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让生活更精彩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学好地理可以解释各种生活的地理原因,理解大自然中的很多自然现象,还可以利用地理知识科学的安排、选择生活。只有学好地理才会尊重自然规律,实  相似文献   

2.
神奇广博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生灵与智慧,人类社会的演化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使自然界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也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人类开始觉醒,意识到只有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与平衡,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长期协调、友好、稳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是实现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家在中学开设《生物》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贴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是大自然的使者,将人与大自然互为一体、共生共荣的关系呈现给学生,让大自然成为“爱的器官”,陶冶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将来成为和谐社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4.
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是实现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家在中学开设《生物》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贴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是大自然的使者,将人与大自然互为一体、共生共荣的关系呈现给学生,让大自然成为“爱的器官”.陶冶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将来成为和谐社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5.
在可持续发展上人类正面临和陷入诸多问题和困境之中而难以自拔,人口、环境、社会和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问题已严重影响着人类及其它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道法自然"、"知常日明"、"知和日常","知止不殆,知足不辱",是解决当今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诸多矛盾问题的良剂.  相似文献   

6.
人文地理以人口、经济与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传达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观念。它是中学地理三大板块(自然、人文、区域)之一,在地理高考中占有较大比重。但在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人文地理内容具有"多而杂,偏记忆"  相似文献   

7.
环境意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确的环境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摆正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过程,自觉地根据自然规律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积极保护和创造美好的环境。地理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理应担负起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重担。  相似文献   

8.
在反思因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时,一些生态环保人士提出了人类要“敬畏自然”的朴素口号。目的是提醒人们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该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以保护生态环境,力求减少人为的灾害,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有人却对“敬畏自然”这一保护生态环境的朴素口号恣意曲解,他们说“敬畏自然”就是“反对以人为本”、“反科学”、“反人类”等等,以此歪曲、抵毁生态环保人士的本意。何祚庥院士在《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一文中说:“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  相似文献   

9.
【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次综合性学习.一则语文园地。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主要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有两方面:一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二是从大自然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大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要求高校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人才。 一、引导大学生走出偏狭的“人类中心”主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 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类社会的出现绝不意味着自然规律本身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类在考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类已经认识到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必由之路。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来说,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营养。例如,“知常日明”意即人类认识了天地万物相互运动变化的规律,才叫明智,这可以说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环境观的根本内涵;“知和日常”意即保持阴阳交合达到各谐与平衡状态,才可以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这可以说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树立的人地关系观念;“知止不殆,知足不辱”意即对利益、财富的攫取应在度的范围之内,起过度就会适得其反,这可以说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应具有依靠一定理性的约束的行为观。  相似文献   

12.
惩罚的效用     
惩罚是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强化的一种手段,它与奖赏相对应,是一种负强化物。奖赏可以增强某种行为,使行为的频率增加,而惩罚则是降低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惩罚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如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都明确界定了违法者将受到的惩罚程度,其目的是减少违法行为,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维持社会的安宁;大自然对于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也  相似文献   

13.
康朝霞 《教师》2019,(4):99-99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辩证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尊重自然规律;培养学生从地理要素、空间和时间、区域等方面综合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处理地理信息,发现、探索问题,合作设计等活动培养地理实践力。而课本活动素材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核心素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李本富 《现代教育》2003,(14):50-50
21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地理是讲授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的关系的学科,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及人类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与掠夺造成的环境、资源、能源、人口等问题,地理教育的价值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了解天气、预知天气很重要。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知道科学探究必须尊重证据。3.欣赏、体验大自然的美,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睦相处。教学准备  相似文献   

16.
亲近自然     
人类只不过是受到大自然羽翼庇护的一枚薄壳鸟蛋,只不过是在母亲慈爱目光下蹒跚学步的孩子。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越深入,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神奇、就越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因此,人类应该充分尊重和敬畏伟大而神秘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17.
朱红娟 《教师》2014,(10):87-87
正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遵循的教学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念可以解决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与自然规律之间的矛盾。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可持续意识  相似文献   

18.
亲近大自然     
人类发展得再先进,每一个人成长得再优秀,也永远不能忘记是大自然孕育了人类,是大自然哺育每一个人成长。热爱大自然,回到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应该成为我们生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和老师一个人如果不热爱大自然,那就是忘本,怠慢了大自然,就等于"自毁长城",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大自然。应该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身体中所含的元素来自大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困扰当今人类发展的全球问题,也应该是引起大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前各种生态观理论迭出的情况下,利用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自然观、生态观,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学会尊重自然,自觉地运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的行为,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0.
马士海 《考试》2008,(2):50-52
一、考情分析进入21世纪,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探索和寻求解决人类环境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上。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和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寻求生态的良性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璎题目将会在高考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