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冠县梅花拳传承协会为个案探讨师徒互动及组织建构过程。协会师徒互动包括:(1)传艺协作:师父通过引导惩戒使弟子养成行为规范,在技艺渐进中密切师徒关系;(2)情感交互:师父为武术传承事业倾情付出换来弟子的情感回馈;(3)仪式共享:拜师仪式缔结师徒关系,祭祖大会强化组织认同。协会在师徒互动中建构:(1)技艺传承中,徒弟在认识师父中融入协会,师徒共同维护协会良好形象,最终形成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2)情感交流中,弟子归属感提升表现为对协会从仰慕、关爱到眷恋的情感递进和升华;(3)仪式共享中,拜师和祭祖贯穿情感形塑制度,以丰富拳种叙事促进认同。总之,师徒互动是围绕武术传承展开的情感与仪式的互融共促,民间武术组织应以情感与仪式交融促进技艺传承。  相似文献   

2.
武学师说     
张方 《精武》2004,(8):20-22
习武者如果拜师,师父要考察徒弟,自有“择徒的标准”;弟子也应慎选师父,要知“拜师的学问”,欲知个中诀窍,须读《武学师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文化学的视角,结合西方功能学派的观点,对传统武术中的拜师仪式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进行了文化学意义上的解析,提出拜师仪式文化的传承来自于“文化迫力”。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得出拜师仪式存在的价值与作用是:拜师仪式中的师承制文化满足了传统武术文化中技艺与人才传承的缺失与创新需求;拜师仪式制度下师徒之间“技道并行”的武术传承内容在“武术文化空间”下的整体性传承;拜师仪式文化中的口传心授传承方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抵御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中存在的生存优势。通过仪式文化,去阐释中国民族体育的文化内涵,从拜师仪式文化中发掘传统武术的显性和隐性传承方式,对民族体育的传承和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文化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传统武术拜师仪式传承中文化场域的关系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对传统武术拜师仪式与文化现象的研究有很多,但从“文化场域”视角对拜师仪式的分析还少有人关注。拜师仪式作为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存在,并非“静态的”、“过去式”的,而是一种永存精神文化的活的载体,在不断革新的现代化语境中,显现了新的文化传承特征。研究结论认为:传统武术拜师仪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拥有独立的“文化场域”特征,我们不仅要在历史语境中对其加以分析,更需要的是在现代语境下对它进行理性的甄别或取舍。  相似文献   

5.
刘宇 《收藏》2008,(9):126-128
帖,古代用布帛写的字条。后来被政府使用于公文中,如文书、告示等。帖用于税收事项中,叫法不一,如汉唐时期的税帖,元代的“花名印押由帖”、明代的“归户由帖”,清代的“印贴”“吊税帖”,民国时期的“收税帖”“回帖执照”“牙帖”等。各个朝代的税帖各有其意。下面笔者将明清、民国时期有关税收之“帖”介绍出来,以供欣赏。  相似文献   

6.
穿鞋的徐无敌“胡荣华厉害吗?可你们大家不知道,老胡我们俩拜的是同一个师父,我们的师父名叫神谷子。胡特大拜师比我早,所以我应该叫他一声大师哥。说起我这大师哥,人是不错的,就是笨了一些,我师父教了他三年后,他才学到了象棋艺术的一点皮毛,把我师父气得直拍大腿,后悔当初收他为徒,于是一狠心把胡荣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武术拜师仪式的变迁。主要结论:武术拜师仪式是指通过一系列完整的程序来完成师徒关系最终确立的仪式,主要功能有尊师重教、庄严神圣,师出有名、传承之需,广为宣传、确立身份;新旧武术拜师仪式一脉相承流传至今,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二者在功能、目的和主要程序等方面都是一致的,仅在一些具体环节上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大都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缩影,但也反映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建议: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使武术拜师仪式这一独特的社会民俗行为和武术文化现象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查娜 《新体育》2006,(6):14-15
陈金原名陈鹏飞,1997年改名。这一年,是他从老家邯郸来南京拜师学打羽毛球的第二年。师父名金超,是南京市下关区体校的校长,1997年认陈金当干儿子,陈金的“金”宇正是干爸的姓。  相似文献   

9.
王茂斋品德高尚,恩怨分明。其一心回报师恩,弘扬师门。由于师父饱受满清王公贝勒歧视,明明是受业于杨禄禅宗师,却因王公贝勒认为:你是奴才,我们的师父,你怎能叫师父?那不是和主子爷们称兄道弟吗?故在杨禄禅临终时,全佑(凌山、万春)遵师命拜小自己3岁的班侯为师。王茂斋对此不以为然,并公开对弟子说,我师父是全佑,师爷是杨禄禅。凡是满清皇亲国戚这些人前来投师拜门,王茂斋一概不教。有一次,一位王爷知道王茂斋喜爱兵器,就拿了一把镶嵌珠宝的名贵宝刀作为礼物,前来拜师。王坚辞不受。后来这人转而结交王的次子王子英,并把宝刀送给王子英。王…  相似文献   

10.
辞旧迎新,老友新朋聚会之际,杀上一局,拆解棋中各种变化,真乃一大快事。而将得意之作寄经《棋艺》,写上心得,附上自己与对手的照片,期待“杰作”或“遗憾”刊登之日,亦是一种希望的“储存”。但请棋迷朋友注意几点:一、千万写清自己是谁!否则不知交战双方哪位是自战解说者,难与照片之人对号入座。二、尽量选择具有“精彩段落”的胜负篇,和局虽然也具有艺术美感,但总嫌平淡。三、请写明时间、地点、对手名字、简介等,已经有“山东张强、南京金松、西安马麟”等棋手的名字在来信中出现,为避免与全国赛场上的大师们混淆,请加以说明。四、网上对局,也要把人名、时间写详细,因为网名相同者不少,但从分数上可初窥水平之一斑,搞不好就会遇上一个大师刀客,输也输得精彩些啊!  相似文献   

11.
董海川传奇     
王振山 《武当》2008,(3):55-57
二十九回 同门子弟胜家人 董公逝门徒哀悼 话说董公装订好柔身八卦掌拳谱,轻手抚摸着封面,望着闪动的烛光,想起云盘道长的恳切嘱咐,自己几十年的艰辛磨难,不觉泪已盈眶,自言自语地说:“师父,今天可以告慰你老人家了,徒儿终于没有辜负师父的栽培之恩,八卦掌门户可以一代代流传下去了。”唤过义婿史六:“立卿,这是为师多年的心血,现在传给你,望你能发扬光大本门拳派。”史六跪下,郑重其事的伸过双手接下:“徒儿一定牢记恩师教诲”。  相似文献   

12.
看师徒传承     
师父对徒弟口传身授,是传统武术传承的一个方式。师徒传承已经成为武术的一个典型特征。这种依托于农耕时代、打着深刻儒家烙印的传承关系延续到现代,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广泛争论。繁缛的拜师仪式,究竟是封建糟粕还是文化礼仪?森严的等级制度,究竟会导致门派之争、固步自封。还是尊师重道、尚礼崇德?师徒传承是保护了武术的完整,还是束缚了武术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听听各方人士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杂技与魔术》2011,(4):26-26
2011年7月22日,优秀青年魔术师李宁收军校学生石腾龙为徒拜师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八方苑举行。 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戴武琦、中国杂技家协会副秘书长曹建明、部分省市杂协负责人、香港魔术师协会主席谭永铨、台湾魔术师协会主席罗飞雄和副主席程广生以及李宁和石腾龙的家人友好等50余人出席拜师仪式。  相似文献   

14.
《当代体育》2014,(13):76-77
骑士队老板丹·吉尔伯特的小儿子尼克·吉尔伯特为自己的老爹带来了两个状元签,不知是否因此受到了启发,在今年的顺位抽签仪式上,雄鹿队老板威斯·艾登斯让自己从未露面年仅18岁的小女儿出来博一下手气,而国王队的新老板维维克·拉纳戴夫则让自己有“印度公主”美誉的女儿阿佳丽·拉纳戴夫出阵碰碰运气。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尊老爱幼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传数千年.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其意为:“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尊重他人的长辈,呵护自己的子女,进而爱护他人的子女.若能如是,国泰民安的理想就如掌中之物般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一个小沙弥修行多年,却始终不能参悟。他来请教师父。“师父,我来这里已经很多年了,每天我都专心诵经,一心向佛,可是我还是没有修成正果。我该怎么办?”师父答:“早晚有一天你会修成的。”“师父,那是什么时候呀?”师父告诉他继续修行便是,其他不再多说。于是小沙弥又回去用功参学,三年过去了,五年也过去了,小沙弥还是没有开悟。无奈之下,他又来找师父。“师父,我又修行了这么多年,可还是不得一点要领,看来我是没有这个慧根。我也不想再念佛了。师父,求您让我干点别的吧。”“既然如此,也不勉强你了。这样吧,佛堂后面有一片凤仙花,你就去侍…  相似文献   

17.
火灵 《收藏》2009,(10):112-112
“试帖”在《辞源》里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唐制帖经试士,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开一行,截纸为帖,谓之试帖。另一种解释为唐以来科举考试多以古人诗句命题,冠以“赋得”二字,亦谓之试帖。  相似文献   

18.
宿聚生  昕东 《垂钓》2010,(3):40-43
手竿族菜乌固然不少,但相比之下,抛竿钓群中的瞎蒙乱撞者还要更多。原因之一是钓鱼纸媒、网媒上对抛竿的交流少之又少。再有,抛竿族“徒多师少”,纵算少量新手能拜到师,这些师父恐也多是迷迷糊糊的,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武当》2022,(9):36-38
<正>恩师刘瑞于2017年5月3日仙逝,一晃有五年多了。我于1997年,正式拜师到武当赵堡太极拳刘瑞老师门下,学习追随了二十年。感念师恩,一幕幕往事,时常浮现在脑海,让我反复地眷念和铭刻着那些陪伴在师父身边的日子。1997年3月22日,与闫团周一起,到了西安化工厂北福利区刘瑞老师家,行礼投递了拜师贴。杨文庆师弟也在场,当时在跟随刘瑞老师学习曦阳掌,他给倒了茶水。师父让我们坐了下来,老师坐正位,我们俩坐侧位。刘瑞老师让我们体会一下他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王永贵 《收藏界》2013,(3):18-23
《唐人月仪帖》是一个“神帖”,按照张怀璀的《书断》理论,完全可以被列人书法“神品”,而用来注释的小楷,至少也可以列入“妙品”。历史上,历史名家对此帖评价甚高,然而查遍所有史籍,却无法找到此帖的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