属于序一类,但是作者并未将它当做正经地道的序来写.而是将它写成一篇能够充分展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他从书中胡同的照片上得到创作的灵感.以散文的笔法向读者介绍了风格独特的北京市文化——胡同文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木棉 《课外阅读》2012,(24):18-20
一我家住在象鼻胡同,那是一条拐了三个弯的胡同,就好像大象的鼻子一样细长。我在这里生活了15年,胡同好像从来没有改变,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么熟悉。变化是从那个早晨开始的,我骑着自行车,飞快地从胡同穿过。第一个拐弯,早餐店的生意正好,新出锅的油条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第二个拐弯,裁缝店还没开张,平日里吱吱呀呀的缝纫机仍在熟睡。第三个拐弯,咣当——我碰到人了。是一个从拐角走出的男生,他手里的书散在地上,白色的运动裤上,多了黑乎  相似文献   

19.
不沉的船     
张海迪 《当代学生》2011,(Z2):32-33
那天傍晚去看铁生,是希米开的门,她还是那么笑着,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好像从不知道有什么忧愁似的。之前我和希米通电话,她说那史得了肺炎,现在好些了,昨天刚出院。我就说好吧,我就去看他。"那史"是希米对铁生的爱称。如今,在一些健康者的脸上也已经不太容易看到希米这么开朗的笑容了,而她总像个孩  相似文献   

20.
孤独     
多年前一位朋友搬家,他说真麻烦,以后不愿再搬,要搬就搬烟囱胡同了(火葬场).后来他真的去了烟囱胡同,但并非把家搬去,只是他自己独自去了.好鸟枝头皆朋友,幼儿园里皆朋友.小学同窗好友多,中学时代的同学大都讲义气,赤诚相见;大学时代知音渐稀,但相知者了解较深,感情弥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