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作家白先勇怀着对昆曲的热爱之情,改编了传世经典《牡丹亭》,制作出青春版《牡丹亭》,给这一经典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青春版《牡丹亭》,用现代的理念给原版的昆曲表演加入了青春元素。全剧依然以杜丽娘与柳梦梅超越生死的爱情为主线,通过精致的舞美设计和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将作品至情至性的浪漫主义精神唯美呈现,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2.
钱永平 《文化遗产》2008,(4):154-156
2008年10月11日至1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开平市召开,这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办,来自大陆各省区及宝岛台湾的学者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11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一、传统戏剧研究(一)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吴新雷在会议开场报告《当今昆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宏观考量———以“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和“上昆”全景式<长生殿>为例》追溯历史,着眼当下,对经典昆曲《牡丹亭》和《长生殿》近年来上座率高的原因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两部昆曲一方面活态展示了传统昆艺的演唱魅力与深厚底蕴,另一方面融入了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做到了古典与时尚,昆曲美学与现代剧场相结合,适应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宋俊华《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对比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和白先勇改编《牡丹亭》的不同理念与时代背景,反思文人如何利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对于审思当下的“经典热”以及揭示我国戏剧发展中的文化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雷碧玮的《物质与非物质之吊诡:昆曲在海外的...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制作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问世以来获得了很大成功,其公关策略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传统的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带来了冲击,也为其创新带来了契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存在着传承人趋于老龄化、传播内容难以创新、传播渠道单一以及年轻受众缺位等问题。对此,青春版《牡丹亭》定位年轻受众制定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传播延续了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生命,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着“百戏之祖”美誉的昆曲因为一系列大胆改革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昆曲骤然升温。白先勇担任总策划和总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今年5月在南京上演,并采取了三场连演的方式,即一场戏分三个晚上连续演出。这种演出方式是当代戏曲演出史上罕见的,本身即蕴涵着极大的新闻价值。南京的媒体就因为这次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着实兴奋了一阵。但蜂拥而至的记者与观众却随之发生了意外冲突。  相似文献   

6.
青春版《牡丹亭》完美地展现出东方文化特有的风格,让人们看到我国古典艺术既优雅含蓄,又热情如火的特性,展现出东方不同于西方的审美观。从对原著编整的角度看,青春版《牡丹亭》继承了汤显祖追求爱情自由的精神,又加强加深对"人间情"的描写,把"情"提高到普世的极致,这又超越了传统的进步思想。同时,它既保持了传统戏曲要求表现唱、做、念、打诸般伎艺的特性,保持了戏曲表演写意性的审美特征,又吸收了当代舞台艺术,让场面和某些程式具有当代性,适合青年观众的口味。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说明,戏曲表演,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否则,戏曲不可能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戏剧从传统走向现代,无疑需要直接面对现实。本文以青春版《牡丹亭》个案分析为出发点,探讨戏剧的创新形式选择。从青春版《牡丹亭》发展状况来探讨未来中国戏剧的发展策略和趋势,探究综艺节目《我看你有戏》,以传承和创新为内核,思考中国传统戏剧多元化发展,为戏剧未来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读书     
★《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定价:58元     本书由白先勇主编,两岸 三地知名学者撰文,从汤显祖 的创作背景、《牡丹亭》的魅 力,一直谈到白先勇改编青春 版《牡丹亭》的来龙去脉—— 2004年,白先勇和苏州昆剧院合作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新版加强了柳梦梅角色,生旦并重。 ★《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 范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 月  定价:26元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接递进中,雷震作为中国 民主宪政最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赵雅琴 《出版广角》2018,(11):67-69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华人世界掀起了一场昆剧复兴运动,在当代昆剧史上影响力深远.其编剧、导演、主要演员、舞美灯光、舞台设计等具有鲜明的白氏昆剧特色,其传播策略更是富有创意.结合青春版《牡丹亭》研究昆剧传播,有助于昆剧未来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4伊始,一款名为《2048》的游戏迅速蹿红网络,当它的开发者将这款游戏的网页版开源后,随之便出现了各种版本。其中,由资深"昆虫1"陆梨青制作的《2048牡丹亭版》随即在北昆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在以社交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的今天,首次尝试游戏传播的《2048牡丹亭版》受到了昆曲爱好者的广泛欢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全新探索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10,(6):1-1
台湾知名作家白先勇9日在上海图书馆开讲昆曲《牡丹亭》、《玉簪记》,吸引了大批上海观众及台商妇女,现场人气火爆,座无虚席。终身担任昆曲志工的白先勇说,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资产,但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没落了,非常可惜,他希望有一天能够让昆曲重生,恢复“大汉天声”。白先勇并且以“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来形容昆曲的重生,获得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12.
昆曲《牡丹亭》之美早已成为经典,而艺术家们以多种艺术形式将《牡丹亭》搬上舞台,呈现别样之美。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舞剧《牡丹亭》首演时曾经为观众呈现美轮美奂的演出,9月他们再次舞进国家大剧院,让更多观众感受《牡丹亭》舞蹈之美。  相似文献   

13.
熊茵 《出版广角》2013,(2):76-77
《牡丹亭》是昆曲中一部著名的爱情剧作,它分为55出,包括《惊梦》《寻梦》《婚走》《再生》等。在昆曲的早期剧作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围绕政治主题展开,例如《浣纱记》《宝剑记》《鸣凤记》等,也有少部分以男女爱情为主题的戏曲。到了明朝的万历年间(1550),一位可以和西方戏剧家莎士比亚相媲美的戏剧家汤显祖诞生了。他所写的《牡丹亭》将大家闺秀的  相似文献   

14.
档案收集     
2008年12月28日,苏州昆剐院向汤显祖纪念馆举行相关资料捐赠仪式,赠送的资料包括青春版《牡丹亭》DVD、书籍《圆梦》、温家宝渤望的“姹紫嫣红牡丹开、良辰美景新秀来”题词复制件等。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4,(20):68-68
★《笛声何处:关于昆曲》余秋雨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6月定价:22.00元 余秋雨以文化的视角散文的语言解读了《牡丹亭》、《精忠谱》、《长生殿》、《桃花扇》四大昆曲经典.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老照片也首次示人。昆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巴乔自传:梦想之后》巴乔译林出版社2004年5月定价:23.8元 巴乔的第一本自传《天上的门》以一个梦作为结尾.而《梦想之后》正是对这个梦的阐释。作为巴乔自传的终结版本书详细叙述了世界杯后最近的两个赛季里.巴乔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沙郡岁月:李奥帕德…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文学名著改编水准良莠不齐,过犹不及,必须把握合适的度或标准。名著改编既不能脱离名著自身的美学特征,又须切合电视剧艺术自身的传播特点,把握受众观赏时的审美心理。基于上述要求,现代文学的名著改编应该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本文通过现代文学名著《围城》、《雷雨》改编的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具体分析了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6,(9):79-79
由话剧导演田沁鑫执导、江苏省昆剧院演出的昆剧《1699·桃花扇》,将在北京首演。田沁鑫新导的《桃花扇》是名符其实的“青春版”,全部演员的年龄和剧中角色相仿,演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据田沁鑫介绍,这一版《桃花扇》再现了昆曲的和谐之美。为了恢复原版的风貌,剧组曾赴上海、苏州、浙江各地寻找散落的曲谱。在改编上,田沁鑫只根据孔尚任原作,依照演出节奏进行了删节,没有新编和改动。而且,他还基本恢复了300年前文武并重的演出规模,舞台设计也非常考究,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南都繁会图》首次全景亮相;康熙年间的曲谱、昆曲大师俞…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2,(4):36
近日,中国昆曲博物馆将《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捐赠给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馆)。该书共计10函100册,收录包括《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浣纱记》《琵琶记》《荆钗记》等在内的昆剧77本、904折其中未刊印的就有200余出,其中不乏孤  相似文献   

19.
闲时闲想     
实行五天工作制以后,消闲多了。最近听昆曲《牡丹亭》,看张继青、顾铁华二位大家演的一对如花美眷,欣赏他们情感生命的重生和绽放。又读老舍小说:《正红旗下》。两下里这么交叉感受,一些陈年旧事倒浮上心来了。《正红旗下》里,写一对父子应时应景地燃烟花,放风筝,唱京戏,听画眉鸟儿一气唱十几  相似文献   

20.
忙碌的现代人,有谁曾静静地坐在戏院里,领略昆曲软糯的声腔、曼妙的身段?《牡丹亭》、《西厢记》、《桃花扇》,这些耳熟能详的戏名,又有谁细细端详它们的浪漫与传奇?继对唐诗宋词的多情讲述后,安意如又把目光落在了这些元杂剧上。这个小女子在新书《观音》中讲述了一个个元戏曲中美丽而哀愁的故事,有些竟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想象,譬如这篇《雷峰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