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推行的一场内容广泛、影响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由当时的洋务派推行、实施而得名.洋务运动内容包括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一度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它虽然没能救中国,却为中国的进步、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链条上的第一环.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作者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到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大地上建立起许多与旧式教育完全不同的新式学校。这是因为以科举制度为核心和目的旧式的教育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中国近代化发展的需要。洋务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新式学校的发展,为新式学校注入了大量的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教育内容,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培养了许多人才。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的近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的近代化。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变革,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促进中国教育由传统封建制走向近代化西式教育的转变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其创办新式学堂,改革科举制度,派遣留学生等措施,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同时也为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朱任辉 《知识窗》2005,(9):47-48
左宗棠是我国洋务运动早期的始作俑者.中国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福州海军船厂就是由他最初策划实施的.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运动的打击,面对内忧外患,清统治集团内部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旨在抵御外辱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运动。随着洋务运动的发端,中国各地区相继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正19世纪60年代,日本和中国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居,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下,都不约而同地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同时展开。但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中国几乎完败于日本,落得个割地赔款的下场。后人在比较两国改革的成败时,多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本身进行比较。但事实上,早在那之前100多年,中日两国对待西学的态度,就已经为后来中日两国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8.
章旭 《科教文汇》2013,(9):157-158
中国近代化也叫中国现代化,是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成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过程。而中国近现代化的起步则是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起步。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初步研究,得出了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洋务运动,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并实施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也是在维护封建皇权统治的前提下由上到下的一次改良运动,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那么要怎样将这些知识讲述给初中生,让他们记住并从中吸取教训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鸿章一生的事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开展洋务运动,对外战争及外交活动,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方面。李鸿章对洋务的认识主要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亲眼目睹了西方舰船利炮的威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他组织的淮  相似文献   

10.
章旭 《科教文汇》2013,(27):157-158
中国近代化也叫中国现代化,是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成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过程。而中国近现代化的起步则是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起步。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初步研究,得出了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洋务运动,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并实施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也是在维护封建皇权统治的前提下由上到下的一次改良运动,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那么要怎样将这些知识讲述给初中生,让他们记住并从中吸取教训呢?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鸿章一生的事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开展洋务运动,对外战争及外交活动,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方面.   李鸿章对洋务的认识主要是在镇压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亲眼目睹了西方舰船利炮的威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他组织的淮军在上海一带曾和全副西方装备的“洋枪队“、“常胜军“配合作战.……  相似文献   

12.
沈晨 《科学大众》2015,(2):46-47
本文试图借助"动机和效果"理论来引导学生带着反思和借鉴的心态去透视历史上的"洋务运动"。其中着重探究洋务运动推行的原因、短期影响和长远影响。让学生在探究和思考中加深对历史事件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60年代,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耻辱以及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之后,大清王朝的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一批力挽狂澜、重振大清国威的人物,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胡林翼等。他们积极推行洋务运动,开办工厂、购买军舰、恢复各项经济文化事业,连老佛爷慈禧太后也投入了难得一见的热情,朝廷上下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番改革搞得轰轰烈烈,一个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化”问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下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中国的近代化”,让学生对“中国的近代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一、“中国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是指以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经济领域的工业化为核心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又称现代化。其具体内容包括, 经济领域: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  相似文献   

15.
洪涛 《科教文汇》2008,(32):239-239
本文从中日两国对外来事物译词的不同,分析了两国对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即日本基本上是全盘接受的,而中国是要将之融入本国文化的。由此进一步分析了两国近代化过程的不同。得出——中国的近代化虽然缓慢但是一个质变的过程,而日本的近代化虽快但只是表面文章,其结构性的、日本式的东西依然故我——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是必然的,设备先进化、管理现代化是中国步入国际市场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发展阶段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讨论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系,进而提出推行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转移(或技术移植)、消化吸收外来技术是一个不可避开的发展阶段。技术转移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起点。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试图通过技术转移走向技术创新。因此,技术转移或技术移植是中国技术发展的一条主线。沿着这条线索研究中国近代技术史,能够深入认识中国科技近代化与工业化,理解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但到了近代,由于闭关锁国等政策的影响,中国的科技水平停滞在了古代自然哲学的形态。随着太平天国运动和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清政府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存危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抵御外侮,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场内部改革,即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使封闭已久的中国迎来了现代科技文明的新鲜气息。洋务运动不仅在技术层面对中国产生了影响,也在思想意识层面对中国的有识之士产生了深刻影响:洋务派由翻译西方科技书籍到自编科技期刊,由依赖传教士被动接受西学到主动培养精通西学的人才,由自办新式学堂到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虽然洋务运动未能挽救清王朝灭亡的命运,但却打开了中国近代科技意识乃至社会价值观的启蒙之门。  相似文献   

19.
张之洞不仅是晚清统治集团中有作为的中兴名臣,而且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创者.他一生都十分重视教育,他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使中国近代系统教育制度得以形成. <劝学篇·外篇>里宣扬的发展留学教育的思想及改造旧书院、设立新式学堂的思想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思想观念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0.
传教士的科学输入,洋务运动的技术引进,新文化运动中的科学精神启蒙是中国传统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变的三部曲。本文论述传教士科学活动的动机和效果,洋务运动的成败得失,文化认同中的激进与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