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表现出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不熟悉、课程资源意识不强及开发能力弱、主要以艺术类课程资源开发为主、各方的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转变这一局面需要教师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提高课程开发能力,拓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渠道,寻求政府、学校和家长的广泛支持等.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是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走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个方面;途径主要有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保护不同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学校,能使学校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这就需要教育部门重视并积极地进行相关的教育改革,完善授课内容,让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学得到协调发展,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强烈冲击。相对于社会传承和家庭传承而言,学校教育在办学条件、文化资源、文明辐射和空间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优越性,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路径。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应从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双语教学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源泉。本文从政治、文化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民族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接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实施并收到实效。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类型与样式差异很大,各民族群众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但教育为现实服务却是一致的。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活动不能有效的兼容,而使得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需要大胆改革,走出自己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才能有效地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的资源,将文学知识与人类优秀文化相结合或交叉运用所形成的学科运用到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这不仅能理解文学的概念、行为、表现,也能了解与语文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由于各地的文学都是平等的,异域文化中的民族民间文学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除与其他地域文化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外,在文化价值上也是平等的。当然外来文化给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带来正面影响和积极贡献,同时也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着冲击、淡化、边缘化,而从语文教育学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民族民间文学,创造性地利用地域的民族民间文学,能改变这一现状。从语文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角度,对语文教育中引入民族民间文学课程资源,联系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文学作为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民族学校课程的设置与该民族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学校课程设置坚持文化传承的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而且有利于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通过挖掘优秀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以观念性文化、生产性文化、生活性文化、规范性文化和交流性文化等课程内容,采用课堂讲授、参观、手工制作、实地调查、节日活动等教学形式,在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同时,实践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是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共同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是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可通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双语教育和社区学习中心等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而且有利于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通过挖掘优秀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在表现形式,以观念性文化、生产性文化、生活性文化、规范性文化和交流性文化等课程内容,采用课堂讲授、参观、手工制作、实地调查、节日活动等教学形式,在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同时,实践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文化蕴含物理知识、思想与方法等,它可以被开发成课程资源。民族文化与物理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习得物理知识,而且对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形成民族教育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所承载的内涵是深厚的。所以在民族教育中应该避免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加强其传承与延续。本文,对民族教育的作用做出了详细分析,对目前存在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园本课程建设,应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体现课程的生活化和特色.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建设中融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可行性,并以水族文化为例,提出园本课程中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途经.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是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应体现文化多元性和文化本土性并重的原则、生活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并应选择实践体验法、环境熏陶法、情绪感染法、多元创意法、家园协同法、综合组织法等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1.有利于民族团结稳定,维护各民族利益。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现代化进程使我国少数民族从传统走向了现代,从根本上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教育制度。现代化的结果是使少数民族享受到了较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也对其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赫哲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所创造的渔猎文化受到冲击并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有鉴于此,我国已将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列为25项重点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因此,如何保护和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英语作为强势语言在全球的普及学习,大大削弱了大部分人对母语的学习,并且对其母语文化的学习也被边缘化了。在民族地区,一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巨大冲击,而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本文以丽江地区为例,探究丽江地区高校英语教学中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融入的必要性,对教学中民族文化导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措施。本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要平衡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文化课程体系,这对于重新定位英语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和丰富民族文化教育理论都无疑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