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建设新时期的孝文化,将孝文化的建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传统孝文化的核心是“爱”,而“爱”的核心是奉献。爱的教育本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孝的教育可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独特内涵。学校应该成为孝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2.
我曾经在学校校长寄语中写道:“教师爱学生就是热爱自己的教育生命”,也曾以自勉的名义提出教师要“把教育当作一种责任来承担”,试图在强调爱与责任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天津教育》2020,(5):F0002-F0002
一、价值引领,塑心立德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小学认真梳理35年来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精神与文化,构建了“合力教育”价值体系:一是凝练学校精神。在“关爱生命、关注成长”办学理念引领下,“爱我附小、拼搏进取、合力育人、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已成为全体师生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二是彰显学校文化。附小大家庭的每一名成员都将学校文化价值定位在“和、合”二字上,都在用爱心、耐心、恒心编织着生生互爱、师生共爱、师师互尊、干群合力、家校共育、学校与社会凝心聚力的“教育共同体”这幅美丽的画卷。三是制度规约。  相似文献   

4.
王念  周奇  许超 《湖南教育》2022,(8):50-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在家校双方协同的育人体系中,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哪方面的教育缺失,都将使教育出现断裂,从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长沙市望城区新世博寄宿制小学(以下简称“新世博”)近几年赢得了家长与社会的一致认可。作为一所民办寄宿制小学,新世博何以能赢得家长信任?这源于学校以“用爱用心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为办学理念,遵循“共建共享,共融共生”的协同文化,家校携手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演进,推动学校教育从“主体”逐渐发展为校家社协同育人中的“主导”。基于责任伦理的视角,通过对责任的失范现象与责任属性的分析,确证了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未来,学校可以通过构建共同育人愿景、开发校家社协同课程、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和搭建沟通信息平台等路径,主导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的文化育人功能,根治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教育症结,在对国内外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小学爱的文化教育”研究课题,从“爱的精神文化、爱的环境文化、爱的制度文化、爱的行为文化”四个方面实施爱的文化教育、营造爱的文化氛围、释放爱的情怀、实施爱的行动,让爱的文化滋润师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武颂华 《现代教学》2014,(10):33-33
在设计这堂有关“爱与责任”的主题教育课时,我最先思考的是教育目的。我认为,教育是为了让人获得幸福的能力,而爱和责任是获得幸福的基础。如果学生不懂“爱”,只知道功利地学习,那是教育的失败。反过来说,一个内心有爱的人,即使将来不能成就万贯家财、名声地位,但因为懂爱,所以懂得感恩,那他一定是个幸福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相似文献   

8.
爱与责任     
李膺 《甘肃教育》2005,(10):1-1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师的“爱”,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岗位,热爱事业。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认为:教育的灵魂是“爱”。“学校缺的不仅是资金,更多的是对学生的爱,特别是发自心底的无私的爱。”对于肩负平民教育责任的教师而言,第一重要的还是要爱教育、爱学生。1999年,湖塘桥中心小学历史上第一个课题——常州市“九五”课题“当代小学生爱心教育的实验与研究”诞生了。以此为开端,开启了我校教育科研和教师师德训练、专业成长工程的大幕。  相似文献   

10.
近三年,夏湾中学秉持“大爱大智,生态高效”的学校精神,将岭南文化“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精髓与粤派教育“开创、坚韧、包容”的文化底色,与夏中教育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度融合,构建了以“爱与智慧”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爱与智慧”教育品牌的建设,撬动夏中顺利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转型,得到了师生、家长及社会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4):F0003-F0003
山东威海市塔山小学创建于1989年,是一所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学校。塔山小学以“生命因爱而精彩”为教育理念,以“真爱教育”为办学特色,着力建设“和谐进取、自主创新”的学校文化。让师生濡染“爱的教育”文化,是塔山小学主题活动的最终目标。学校以综合活动为载体,将学科活动和特色活动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子文化”建设通过孝心教育,抓爱心培养,把少先队员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从而提高队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建设中要注重“文化建设”的传统性、实践性与教育性的结合;注重校内校外结合,强化对家庭和社会的“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校(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几年来,全校师生努力践行“容和”文化主张,以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为核心,将仁爱教育作为我校德育的重要抓手,使学校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博爱墙是全校师生的精神坐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等同志都曾为它题写“爱”字。学校提出“让爱从墙上走下来”,并设计了由学生参与的“爱的教育”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唐华 《天津教育》2009,(7):42-4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履行的职责。“爱与责任”的教育内涵在呼唤一批高素质班主任。  相似文献   

15.
朱燕芬 《人民教育》2022,(19):50-52
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协同育人新生态,已成为十分迫切的时代新命题。“汇爱”家校社创意社群育人行动从“家风传承、心理健康、日常劳动、安全防护、科技创新、社区实践”方面建设六大社群生活,汇聚“爱”,懂得“爱”,创造“爱”,展现学生活泼泼的样态和明亮精神。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49):169-170
加强责任文化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为实践许昌实验中学"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的育人理念,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基于当前普通高中文化建设和责任教育的现实,本课题从责任文化建设的角度,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模块,探讨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目的、途径和方法,初步构建了学校责任文化体系,探索了责任教育的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构建了教师和学生责任的目标体系,初步建立了强化教师责任意识的机制,尝试学科教学渗透责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分层推进、实践活动、家校联合和反馈评价等方式,全面实施责任教育。本课题通过研究的实施,初步形成了普通高中责任文化建设的模式,为以责任文化为核心的品牌学校的创建提供可资参考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作风和行为准则的体现,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应把握三个定位即学校定位,确定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层面及任务;规律定位,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责任规律,将校长视为责任和前启者,还应形成办学理念。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有一个“治校预期”是: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兴校,构建文明、有序、民主、进取,有利于教师、学生发展健康、和谐校园。同时,“学校文化”建设应更注重价值取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被学校成员认同和信守的价值理念、行动准则,其他分支文化的价值取向都应该与“学校文化”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学校文化”总的价值取向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办学生存发展的思想主线。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我校加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为其成员校.为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提出以“智爱”为特色的办学模式,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智爱教育”办学理念,即“以智成才、以爱成人”,意在秉承实验二小“双主体育人”“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并依据地域特点、文化传承与学校发展现状,使教师以丰富的智慧和爱的品德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进而唤醒学生蕴藏的智慧,激发良好品行.  相似文献   

19.
爱与责任--写在第二十一个教师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教育》2005,(17):1
200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1个教师节。近日,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庆祝2005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通知》精神,积极开展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的理念,进一步弘扬师德精神,全面提高师德与业务水平。贯彻《通知》精神,开展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教育宣传活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培养人是学校的共性,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每个国家、每个学校的个性。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社会责任,“国粹”京剧文化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