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六届(1886年度)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增设了“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一类,以倡导拍好新闻人物照片。可是,在这几年参加评选的这类照片中,有的虽是新闻人物照片,但不是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照片,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为什么要强调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怎样拍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每逢年终岁末,对全年新闻进行大盘点,已经成为媒体必做的功课,各个媒体都绞尽脑汁,竞相求胜,年终盘点报道在竞争中日益繁荣,题材的丰富,内容的吸引力,甚至超乎读者的预期。而去年的年终盘点,则由于《中国青年》杂志把刘海洋、李真两位负面人物列为“十大青年新闻人物”,在媒体间引发了一场“负面人物能否当选新闻人物”的热烈讨论。负面人物能否当选新闻人物?西方新闻界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美国新闻界对新闻人物的评选,一般都采用影响力标准,而不论其正反。但前年,美国《时代》周刊曾有意把拉登列为年度风云人物,消息不胫而走,引起…  相似文献   

3.
行文之初,原意是想针对现如今“有事没事告媒体”的现象给媒体打打气,说明一个问题:“媒体别怕打官司”。但经过了一番近乎自残的阅读和互联网前疯狂的搜索、思考后,我发现源于我年轻气盛的想当然的初衷竟像是在撺掇媒体都去做堂·吉诃德!这令我非常苦闷。可我不想做一个悲观论者,特别是不想写出一纸的呻吟。于是,想出一个辙,试图以此触摸媒体舆论监督的脉搏。也许我脉诊的结果只能让同仁们断定我是一  相似文献   

4.
花絮在媒体版面中常常处于“补白”的位置,所以长期以来,很少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日渐增强,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正面报道已不能使其满足,他们开始对这些事件的台前幕后有更多的关注。这使得花絮这一小巧的报道形式日趋活跃,其报道价值也日显重要。 一、表现新闻人物 新闻人物是大多新闻体裁关注报道的重点,花絮也不例外。花絮在报道人物时常常是从侧面入手,选取一些零碎的、非正式的、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如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5.
周其俊 《新闻三昧》2004,(12):30-31
这几年有许多新闻常让人摸不透是真是假,比如2004年8月初,我在长沙采访时,媒体关于黄娅妮宝马车撞人案的报道就有多个版本:“是否批捕黄娅妮尚未定论”、“黄娅妮已被公安部门移送检察院进入逮捕程序”、“黄娅妮不会被逮捕”、“黄娅妮被正式逮捕”……许多网站都转载了这些新闻,特别是“黄娅妮被正式逮捕”这条新闻,被媒体和网站广为转载。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采写新闻人物有两个明确的目标,引用鲁迅谈小说创作的话来说,就是“勾灵魂”和“画眼睛”。 (1)“勾灵魂”是关于采写内容的目标,要求记者充分展现出新闻人物所拥有的新闻特性,挖掘出新闻人物能给读者以教育和启示的精神内涵。 “勾灵魂”首先要把新闻人物同一般人物区分开来,把握好新闻人物的新闻特性,通俗地说,就是要找到人物的“新闻点”。 新闻人物往往与一个新闻事件或者一个社会焦点联系在一起,新闻人物都是某个新闻事件的载体,勾画出他们与新闻事件最重要的联系,揭示出人物背后的新闻信息,是采写这类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7.
10月初,我参加了一个“媒体行”活动。路上,一个同行人问我何时参加工作的,答曰“去年才来”。回问,同行人说“刚入职三个月”。环顾四周,参加活动的无一不是青春靓丽的青年记者。媒体行业,在新老交替中迎来了85后、90后的新生代媒体人。  相似文献   

8.
20年记者生涯,笔下各种新闻人物百十人之多。其中,有两个极为普通、然而对我来说却是终生难忘的小人物。他们是同胞兄妹,哥哥叫辛福强,妹妹叫辛丽荣。发现这两个人,写出这两个人,不仅使我在新闻人物写作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理解,极大地拓展了我思想立意的空间。哥哥:辛福强的感悟(1)我第一次采访辛福强,是在1982年10月间,那时,他作为大连市“文革”以来第一个镶玻璃个体劳动者,从事这项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虽然当时他并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但  相似文献   

9.
栾轶玫 《视听界》2010,(1):117-117
年末岁初,各处盘点频繁,某杂志记者让我回忆一下2009年我认为的最重要的电视事件,发现自己已被“融媒体”理念深深浸染,我不大喜欢用传统电视的眼光来看整个2009年电视业的重大事件,而更愿意将之放到一个更为兼容的“大视频业”的生态中来考察中国的视频生态,毕竟这一年,传统电视迈出了重大转型的第一步,“视频”不再是先前商业网站小打小闹的一个新媒体试水之作,  相似文献   

10.
画谜     
某记者看了这张画像后立即说:“虽然我不知道这张画像画的是谁,但我能看出来他是个新闻人物。因为……”。某记者一口气说了五点  相似文献   

11.
吴梦婷 《今传媒》2016,(10):22-24
反转新闻是新媒体时代在舆论空间中的新现象,媒体的系列行为直接促使了这一现象的不断滋生,所以对基于反转新闻的媒体行为研究很有必要。在“上海女逃离江西”事件中,媒体求快求新、把关弱化、对新闻人物标签化、网络媒体自我约束力不强促使了该事件的广泛传播,媒体要进行深刻的反省,把新闻真实性放在第一位、加强网络媒体的自律及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积极避免反转新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初,郭雪姣被推选为2010年度“感动中国”的候选人。这样一个新闻人物,在她身后获得社会如此高的认可,作为当时报道这一新闻的记者,我们认为,除了郭雪姣本身的新闻效应之外,还与网络时代背景下报网媒体交融的一次成功新闻尝试,有着很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田桂荣原本是河南省新乡市合河乡范岭村一个普通农村妇女,除务农外,还在城里做电池批发生意,后来因为从事废旧电池回收,成为闻名全国的环保人士,中国各大媒体以及包括美国的《洛杉矶时报》等在内的许多国外媒体都报道过她的事迹,她还因此当选“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中国环保新闻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民间环保大使”等,并曾荣获2001年福特汽车环保奖、美国格雷特曼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孟菲 《记者摇篮》2007,(7):46-46
在最近这几年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同一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众多媒体重复报道的现象。媒体一拥而上,网络报完电视报,电视报完报纸杂志还报。这些报道大多角  相似文献   

15.
2000年2月23日,湖北日报发表了《按“智”分配造就亿万富翁》一文,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人民网、加拿大东方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50多家媒体竞相转载或跟踪报道,张廷璧由武汉大学一个普通退休教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闻人物。此报道在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消息一等奖。这篇报道的“硬核”是“张教授因技术入股拥有个人资产达1.3亿元”。回忆采写过程,这一“硬核”的发现源于两次“顺便一问”。而这两次“顺便一问”的动机,是出于好奇,而不是有意识地为某种概念寻求注解。199…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底至5月初,我和一个同学到昆明市五华区的郊区沙朗白族乡的一个自然村里做一项关于“大众媒体与少数民族精神生活”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个开放式问题“你家哪年买的电视机”,我遇到两位村民都回忆说“大概就是看《霍元甲》那年吧。”当然我不能单就这两个村民的答案推论说《霍元甲》这部电视剧成为了这个村一部分村民形成集体记忆的工具,但我想这也许是他们与电视结下的一段奇缘吧。这个经历直接触发了我对电视与集体记忆的兴趣。能力所限,我将就看电视的方式及活动与集体记忆的关系这一剖面展开探索性的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过去,我以为人物新闻一定是新闻人物所创造,而新闻人物必定是名人,或起码得有件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在近期的采访实践中,有点意外的发现,很值得琢磨。今年开春的一天,我在刘庄采访,碰见好多外村的人来刘庄奶粉厂交奶.其中有个中年人带的奶没验上,我问他倒底咋不合格。他说:“这姑娘眼里不下沙,她说不合格,比仪器还准哩,(?)头.”说着,不好意思地骑上车子走了. 我似乎觉察到这里有一种不寻常的“新闻征兆”.于是就找来收奶员  相似文献   

18.
打开5月6日南方某有影响的晚报的“娱乐世界”专刊,看后生出这样的感觉:这家晚报文太“软”。 这个版面共有5篇文字稿,其中3篇稿件属于“软”稿,一篇名《胡慧中流产》,一篇日《卡梅隆婚姻之船撞上冰山》,一篇称《韦唯又有喜了》。 我佩服这家晚报的新闻敏感性,密切关注娱乐界的新闻人物。不过,关注这些新闻人物的什么值得商量。依笔者之见,对演艺界的新闻人物,应当报道的是他们的艺术活动、艺术  相似文献   

19.
作为十一届亚运会第一捐款人的颜海霞,确实令国人瞩目,更令新闻媒介所瞩目。面对这样一位新闻人物,作为一名基层业余通讯员,我是怎样抓这条“大鱼”的?又是怎样抓住这条“大鱼”的呢? 3月2日晚,邻居家一个中学生在我家玩,当电视上放到江苏新闻时,他突然说:“颜海霞上电视了”。我问他是怎么认识颜海霞的,他说:“她与我们是同学,她家就在气象站西边”。我的眼睛亮了起来:就在气象站西边,离我家很近呀,这条“鱼”如果真的放掉岂不可惜。“走,带我去!”我拿了一支笔、一个本子,穿着棉拖鞋匆匆向颜海霞的家走去。时针已指向20时40分。一进颜海霞家,哎唷,这不是老熟人么!早在10年前我就认识颜海霞的父亲颜士庆了,从心理上首先打破采访这个特殊新闻人物的戒惧,闲谈中得知,2月28日和3月1日《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  相似文献   

20.
杨江 《青年记者》2012,(1):36-38
沉默半月后何以成新闻 5《底层的懦弱》是我发表在2011年第45期《新民周刊》上的报道,聚焦了2011年10月22日发生在深圳市宝安区河东社区的一起“联防队员”强奸案.我在文章的开篇中就提到“这起强奸案从三名涉案当事人命运发生交集开始就在沿着一条不太正常的轨迹发展”,其实,回顾这起新闻事件发酵的过程,我们亦可发现,这个新闻从媒体介入之初开始也在沿着一条不太正常的轨迹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