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的北大中系,教授中泰山北斗般的人物实在太多.但是,大多数教授讲课的水平与他们的名声,有构成反比的倾向。王瑶先生以博学强记闻名,但是讲课时.嘴里老像含着一块热豆腐.好像他越是讲到得意之处,那块豆腐越是发烫。魏建功是中系唯一的“学部委员”,讲到汉字无法形容的妙处,  相似文献   

2.
那年那月     
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教授有清华的,也有北大的,应该还有南开的.但是哪一位教授是南开的,我记不起来了,清华的教授和北大的教授有什么不同,我实在看不出来.联大的中文系主任是轮流坐庄.朱自清先生当过一段系主任.担任系主任时间较长的,是罗常培先生.学生背后都叫他"罗长官".罗先生赴美讲学,闻一多先生代理过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教授有清华的,有北大的,应该也有南开的。但是哪一位教授是南开的,我记不起来了,清华的教授和北大的教授有什么不同,我实在看不出来。联大的系主任是轮流坐庄。朱自清先生当过一段系主任。担任系主任时间较长的,是罗常培先生,学生背后都叫他“罗长官”。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意义     
<正>大家好,我叫董仲蠡,是一名英语培训师。作为一名老师,我有的时候总有一些困惑,我讲的大多都是考试类的课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研英语等等。有一次我在讲四级翻译的时候,讲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讲到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讲到王佐良先生把  相似文献   

5.
本校组织组内听课。笔者听了《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在讲到鲁迅先生初到仙台这一部分时,执教者提出这个问题:“作者初到仙台受到了很多优待,可是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北京的白菜和福建的芦荟?”之所以设计这个问题,笔者知道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初到仙台的心情,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取得这样的效果,因为问题提...  相似文献   

6.
教授的不同在一所大学的操场上,政治学教授、哲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围着一根旗杆。数学教授走过来,问:“先生们,在忙什么?”“我们需要这旗杆的高度,正在讨论用什么手段得到它。”政治学教授说。“瞧我的!”数学教授说着,弯下腰抱紧旗杆使劲一拔,把旗杆拔出后,放倒在地,拿出卷尺量了量,“正好五米五。”说完使把旗杆插回原地,走了。“这人!”语言学教授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轻蔑地说:“我们要的是高度,他却给了我们长度,瞎添乱!”易教授70岁才抱上孙子,全家这小东西异常疼爱,越是这样,取就越难,所以直到周岁还没取上名。易教授是个文学家,他认为…  相似文献   

7.
某知名大学的一位数学系教授在给大学生们讲课时,讲到得意处,竟发出了"数学好玩"的感慨.也许外行人永远也理解不了一门既抽象又枯燥的学科怎么会跟"好玩"联系上,真是匪夷所思!但是,在讲到《平移与旋转》这一章节时,我的一名韩国学生也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数学好玩!"一名大学  相似文献   

8.
杨金 《云南教育》2001,(8):43-44
中学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尽管从宏观上说现代教育并不存在“后进生”,一个学生这方面不行,那方面就行,能说后进吗 ?但是作为各学科的班级教学来讲,由于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诸多因素有差异,学习成绩就会有若干层次。正因为如此,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是,总不能人人都去挤名牌学校。上海华东师大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说:“越是那些传统的名牌学校,传统势力往往越是雄厚,越是应试教育的堡垒。好多重点学校,好多名牌学校,他们的成就不是取决于校长、教师怎么水平高,而是他们的生源好。…  相似文献   

9.
1、在传统的知识信念支配下,教学始终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始终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理智力量。教师满堂灌。边角顾及,不分轻重,学生满堂记,囫囵吞枣。教师主宰一切,比比皆是的你讲我听,你写我抄的僵化做法。有人戏言。传统教学中考试是考老师,而不是考学生:老师讲到,学生会;老师讲一半,学生会一半;老师没讲到,学生会呆掉。而作为一名普通高中教师,素质口才参差不齐,学生越是唯唯诺诺.教师越是战战兢兢,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考中开放性、发散性思维题型增多。教与学更是相脱节,顾此失彼,教师无奈,学生无助。  相似文献   

10.
《邯郸师专学报》2010,(3):14-14
《光明日报》2010年7月15日发表了中国政法大学著名教授方尔加先生的《如何看待老子的"道"》一文,这是方先生应邀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做的演讲录,数十家网站转载了这篇文章,影响很大。方先生在文中讲到老子"道"中的"用人之力"时,引用了《邯郸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试论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一文中的一段文字,加以阐释。引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字不一定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年轻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珂勒惠支的画,鲁迅先生最佩服,同时也很佩服她的做人。珂勒惠支受希特勒的压迫,不准她做教授,不准她画画,鲁迅先生常讲到她。史沫特莱,鲁迅先生也讲到。她是美国女子,帮助印度独立运动,现在又在…  相似文献   

12.
<正>初次听到先生的名字,是在石中英老师的"教育学原理"课堂上,那是2001年的春天,我读大一。"我的老师黄济先生"是石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讲到某个教育概念或教育问题的时候,黄济先生的观点会被引用;讲到为学为人之道时,黄济先生的事迹则会被拿来做例证。十几年过去,石老师那自豪而仰慕的语气,仍然清晰地印在记忆里。当时就想,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能有这样神奇的魅力,赢得学生如此的敬仰?后来读过先生的《教育哲学通论》,听过先  相似文献   

13.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第三章"词序的发展"一节中说:"主——动——宾的词序,是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词序.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是宾语可以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结构是有条件的.总的条件是:这个前置的宾语必须是一个代词."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当王先生讲到"由指示代词'是'字构成的另一种凝固  相似文献   

14.
那年那月     
西南联大中文系的教授有清华的.也有北大的.应该还有南开的。但是哪一位教授是南开的.我记不起来了.清华的教授和北大的教授有什么不同.我实在看不出来.联大的中文系主任是轮流坐庄。朱自清先生当过一段系主任。担任系主任时间较长的.是罗常培先生。学生背后都叫他“罗长官”。罗先生赴美讲学.闻一多先生代理过一个时期。在他们“当政”期间,中文系还是那个老样子.他们都没有一套“施政纲领”。事实上当时的中文系主任“为官清简”.近于无为而治。中文系的学风和别的系也差不多:民主、自由、开放。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先生在谈论诗词格律时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越是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才能跳得痛快。只有不会跳舞的人才怪脚镣碍事。翻译工作就好比带着脚镣的舞蹈,翻译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认知活动、一种技巧、一门艺术,是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翻译在促进不同语言国度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大学这个舞台上怎样培养大学生的翻译基本能力,跳好这带着脚镣的舞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令人思考、令人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没有谁知道     
小河狸肯肯正在认真地上建筑课,他们的老师安顿先生把盖房子的细节讲得很全面,从捡树枝到搭窝,甚至连选地点,安顿先生都讲到了.  相似文献   

17.
摆脱简单化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杨东俊语文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从整体而言,语文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张志公先生在一次谈话中讲到,中学生无论读的能力、写的能力还是听和说的能力等,在应付日常生活时常常...  相似文献   

18.
我的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朱鼎勋教授已去世半年多了.朱先生毕生从事数学教育工作,倾全部心血培育年轻一代,他的照人风采,音容笑貌,严谨的治学精神,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上大学一年级时,有幸亲聆朱先生的解析几何课.先生时当中年,精力充沛,热情奔放,边讲边打着手势,不停地在讲台上走来走去,有时还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讲到重点的地方,他总是用力板书,加重语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时隔多年,但回想起来,当时先生的形象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9.
在金秋送爽的九月,我十分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幼儿园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项目.其中,中国教科院的刘占兰教授在进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中讲到的科学教育之积木区的教育价值,令我感受颇深. 积木区在幼儿园都应该有,这是国际所公认的.积木虽然简单,但是玩法变幻无穷,有着非凡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我上《藤野先生》一课.讲到它的体裁时,我说,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一个同学马上反问:“老师。说它是抒情散文有什么不对呢?归根结蒂,它不是抒发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一腔复杂的爱国热情吗?”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关于现行散文分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