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唐时期乐府诗创作的名家,元白诗体于境界和题材上皆于前代有所开浚而创新,其风格沾染弥于宋时。宋代词体的创作于元、白之诗引汲甚深,兼效文体,宋词于乐府诗创作中蹈袭深远,其中白乐天诗歌影响兼及南北、扬传方外,为后世诗词名家所推效与仿承,翰及绵远,文章试以其诗词创作影响传承为例,凿证乐府与宋词间觞变之体例。  相似文献   

2.
曹氏父子的乐府诗创作是慷慨悲壮的建安诗风的重要组成。虽为父子,三曹的乐府创作仍各具特色,俱臻佳境。曹氏父子的乐府诗在语言风格、描写对象与抒发情感、构思与章法、体裁形式以及对音乐的处理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取向。  相似文献   

3.
鲍照与李白,作为古代乐府诗坛上享有盛誉的大家,虽处于不同时代,却能在乐府诗传统的基础之上将之发扬光大,创作出在题材、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的诗章,使内容和形式互相融合而达到完美的统一。有同亦有异,有继承亦有发展,二人又能各尽其能,有所侧重地创作出具有各自特色的诗篇。在同和异中,二人使乐府诗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张耒大力拓展和丰富了乐府诗的题材、内容,咏物、咏怀、咏画、摹写乐曲之作等精彩纷呈,形式、风格丰富多样,善于叙事,议论的成分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5.
《词苑丛谈》引俞少卿曰:“《词品》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水仙,《女冠子》则述道情,《河渎神》则缘祠庙,《巫山一段云》则状巫峡,《醉公子》则咏公子醉也。’……愚按古人大率由词而制调,故命名多属本意;后人因调而填词,故赋寄率离原词。” (卷一体制)说明初期词作,往往內容与词调名称吻合;后  相似文献   

6.
张籍是唐代中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特别是乐府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唐王朝的社会现实,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为广大受害人民呼号了冤苦。诗的语言艺术不仅以通俗明快见长,又以凝炼警策取胜,赢得了他时代和后世文人的高度评价,并为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一直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强有力的支持者。他的诗保存下来,收在《全唐诗》中的仅有四百四十九首,其中乐府诗有七八十首之多。他的乐府名篇《商女》、《勤齐》今已不存,据《张司业集序》说:“自皇朝多故,  相似文献   

7.
在诗词教学中将内容有相似点的两首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对加深学生对词意的理解,提高诗词的赏析能力很有帮助。可以比时代背景的不同,可以比主题思想的不同,可以比艺术特色的不同,可以比诗人经历的不同,还可以比宋词风格的差异。在比较中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词的思想感情,懂得一些赏析诗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一切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所以不同时代对自由纯真爱情的追求始终是一脉相承和一成不变。比较宋词与当代歌词,当代歌词不但没有继承宋词表情达意的传统,而且严重偏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诗歌创作轨道。  相似文献   

9.
苏雪林的楚辞研究富于比较意识。她善于以世界文明史的眼光来观察中国文明史诸问题。她将中国古史作为整体来考察,得出来的结论较为宏通。爱国主义与科学态度相结合是其最大特色。苏雪林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上接受了中国文明西来说。她辨证地处理了科学态度与个人感情间的关系。她认为中国文化是世界原初文化的冢子,并论证了台湾与大陆文化之间的一体性。宏伟的意识与微观的本领相结合是其又一特色。它体现在文本考据上,并由细微而返归大略,支撑其楚辞研究。苏雪林吸收了梵二会议以来的神学理论成果,这有助于其学术研究贴近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10.
(一) 基本句式《诗经》的基本句式为四言,即四字一句。《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总句数为7281句,其中四言6724句,占了总句数的92%强。因此可以说,《诗经》是我国四言诗发展的一个高峰。《楚辞》比《诗经》问世晚,楚辞作家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语言表达形式,他们除了继续沿用四言句式之外,还创造了六言、。七言句式。  相似文献   

11.
(一) 作为汉赋奠基作家和代表作家的司马相如,他的创作和楚辞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楚辞枝干上长出的一束绚丽奇葩,是楚辞源头里涌起的一阵汹涌大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 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悦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  相似文献   

12.
上篇:教学内容的思考目前,高校中文系师生所依据的古代文学教材,普遍是游国恩等五教授主编的四册《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六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这是迄今为止,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两部古代文学著作。它倾注了老一辈学者的无限精力与心血,至今仍然是古代文学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学习参考书。但是,这两部著作的出版年代距今已整整二十五个年头,过去的研究成果、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诗经》和《楚辞》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分别刻画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倾向。《诗经》女性外貌形体具有实用性审美色彩,性格上具有阳刚性特征,气质上属于世俗型风格;而《楚辞》女性具有纯审美色彩的外貌形体,阴柔型性格特征和浪漫性个性气质。二者作为文学的两大源头,分别奠定了后世女性描写的不同基调。  相似文献   

14.
不同历史时期宋词题材构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社会政治和国家政权的变更情况,可以把两宋词史分为创业守成期、变法图强期、倾轧衰败期、政权南渡期、南北对峙期、偷安颓靡期、覆亡巨变期7个发展阶段。数据统计显示,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体在取材上日益多样化,艳情、闺情两大传统题材作品数量呈下降趋势,而祝颂、咏物、交游、咏怀等题材作品数量则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5.
“君不见”是李、杜乐府诗中的常用短语,具有起势突兀、警醒读者的作用。看下面三例:(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2)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3)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粗粗看去,这三处“君不见”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放在一句诗的开头,形式是否定的,内容是肯定的,都表达了“难道你没有看到”这样一种意思。但仔细体味,可以觉察其在语气、句式、节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具体可分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君不见”是七言诗句的附加成分,如果将“君不见”…  相似文献   

16.
<正> 翻开建安文学史篇,一股浓郁的感伤情调扑面而来。这股情调,不是“红楼隔雨相望冷”般的淡淡哀愁,而是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之痛。如果说,这股感伤文学思潮的基调与汉魏以来以哀美为极致的音乐理论证明符合的话,那么,其文学源流则上承于楚辞,并从中获取了诸多的文学营养。这里的“楚辞”指的主要是屈原的作品,不包括汉人的拟骚之作。当然,建安大学的感伤思潮有着其他许多方面的因素,人的意  相似文献   

17.
本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宋词风格、流派的形成过程。首先从传统的诗歌风格理论中分析了宋代豪放词所受到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宋人对豪放词风和婉约词风的认识差异;最后评价了明代张埏对豪放、婉约两种词风的分类。通过以上三方面分析,以期达到对宋词风格、流派的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  相似文献   

18.
19.
形容词的大量使用是《诗经》、《楚辞》语言的一大特色,尤以双音节形容词最为突出。文章对《诗经》、《楚辞》的双音节形容词进行穷尽式的考察,按照重言形容词、连绵形容词、复合形容词三类进行量化统计。从构成、语法、词汇组合等各个层面对《诗经》、《楚辞》中双音节形容词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比研究《楚辞章句》与《楚辞通释》的注解,探讨两书在训诂术语、训释特点、训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异同,发现《楚辞通释》在《楚辞章句》训释的基础上有所发扬.《楚辞通释》对楚辞学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