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000万元亏损竟无人知,此事触动了记者们的敏感神经这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专栏节目的记者、编辑兼主持人高韵斐在和同事们聊天时,坐在一旁负责纺织系统新闻采访的记者金璞说到,他刚采访的第二毛纺厂万德明厂长确实是个能人,到哪儿都能扭亏为盈,兼任了第十二毛纺厂厂长之后,又使一个“烂摊子”企业起死回生.高韵斐下意识地追问“十二毛”“烂摊子”之说从何而起?金璞讲起了一个令高韵斐困惑而又怦然心动的充满新闻性的情况.万德明厂长在兼任第十二毛纺厂厂长之后的一次该厂中层干部会议上向原厂长张志达询句:“‘十二毛’亏损多少?”张志达坦然回答:“可能有三四百万”;万厂长觉得其中可能还有些“水分”,便在会后私下里问张:“你老实告诉我究竟亏损多少?”张志达也显得很诚恳:  相似文献   

2.
刘怀相 《新闻世界》2008,(12):144-145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厂长管理委员会”、“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等,到逐步培育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现业已形成了“党委集体领导、厂长行政指挥、职工民主管理”、“厂长(经理)负责制”、“实行厂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等。实事求是地说,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尚未得到完全的贯彻执行,导致不少国企经营举步为艰。例如:现阶段,有的国企帐面上效益好,  相似文献   

3.
张兴让 《档案天地》2009,(1):10-13,21
张兴让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厂长。 1984年.张兴让在担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时倡导组建石家庄市第一个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松散型联合体——东方塑料联合公司。赢得了“张联合”的称号,与当时因承包一举成名而被称为“马承包”的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齐名。1986年.推行以“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为原则的“满负荷工作法”,“张联合”又变成了“张管理”。  相似文献   

4.
张兴让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厂长。 1984年.张兴让在担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时倡导组建石家庄市第一个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松散型联合体——东方塑料联合公司.赢得了“张联合”的称号,与当时因承包一举成名而被称为“马承包”的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齐名。1986年,推行以“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为原则的“满负荷工作法”,“张联合”又变成了“张管理”。  相似文献   

5.
《五十五名厂长、经理呼吁:请给我们“松绑”》这篇报道的产生,是来自工厂企业的改革呼声,来自省委的重视、支持,它较好地发挥了党报的喉舌作用。 1984年3月21日,省工业系统召开厂长、经理研究会,会议本意是讨论厂长、经理研究会章程,选举研究会领导成员的。但是出席会议的五十五位厂长、经理注意力却不在这里,他们离开了议题,热烈地谈论“松绑”的问题。他们有很多压抑在心头的话要说,提出许多想不通的问题: “为什么国务院1983年颁发的工厂企业厂长经理试行条例没有引起领导重视?”“为什么省府正式下达的企业十条自主权的文件,现在才落实一条半?”“为什么有那么多‘婆婆’管‘媳妇’,这也不能干,那也干不成?”  相似文献   

6.
现在,在一些广告中,不时会看到特大号字体的“×××厂长向消费者致意”、“×××经理向广大用户问好”的内容,有的还要配上经理、厂长的大幅照片,更有甚者,索性经理、副经理,厂  相似文献   

7.
某工厂由于管理混乱,生产连年亏损。一位曾被错划为右派的工程师对厂长提出了意见,没想到这却大大刺伤了厂长的“自尊心”,他把工程师找到办公室里训斥说:“你太狂了,凭着你的历史,你有什么资本骄傲?!”上面这一番话,使得厂长那种“老虎屁股摸不得”和对知识分子采取冷漠、傲慢的偏激态度跃然纸上。对此,我们暂时不去评论。我们下面要评论的是“你有什么资本骄傲”这句话对不对,在逻辑上存在着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8.
很多年前,受大学老师启蒙,知道了“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的“家文化”,也知道了“家文化”有其“糟粕”的一面。再后来,见报纸上有质疑“以厂为家”、“爱厂如家”的声音。有不少厂长经理说:国企改革是厂长经理负责制,人人都以厂为家,到底谁负责?印象中,这种质疑的声音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9.
1994年2月20日在省新闻出版局系统1993年度真抓实干竞赛颁奖大会上,山西新华印刷厂荣获“真抓实干先进集体”称号,厂长、党委书记程四喜荣获了“真抓实干先进个人”奖。厂长和工厂双获奖,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3月2日记者走访了这个厂的厂长兼党委书记、高级经济师程四喜。听他一段介绍,令人十分欣喜。程四喜同志说,过去的一年是这个厂历史  相似文献   

10.
现在,在一些广告中,不时会看到特大号字体的“×××厂长向消费者致意”、“×××经理向广大用户问好”的内容,有的还要配上经理、厂长的大幅照片,更有甚者,索性经理、副经理,厂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2月的一个周末的傍晚,厂长经理报常务副总编辑陈晋刚踏进家门,就听见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他迅速抓起听筒。“喂,是陈总编吗?我是张书喜。”电话里传来厂长经理报驻安徽特约记者张书喜急切的声音。“老张,你好。”陈晋礼节性的问候刚出口,马上被张书喜的声音打断了: “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向报社领导汇报。最近,安徽客车总厂厂长、优秀企业家樊万顺无故被人打伤,此事在当地乃至安徽反响很大。我想以厂长经理报社的名义(张书喜是安徽日报社记者)前去采访,请报社领导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最近发现不少厂长对记者敬而远之,是企业怕揭丑而“影响”声誉吗?不是。是怕记者宣传成绩后,会给企业带来繁忙的接待任务吗?也不是!有些经济效益好的厂长怕见记者,是因为有个别记者不以记者为本,而是要资助,拉广告,让厂长为难。不少记者以拉广告、求资助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他们一到工厂就先吹嘘自己  相似文献   

13.
1951年6月29日,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空军将“东北航校机务处第五厂”正式移交给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有意思的是,在“移交人”和“接收人”两栏中,签字的均是熊焰,因为他既是原五厂的厂长,又是新建立的沈阳飞机厂的第一任厂长. 这一天,成为沈飞的诞生日.  相似文献   

14.
1988年5月9日,《河南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发了我们采写的《许昌二内燃厂“内战”激烈书记取消厂长预备党员资格厂长又将书记夫妇辞退出厂》一稿后(此稿被评为1988年全国好新闻二等奖),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对于许昌第二内燃机配件厂厂长与书记不和、  相似文献   

15.
有位记者采访一位厂长,问:“办企业有什么想法?”厂长摇头感叹:“难啦!求技术人才难,设备改造难,开发新产品难……”厂长一口气列出了许多个“难”字,难得这位记者无法再提问。这使我想起了今年5月5日首都机场欢迎聂卫平参加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获胜归来时,一位记者问聂卫平:“比赛前和比赛时想到什么?”聂认真想了一下说:“的确没想什么,只有什么都不想才能把棋下好。”聂的回答实事求是,记者没有抓到预想的豪言壮语,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6.
说这些你或许不相信。一家报纸的某记者在一沙发床垫厂采访时,对厂长说要买沙发床垫,厂长连忙挑了两只上好的,记者面对价值六百元的“席梦思”只付了一百元,心安理得地走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到沈阳,接触到当地几位厂长,谈起在新的一年,深化改革如何迈新步的时候,他们都说:步子还要快些,但不要忘了“三个知名度”。哪三个“知名度”?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辽宁日报》总编辑赵阜同志1987年6月2日在该报以《企业要有三个知名度》的言论中所提出来的产品知名度、企业知名度、厂长知名度。据说这“三个知名度”  相似文献   

18.
翻阅《懂新闻的开明厂长》(见本刊今年第3期)一文,在细细品味王基铭厂长的虚怀若谷的言谈之后,在频频观察当今社会“公仆”的意识形态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发现。发现企业家这个称号,不是自诩自封的,便是吹捧赠送的。  相似文献   

19.
“拚搏是一首高亢的歌,滔滔长江滚滚黄河,昭示我们创报业,厂长经理报人的性格,韧性的战斗,艰苦的拚搏……”每逢厂长经理报社的正式场合,都会奏起这首由总编辑龙良贤填词的厂长经理报报歌。厂长经理报现在是周三刊。这个当初不要国家一分钱,白手起家干起来的报纸,短短4年时间,已拥  相似文献   

20.
报纸如果说只看当天不与昨天相联系,定然是正确的,甚至无可辩驳的。但若与“昨天”说的作些对照,就常会发现一些彼此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东西。信手举几个例子。有阵子报纸说,当厂长一定要懂企业管理,而管理是一门科学,所以厂长一定要高文化,中小型企业厂长都要大专文凭,大型企业要有本科文凭。否则就得下岗让位。没多少日子,报纸又拼命赞扬起“农民企业家”本事怎样大,还要把他们那套办法“引进”大中型企业。于是读者产生疑问:“昨天”的强调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