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巧云 《现代教学》2012,(12):64-6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唱歌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方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良好的歌唱能力的表现应是能较好地理解歌曲情感,用较自然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但在目前的初中歌唱教学中,存在一些追求形式不求实效的现象,造成了学生不愿唱、不会唱、不能唱等问题。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基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对歌唱教学规范课堂有效行动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学习中,歌唱活动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情感;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和科学的发声方法规范自己的歌唱实践,在歌声中享受美的愉悦,表现美的内涵,陶冶高尚的情操。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呢?  相似文献   

3.
歌唱教学不论在高中歌唱模块课堂还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新版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歌唱是以人声为媒介表现音乐、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歌唱教学中我们发现了这几种现象:老师指导学生要轻声歌唱,一部分学生的声音变虚了,轻声演唱变成了虚声唱,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没有了声音;遇到情绪欢快、活泼的风格歌曲,学生在歌唱时音量很大,试图加大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这样的声音音色生硬、不细腻,缺乏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音乐课堂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以往的《音乐欣赏》转变为结合鉴赏、歌唱、演奏、舞蹈、创作等多种课堂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体验、理解和创造音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与创造才能。特别是《歌唱》模块中的合唱,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给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培养了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歌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可有效确保学生声乐能力的良好发展。但现实中,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歌唱学习却不尽如人意。通过歌唱教学中评价量规的运用,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教师应快速扭转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投身新教学模式的探索,正确引导学生欣赏健康的流行音乐而不去盲从,使流行音乐为我所用。要努力探索,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往健康的流行音乐的桥梁:一是以音乐剧为综合载体,让学生感受优秀的流行音乐;二是教唱经典流行歌曲,激发学生歌唱热情;三是提出音乐命题,向学生寻求答案;四是利用流行音乐加深对传统音乐的诠释;五是鉴赏优秀音乐剧,打造个性精品音乐课堂;六是实践创作,拥有自信和成功。  相似文献   

7.
新音乐大纲的教学目的明确指出,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学习音乐的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和情趣等作为重要方面。而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音乐表现能力的手段。题材丰富、内容健康、风格突出、形象鲜明的歌曲,富有表情的歌唱,最能感染学生。因此,歌唱教学应重视歌唱兴趣、能力、自信心的培养,打破旧的模式,开创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初中的音乐教学以歌唱教学为主,在音乐课堂中纵情歌唱是学生们特别乐意的事,学生们都喜爱唱歌,可却达不到好的演唱效果.笔者认为,歌唱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将一首歌唱熟、唱会,更重要的是要将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风格、情绪等表现出来,要让歌曲唱出来动听,这就是歌唱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的歌唱教学中,能准确地学会歌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音乐需求和审美意识。如何在短暂的音乐课堂中开展更高效、更有意义的歌唱教学呢?我认为,我们应充分挖掘歌曲的内涵,优化歌唱教学。  相似文献   

10.
徐灵瑛 《考试周刊》2011,(72):225-226
歌唱是音乐最基本的内容和形式,也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和目标。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各种唱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歌唱水平,从而提高感悟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和目标。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唱歌教学,让音乐课堂歌声嘹亮。  相似文献   

11.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歌唱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而歌唱表现力则是歌唱教学效果直接表现。只有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歌唱表现力,才能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歌唱教学是基础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课程改革后,歌唱教学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改变了传统歌唱教学中重歌唱技能技巧训练、轻学生感受与体验的做法,使音乐课堂多姿多彩,学生的歌唱兴趣倍增;在开放的、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了歌唱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有的学生歌唱的欲望非常强烈,无论在课堂上或舞台上充满着表现欲望,甚至台上发挥得比台下好,他们渴望显示自己也许还并不成熟的技能;而有的学生恰恰相反,他们缺乏表现欲望,精神过分紧张,以致平时所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得不到正常发挥。这两种情况是学生的不同歌唱心理状态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歌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培养音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音乐课堂上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美。"所以,"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往往不够重视歌唱的效果,更多地关注教学上那些花里胡哨的手段。既然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么,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找到一个好的歌唱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歌曲演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但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嗓音正处于变声期,声音不稳定,音色不统一,适合他们音域的歌曲相对较少。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和老师都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歌唱教学,对合唱教学更是敬而远之,初中音乐课堂大多成了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中学生喜欢唱歌,乐于用歌声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师应巧用班级合唱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课中乐于歌唱,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一种艺术,要想使歌曲准确生动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使歌声优美、更生动感人,就应该艺术地处理和表现歌曲。首先,歌唱必须要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化修养,为了使艺术表现达到更高境界,还要对歌曲仔细研究,理解和处理;其次,歌唱必须对所唱的歌词及乐谱精确阅读,深入理解,研究内涵;最后对演唱要进行整体布局,选择最佳演唱手段。  相似文献   

17.
郭砺华 《江西教育》2001,(7):110-110
音乐是学生进行自主的音乐实践活动。因此,音乐教学要根除“我教你唱”的弊端,必须构建起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启动多种感官,亲身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参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把歌唱好,并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参与中得到开发和发展。该木工匠流程是。  相似文献   

18.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背唱歌曲,并且对各个学段的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背唱数目。要求学生背唱歌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累一定的歌唱曲目,通过学习音乐,让学生有能力使用歌唱的方法去自信地展示自我,用歌唱的方法去与人们沟通交流,培养乐观、自信的精神面貌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对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实际上学生积累歌曲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曾经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试,请他们说出六年音乐课学过的歌曲,背唱指定的三首歌曲。70%的学生不能准确、完整背唱。每学期的歌曲测试,有一部分学生总要拿着书本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教会学生“视唱”,而没有教会学生“背唱”。不能完整地背唱歌曲,意味着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表现音乐情感和有表情地歌唱。  相似文献   

19.
歌唱是小学音乐重要的教学内容。歌唱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能力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表现”板块中明确要求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投入更多的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及校内外音乐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领略到歌唱的魅力,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最终让学生的歌唱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和交流思想感情最自然、最亲切、最直接的一种艺术,是人类最本能、最喜闻乐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和获得良好的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歌唱和歌唱的技巧训练十分重要,重视歌唱的技巧训练,是学生表达歌曲情感与艺术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