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展专业人才根据专业化程度可以分为核心人才、辅助性人才和支持性人才等层次。目前我国会展专业人才供求失衡,严重制约了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可采取"一引导三主体"的培养模式,使政府引导与会展企业培养、高校教育和社会培训"三主体"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我国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职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鲒舍交通行业对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自身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改革经验,提出了高职教育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应谊为"专业技能教育+特长模块教育+职业能力培训教育"的观点.并通过江苏交通建设发展对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及学院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采取的方法,说明了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3.
邢苏 《学子》2013,(10):55-56
目前在高职教育界存在着将高职教育简单理解为"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的观点,导致只侧重加强技能的培训,陷入"要技能不要人"的误区。社会的需求随时在变动,职业岗位的变动状态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因此,高职教育仅仅有技能是不够的,在提升人才技术含量的同时注意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使学生不仅能实现当前就业,更能保证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就拿物流业来讲,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人才的素质培养密切相关,物流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现代物流人才的缺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因此,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优化当前高职物流人才素质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目的仅由"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心理因素影响人才创造"、"体育活动对培养人的优良心理素质的作用"这一逻辑关系出发,来阐明为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新型人才是时代的需要.同时强调学校体育对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作用,特别强调体育教育对人才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功能.并且针对我国体育教育现况中存在的不足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体育功能发挥不强且不全面的特点,提出本人几点关于教学中对心理因素培养方法的建议,由此希望引起有关方面对这一领域加以重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做它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王强 《江苏高教》2008,(3):80-81
本文从高等农林教育生态化是培养"生态型人才"的重要前提、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高等农林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生态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等两个方面,论述了高等农林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生态型人才"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比较一致的选择,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及"高职高专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新建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创新教育观念;积极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建设高水平的"双师...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世界各国积极发展"技术教育",适应了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技术教育"成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教育类型与教育制度.当前在我国确立"技术教育"的独立地位,对于明确人才培养类型具有重要意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程度、人才分类的"职业带"学说可作为划分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及相关教育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资源作为战略资源,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以往外语人才的培养中教育界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时至今天,在国家推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必然对外语人才提出新要求。第三代外语人才应是尖端的、精英式的创新型人才。探讨外语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法学教育不仅要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能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法律人才,还要培养出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治国人才.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法学教育不仅是培养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还应培养'官',即从事政府管理的公务员."如何创新法学教学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是每个从事法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既能在创新中应用,又能在应用中创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突出课程体系设置的"应用性"、"创新性",从而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指导方针,优化课程结构;坚持"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课程开发思路;建立培养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通识教育、平台教育、创新教育"三级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重视基础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快课程综合化步伐。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不仅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更是造就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必要前提。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中,往往一味强调填鸭式教学,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入瓶颈。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路径,以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人才。  相似文献   

12.
技能教育培育"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中职学校要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就应把技能培养放在首位,而在技能培养时应把培养的目标与社会发展、社会所需、企业所需紧密地联系起来,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艺型人才,帮助学生能就业、好就业,顺利推荐上岗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被社会及企业接纳,也只有这样,中职学校才能发展与壮大。  相似文献   

13.
略论城市"第一资源"和大连市人才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资源是城市的"第一资源",开发"第一资源"是城市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才开发战略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第一战略.本文以大连市为案例,提出了城市人才开发战略目标是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与城市性质、功能相称的,与现代化国际都市相匹配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大连市的人才开发战略重点是构筑东北高层次人才的凝聚中心、培育中心和创业中心,建成充满生机和活力、高层次人才辈出的人才高地.大连市的人才开发战略包括人才资源的教育培训战略、全球引智战略、市场配置战略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改革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4.
孙颖 《时代教育》2013,(16):177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题,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关键竞争因素,实现创新的根本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学校承担着创新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学校中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激发求知欲望、创设良好氛围、合理评价"三个方面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黄海珍 《教书育人》2011,(24):24-25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到内涵发展上来。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改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跨专业合作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坚持"专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的教育类型和培养的人才类型相同,都属于职业教育并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其层次不同故而人才培养必然存在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具有人才培养起点高、规格高、"双证书"层次高以及高职生具有就业岗位宽、社会期望值高、发展后劲足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利于培养出社会期望的职业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传播世界先进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培养时代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构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1+N"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为背景,从国家语言战略、边疆安定、百姓生活、大学生就业等角度指出西藏培养汉藏双语人才、英语人才、印地语等南亚国家语言人才的重要意义;从西藏特殊的区位特点、国家治藏方针、跨境语言资源等方面出发,探讨在"一带一路"进程中西藏在培养语言人才上所具备的优势;最后试图探讨不同教育阶段语言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育艺术》2013,(2):81
教育是强国之基,人才是强国之本。人人成才之时,就是中华民族崛起之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教育要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艺术家。然而,学科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优秀的学  相似文献   

20.
从1949年至今,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经过了多轮调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各行各业发展培养专业化技术性人才,到注重"精英"教育的研究型大学,再到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技能型大学的产生与发展.调整的内容各不相同,但为国家图富强、为民族谋复兴、为社会育人才的初心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