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彩那天》主要讲述的是修车技术精湛的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也捎了一张,结果帮库伯先生捎的那一张彩票中了一辆奔驰汽车。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父亲在无人知情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谭亚西 《师道》2007,(1):43-43
那天,我班以“诚实守信”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班队活动,活动的形式是以讲故事为主。一位学生讲了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和一棵樱桃树的故事:一天,乔治的父亲给了乔治一把斧头,要他把果园里的杂树全部都砍完,并嘱咐他不要砍着自己的脚,也不要砍正在结果的果树。[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谈话揭题,引发兴趣 1.板书:中彩 奔驰汽车 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词,你可以在心里面轻轻地读一读.  相似文献   

4.
一、借助图画突破难点〔案例〕人教版五年制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中彩那天》一课理解母亲说的话:“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1.图画展示,提出问题。画面一:父亲神情严肃地驾着汽车从欢腾的人群中缓缓驶过。画面二:  相似文献   

5.
[情景说明]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抓住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道德难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蓝莹莹 《教学随笔》2009,(10):23-25
【课例背景】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四下第二单元第一课。 课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前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汽车时,对当时正在上学的“我”来说是多么高兴。  相似文献   

7.
吴晓琴 《云南教育》2003,(28):35-37
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母亲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展开情节。先写“我”年少时家庭生活拮据和父亲的梦想;接着写“我”看见中彩的父亲开着一辆奔驰车,却不高兴,母亲解开了“我”的谜团,父亲愉快地把奖品交还给同事;最后写“我”成年后对母亲教诲的深刻体会。通过孩子的眼光和心理来衬托父亲开阔的心胸,用母亲的话来表现父亲的人品,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受到“父亲”行为的熏陶感染,懂得如何做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二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积累好词佳句;三是用自己提…  相似文献   

8.
[案例]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安排了一个让学生质疑的环节。其中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道:“我觉得这篇课文编得不好。”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学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如何用好教材,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囿于教材”和“脱离教材”等倾向。笔者认为:只有明明白白用教材,教学才能具有实效、高效。下面以《中彩那天》的教学为例,谈谈对教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中彩那天》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在教学中,针对"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这一学习难点的突破,两位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也迥然不同。案例一师:"父亲"为他要不要把奔驰车还给库伯先生而烦恼,面临着道德难题。你们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上,学了一篇课文《中彩那天》,其主要内容是:"父亲"买了两张彩票,一张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离骚》中“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一句注解为“(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啊,(所以)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相似文献   

13.
潘丽萍 《辽宁教育》2013,(11):87-87
一、教师要把课备“活” 一堂课能否“活”起来,备好课是关键。教师要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围绕学生怎样能在课堂上“活”起来而设计每一课的教学思路。比如在学习《中彩那天》,我采用让学生辩论的方式;学习《七色花》和《神笔马良》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和《赵州桥》时,采用让学生当小导游的方式;学习《爱迪生》时,采用的是演讲的方式;学习《纸奶奶的生日》时,采用的是解说的方式;学习《和太阳比赛早起》时,主要采取朗读比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张辛卯 《河南教育》2011,(10):26-28
课堂提问.我很少直接采用课文中的思考题.因为这些问题往往不是较易就是太难.而且有些题过于严肃、呆板、抽象。不适合小学生的具体思维与活泼的心理。实践证明.那些带有“体验性”的问题.由于蕴涵着丰富的情境体验。更受小孩子的欢迎.也更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因此更值得一提。下面我以《中彩那天》(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为...  相似文献   

15.
大科学家牛顿编的算术应用题“牛吃草问题”,因为富于变化而非常吸引人的研究兴趣。【例题】有一片草场,草每天都均匀地生长。如果放牧27头牛,6天能吃完草场的草;如果放牧23头牛,9天能吃完草。如果放牧21头牛,多少天能吃完草?【普通情况】题目中牛的头数、吃草天数都有具体的量  相似文献   

16.
一、美读课文,讲究方式技巧 (一)精心选择朗读方式 朗读方法多种多样,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为了了解学生对文本中字词及内容掌握情况,可选择个别读,情感丰富而多变的内容可选择优秀的学生个别读,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让学生读出兴奋、不解、失落、激动、幸福的情感;要表达热烈的气氛、磅礴的气势,可以用齐读,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让学生读出长城高大雄伟的气势;对话多、情趣浓的文章,可以分角色读,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与树》、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尊严》,要从人物对话中读出人物的形象;为了表现文章的意境或者走近人物的内心,可以配乐读,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小提琴《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的背景音乐中读出小女孩内心的悲苦。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册中的古乐府《木兰诗》,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传统名篇课文。这套教材从1993年起在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至今。但课文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里“帖花黄”的注解一直沿用老教材注法,说“花黄”是  相似文献   

18.
任强 《学语文》2004,(1):21-21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一句的“竖子”,教材注为:“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项伯辈。”(2000年新版高语第一册88页注)。我认为这一注释有违当时的语境与范增的语意,值得商榷。谨呈浅见如下。第一,近年出版的多种古代文学选本以及王伯祥先生的《史记选》,都认  相似文献   

19.
《窦娥冤》(高四册,试验本,人教社中语室编著,1998年6月版)中,窦娥临刑前用四个典故引出的三桩誓愿,的确感天动地。这种手法也的确新奇。根据课文注解,其中三个典故都是极易理解的表冤屈的典故,惟独“望帝啼鹃”的解释无法明白它竟也是一个表冤屈的典故。  相似文献   

20.
中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第五册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啸”解释为“高声叫”。笔者认为此解不妥,“啸”在此不应解释为”高声叫”,而应解释为“打唿哨”。许慎《说文解字》:“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辞海》解释说:“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