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阵地。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就必须不仅具有适应新形势所需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由此可见,大学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应把德育教育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大学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在加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同时,在学科教学中重视贯穿和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在各学科、各门课程中都含有丰富的显性和隐性的德育教育内容。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只重视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德育的渗透,这样只能使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增长,而忽视品德的修养。在大学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利用这个特点,寻找到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点。把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完成培养大学生智和德的任务。本文以《中国地理》课程教学为例,分析在大学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地理是高中学校教育中的一门课程,地理学科的知识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德育教育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随着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德育教育教学的要求得到提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人生态度的形成,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本文针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吴清霞 《中学文科》2006,(10):62-6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地理教育中要继续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通过教学来进行。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那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空洞的目的。地理学科的德育内容丰富,在进行地理教育的同时,恰当地切入德育教育,两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初中地理学科在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要使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切实发挥效能,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素质,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就必须从德育内容的设置、德育手段的丰富和德育内容的挖掘和结合上下功夫。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进行了一番论述,希望对广大初中地理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而德育是一切教育基础,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而地理学科又具备独特的德育价值。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十分关键。本文特此研究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育模式,希望能为地理教学乃至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尝试走出一条“寓德育于地理教学”的教学模式,将书本的知识点结合现实生活的实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学校正式德育教育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注重对德育教育的反思,下面谈谈笔者的感想. 一、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德为首而技能次之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智能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新课程背景下,德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笔者就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健育渗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周晓霞 《学周刊C版》2019,(1):104-10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素质教育成为当前社会备受瞩目的话题,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素质教育格外重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对个人道德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初中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初中地理德育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顾红梅 《学子》2012,(12):36-36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地理教学中必须渗入德育,地理教育如何按照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六种渗透方法比较有效。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要让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认识国情,即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地理这门学科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中学生各门课程中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着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地理课教学中研究和探索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地理学科的基本观点,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这一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为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地理新课标有这样的陈述: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研究者;要突出地理课程的实效功能,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放在突出位置,以真挚的博爱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创新进取品质,与时俱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合自然与人文因素,加强德育教育。地理教材中可以渗入德育教育的途径多,内容也比较丰富。这要求我们教师广泛吸纳博采众长,结合教学和生活实际进行创新,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本人日常教学中比较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实践:一、关注社会焦点,找准德育契机中学生思维活跃,思维比较活跃,关注时事。这就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从地理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着手,从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教育因素,丰富德育教育形式,身体力行,感染学生的角度,力求达到地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黄海峰 《考试周刊》2011,(47):168-169
高中地理教学不仅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德育观念。研究表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德育观念,包括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爱国情操、辩证法和生态环保意识。因此,中学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5.
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是有教育意义的。不论何种社会还是哪个国家、哪个学校或是哪个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德育教育。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粗浅地谈谈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起到了独特的德育教育的功能.通过教学的深入,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思想境界、行为规范的教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品德,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意识.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只注重知识。很少涉及德育教育,而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终身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数学德育教学中无痕的金钥匙开展德育教育。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存在一些不同意见,主要是用正面进行方法,还是用渗透穿插方法。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具体、灵活而有效地穿插德育教育,妥善地处理好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达到良好的效果。以渗透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似乎更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中学时代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地理学科在对学生品德方面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当前地理教学的功利性太重,偏离了地理教学轨道,教师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本文针对目前地理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的尴尬境地,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渗透的内容及德育渗透的途径三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万云花 《学周刊C版》2014,(3):100-100
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具体、灵活而有效地穿插德育教育,妥善地处理好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注重熏陶感染,以潜移默化、渗透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即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契机,春风化雨,进行有效的情感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