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与“或”都常用作连词。在一些方言里,读音又相近,故有时容易因混用而弄错。如:一次语文考试,有一题是:“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有的同学对所列每一词语,既写同义词又写反义词。结果,多花费了时间,还因审题不准、部分答非所问而影响了成绩。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对“和”与“或”的不同用法不甚明了或有所忽略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贵刊1988年第二期和第十期上先后刊登了《“和”与“或”》、《“和”不应改为“或”》、《用“和”何错之有?》等三篇文章,对六年制小学教学课本第十册的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以下简称《规律》)中的“2和5”里的“和”一词应否改为“或”进行了有益的讨论。笔者认为,《规律》的第一层意思的表述中用“2和“5”是错误的,应改为“2或5”;第二层意思的表述中用“2和5”是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3.
对于方程x~2-5x+6=0 ①的根,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甲:方程①的根是x=2或x=3; 乙:方程①的根是x=2和x=3。“和”与“或”一字之差,含义却不同。教学中往往因此产生争论,各执一词,分别认为其中一种表达方式是正确的,另外一种是错误的,并且双方都引证一些有关名著,试图驳倒对方。那么究竟谁是谁非,如何对待  相似文献   

4.
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的识字教学中,学生认“为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一句中“的杜鹃”就“是映山红”。把另一“处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一句中“的或浓或淡”“的或”理解“为或者”。正当学生洋洋得意的时候,我否定了他们。学生露出了惊诧的目光,充满了疑惑。为此,我进行了补充解释。其一,认“为杜鹃”又名“映山红”,这样理解不准确。《辞源》中“杜鹃”的解释为:常绿灌木,高三、四尺,叶椭圆深绿,茎叶都有毛,春日开红紫花,间有白色者。花冠为漏斗状,边缘五裂甚深。每于杜鹃鸟啼时盛开,…  相似文献   

5.
“和”与“或”的意义不同,但在解方程和解不等式中很容易用错.有时从某一个角度去理解用“或”是对的,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用“或”就是错的.那么究竟用那一个更妥当呢?这方面有不少混乱.现谈一点认识与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6.
初中代数第四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节中,“与”和“或”的用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因弄不清它们的区别而发生错误。有些学生质问:“p.136例3,解不等式组:2x 3<5 3x-2>4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是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李将军列传》,其中“军无导,或失道”,注为“军中没有向导,因而迷失路途”。“或”字释为“因而”,不妥。按“或”,“惑”也,同音假借。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虚词“或”和“莫”在一般大学教材中分别称为“肯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性无定代词”。它的性质很特殊,现代汉语中还没有同它性质相应的词。由于历时久远,这两个词在长期的语言发展中,语法性质和作用并非一成不变,或作代词、或作副词、或作连词、变化复杂,较难掌握,不少教科书中在具体分析例句时,往往辨析含混,甚或有错,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词的词性和作用作一番辨析。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中的一些性质和数学题里,时常出现“且”和“或”,由于同学们没有很好理解其真正含意,因此在理解性质和做题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障碍。正确理解“且”和“或”的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举例来帮助同学们理解。一、性质中的“且”和“或”(1)对“且”的理解例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上述性质中,“且”的含意是:递进加肯定,“有且只有”的含意是:存在、唯一、肯定,也就是说,上述性质只有一种情形,绝不会有第二种情形。(2)对“或”的理解例2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  相似文献   

10.
11.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使用“或”、“且”来连接句子,搞不清这两个字的用法和区别,一字之差,就会出现不正确的答案来。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和使用好这两个字,现特举几个使用不当的例子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问题中,常常因为概念不清、方法不当或审题不严造成错误。本文针对三个例子,提供了正确解法(简称“正解”)、错误解法(简称“错解”),请读者在比较了正解与错解后,找找造成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分式的概念及分式求值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其常见题型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已知分式有意义或无意义时,求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2)已知所求的分式的值为0,求所含字母的取值.  相似文献   

14.
在解数学题时,常常会用到连词“或”、“且”,如果没有掌握这两个连词的正确用法,就可能会出现解题错误。例1 解方程3x~2-16x 5=0。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和作业中,经常用到语中的关联词“和”、“或”、“且”,但它们的实质却不同,初学时往往容易混淆,应用时又模棱两可.作为帮助同学们准确理解和运用三个关联词,现结合初一内容把它们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并配合例、习题,仅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和”与“或”使用中的可互换现象,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说明,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二者可互换,不是因为语言的模糊性,而是一种同义现象,是二者表义功能交错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学者对《孟子》中"莫之或欺"的"或"的注解历来见解不同,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此处的"或"应理解为通"克",表"能够"之意的结论。它的词性应是助动词,即能愿动词。  相似文献   

18.
《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冀君实或见恕也”一句,一般都译成“希望你或许谅解我。”“或”训“或许”义,是一表猜测估量的副词,而此句全无猜测估量的语气,而是带有希望语气的句子。因此将句中的“或”诠释为表猜测估量的副词“或许”义是欠妥当的。笔者认为“或”字在句中是个助动词,它与“恕”  相似文献   

19.
管宏斌 《数学教学》2004,(4):28-29,25
在函数、数列等章节中,常常会涉及到求若干项的和或积之类的问题,如果我们遵循思维常规,逐项去求和或求积,这种做法虽无不可,但运算起来往往显得复杂而冗长,有的甚至无法操作.其实,我们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大可不必“循规蹈矩”,完全可以变换思维视角,突破常规的做法,来个“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里引有陶渊明的诗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民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课本把“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巳歌”释译为“亲族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此注不全,不能体现鲁迅先生的用意,问题出在“亦”字。《古书虚字集释》注“亦”犹“或”也。“或”古读若“域”,与“亦”为双声。《列子·力命篇》:“故贵之或不生,践之或不死,爱之亦不厚,轻之或不薄”,“亦”与“或”为互文。左思《招隐》:“纤鳞亦浮沉”五臣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